2013.5.08 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摘錄筆記

文章建立於 2014/03/27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法師 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摘錄筆記 
講題:『佛說彌勒菩薩本願經(佛說彌勒菩薩所問往昔本願因緣經)節要(續)』



參考經典: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一


彌勒菩薩所問會第四十二
<大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


經文:

《…爾時彌勒菩薩聞佛許已,歡喜踊躍,而白佛言:「世尊!菩薩成就幾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而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告彌勒言:「菩薩成就一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一?所謂發勝意樂菩提之心。是名為一。
   彌勒!復有二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二?一者、於奢摩他常勤修習;二者、於毘婆舍那而得善巧。是名為二。…》


◎所謂修行的前方便,就是我們還沒有正式修學佛門中的法門之前應該怎麼做?亦即正式修行之前要有那些必要的準備?天台宗智者大師為他的俗家哥哥陳鍼寫了童蒙止觀,給初入門的人來學習止觀工夫。前面就先列了二十五個方便內容,分成五科。今天我們要很快的把這五科作介紹,詳細的內容請你們去參考學尼未出家前跟大家所講的十四講表第七輯裡面的二十五個方便品。


學尼將有兩個月時間不在台灣,預計八月份再來跟你們共修講「如何修習念佛三昧的工夫」。這前行的準備功夫,希望你們在這兩個月中間把它安定好,那我就可以盡我的能力,當你們碰到念佛法門修學過程中的問題,我就可以幫你們。若你們連準備功夫都沒有準備好,而我未來的三年將不出來弘法,那就錯過這個機緣。我這兩三個星期以來,一直在把我以前講念佛法門如何契入的這一部分介紹給你們,這帶子以前之所以沒有再出版,是因為後來為了把有限的錢財來供養、出版夢參師父、懺公師父及玅境師父的磁帶,花了將近台幣一千萬出版他們的法寶,以至於我的財富空掉了。


我沒有拿任何的版權費,從以前到現在從來沒有假藉法寶有任何的收入;然而把我私人的財產拿去出版上師的法寶,為的是把上師們舉過我的頭上,就如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把她的爸爸本師(阿彌陀佛)舉在頭頂上,我學我的本尊觀世音菩薩,侍師如侍父,把他們抬出來,把舞台讓給他們,讓他們把一身的所學盡量的發揮極致,能留在這世界上。
行菩薩道比弘揚自己重要的多。所以我退回去做了四次的閉關,總數時間高達十五年,把自己收斂起來,讓懺公師父、玅境師父、夢參師父他們的法音得以宣流。我非常的欣慰,在懺公師父、玅境師父未圓寂之前,他們的法音得以因為我私人的財產每一種都出版了一千套,以及夢參師父的書也出版了一千套。


我做在家居士的時候不受供養,出來弘法我沒接受過任何一毛錢的供養;包括受我救度的人,為了答謝要供養我,我也不收他們的錢。之後懺公師父打電話來跟我說:你現在不讓他給你一點,他欠你來世要還你,還不了,有人就說要做牛做馬,這不得了,不管他包給你多少紅包大小不拘,你全部送過來給我。所以我是把所有的紅包送回去蓮因寺,連功德帳每個月都是寄給蓮因寺懺公師父看。用這樣的做法使我自己很欣慰,因為這樣的原因使得我將近二十年來,除了在你們這幾個共修會之外,我沒有弘法,我好好的去安置我的三昧,好好的入經藏,好好的去禪定,好好的開我的智慧,懺悔自己的業障。


◎這二十五方便品內容分成五科:
一、具五緣。二、訶五欲。三、棄五蓋。四、調五事。五、行五法。
一、具五緣:1.衣食具足、2.持戒懺悔、3.如法靜處、4.息諸緣務、5.內外二護。


上一次講到(三)如法靜處。如法靜處第一個就是要斬除外緣,第二個就是心要靜下來不要向外攀緣。我住在天母很熱鬧的地方,可是我的鄰居沒有人知道我是誰。我一直到最近這幾年才知道我的鄰居有很多人學佛。我們的管理員,他說他受我的感召學佛,他們全家跟著我學佛,他吃長素,這我到去年才知道,很感動啊!


我斜對面的鄰居,也學佛修密宗的。我現在因為每天聽電視裡法師的弘法,有一天他來跟我問訊,說他門開著而我門也開著,所以他會聽到法師弘法的聲音,跟他不契機(因為他們有他們專修的法門)。我說我很對不起,打擾了還不知道。從此以後聽電視弘法,我就把門關起來。


佛法廣大慈悲,遍一切處的照顧一切的眾生,不能令任何一個眾生生煩惱。在沒有看電視聽法的時候,我幾乎是咒語、佛號不斷,像個念佛機一樣;睡覺的時候只是聲音小一點而已,那你的功夫就會比較有力量。所以如法靜處,你的心能不能安靜下來,自己的內心不要對外攀緣。對外攀緣,一種是物質環境,一種是人情世故。物質環境就是自己的物慾,我已經二十幾年沒逛過街,甚至我走路三分鐘就可以到達的新光三越百貨台北天母店,我直到去年才進去,因為我從出家以來用了十一年的剃頭刀壞掉了,電動轉速壞掉了,所以我只好再去買剃頭刀,因為這樣才進百貨公司,沒去參觀過,沒好奇心。


各位,如果你想要與西方極樂世界相應,去跟阿彌陀佛相應,跟觀世音菩薩相應,跟清淨大海眾菩薩,包括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去跟他們相應。因為他們都是清淨心,所以不管你修那一種法門,你都全部回向求生極樂世界,這樣子你就很如法的使你的心安靜下來,你就跟佛菩薩在一起。我因為快要出國,現在開始在清冰箱,把該吃的吃掉,不要讓食物壞掉。古德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我是奉行的。
所以如法靜處,你怎麼處,你跟物質環境、人事環境怎麼處,應酬能不能斬除,怕不怕得罪人,怕得罪人,那就得罪你自己的法身慧命,然後你就不能往生。


請問當你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時候,那些人即使悲痛無比,他們知道是他們害了你嗎?不知道。可是他們有害了你嗎?沒有,是你自己的選擇。每一個人自己在做選擇,別人不幫你負責任,你自己得負責任。


(四)息諸緣務。
這裡面舉了四種:1.職業、2.人事、3.技術、4.學問。
以前我寫了一首詩給懺公師父,懺公師父跟我講,以後不用寫散文或寫詩,等那天因緣成熟就整裡佛門中的自己的心得,不要那風花雪月,不要看小說,不要看電視劇,沒有娛樂,以法自娛(以佛法來娛樂你自己的心)。也不要技術,很多人好工藝,包括佛門中彩繪、畫佛像與人結緣,增長某一部分的好人緣,這些都不能求往生。要「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樣才能求往生。佛的境界是放下所有一切。所以人事應酬要放下;職業現在你放不了,你能不能用清淨心,在你上班的過程中持戒定慧,你能不能夠不在那裡攀緣。這些都請你們去聽末學所講的十四講表。


(五)內外二護。
這很重要,外護要有檀那;內護是師友。在家居士要有人護持,周圍跟你住的人能不能幫你料理你的飲食生活,讓你的起居生活越簡單越簡樸。我很幸運,我現在所住的地方,樓下一排都是自助餐,有很多的素食。對面就是便利商店,二十四小時營業,裡面還賣蔬菜,很簡單一把青菜幾個菇類、木耳這樣就可以吃了。外護的檀那,隨著每個人自己的生活環境,你能越簡樸越好,有人護持,讓你能夠不動念頭,減少外緣就少妄念雜想,然後來修道。而最重要是內護師友。師,是指善知識,他能指導你,讓你能夠事半功倍,能夠方向不會走錯、方法不會用錯,碰到困難他可以給你回答,幫你解決;友,指同參道友,能互相鼓勵、護持提醒的人,這樣就不易被外面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把你拉走。


以上是具五緣。


二、訶五欲:1.訶色欲、2.訶聲欲、3.訶香欲、4.訶味欲、5.訶觸欲。
訶,就是責備,責備自己。五欲者,是世間色、聲、香、味、觸。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若能深知過罪,即不親近,是名訶欲。

正報:指自己的身體。
依報:指外在的環境。


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對著外面的色、聲、香、味、觸,不要執著自己的色身,要莊嚴好自己的色身。出家最好,每天不用擔心要穿那一件衣服,永遠只有這一種(出家衣),冬天厚一點,夏天薄一點,沒有選擇,不用動念頭。


有人問:「妳為什麼想不開要出家?」
我回答:「就是因為想開才出家。」
有人問:「妳為什麼放不下要出家?」
我回答:「就是因為放下才出家。」
我們大樓的基督徒見到我就說:「感謝主!你又去傳福音回來了。」我回答:「是啊!阿彌陀佛,你最近好嗎?」。
接著她跟我擁抱說:「感謝主!妳常常去傳福音。」
我說:「是啊,阿彌陀佛,保佑妳長福壽。」
她說:「感謝主」,我說:「阿彌陀佛」,可是我們兩個都祝福對方。她希望我傳福音,救度眾生一切順利;她比我年紀大,我希望她活得無量壽、無量光。
這是不是很棒。所以佛法是要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的。


整棟大樓的人見到我不是叫郭老師,就是叫師父,很客氣、很尊敬。這都端看你自己平時怎麼做,有沒有做個好典範;你是不是個修行人,你怎麼作息,鄰居們會知道,不用宣傳。每天早上五點多就會聽到我已經起來做早課,六點半會聽到我準時聽「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可是半夜十二點多、一點多,這個出家人還在念佛、還在用功。出家人一天睡多少時間,四個半鐘頭,這是我標準的睡眠,太累了偶而睡多一點,但是不會常常那樣放逸。
這就是訶五欲。對色、聲、香、味、觸,自己正報方面及依報環境方面,要去訶斥自己,不向外也不向內攀緣。


三、棄五蓋:1.棄貪欲蓋、2.棄瞋恚蓋、3.棄昏沉蓋、4.棄散亂蓋(棄掉悔蓋)、5.棄疑蓋。

蓋,即蓋覆之意。五蓋,就是你一念的清淨心被你的貪、瞋、昏、散、疑給蓋了。棄五蓋,就是放棄貪欲、瞋恚、昏沉、散亂、疑,這五種會蓋住你自性光明、自性清淨心的五蓋煩惱。


1.棄貪欲蓋。
 對治貪欲,經論皆明示以「不淨觀」為主。
(1)五不淨觀(種子、生處、相、性、究竟)
觀身不淨有五不淨:一種子不淨,是身以過去之結業為種,現以父母之精血為種。二住處不淨,在母胎不淨之處。三自相不淨,是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淨。四自體不淨,由三十六種之不淨物所合成。五終竟不淨,此身死竟,埋則成土,蟲噉成糞,火燒則為灰,究竟推求,無一淨相。
(2)九想觀(青、腫、壞、血、膿、蛆、散、骨、燒)
即對人屍體之醜惡形相,作九種觀想。為不淨觀之一種,行之可斷除我人對肉體之執著與情執。九想為:(一)青瘀想。觀想風吹日曬,死屍變黃赤色,復又發黑青。(二)腫脹想。觀想死屍之腫脹。(三)壞爛想。觀想皮肉之破裂、腐爛。(四)血塗想。觀想死屍之膿血溢塗。(五)膿爛想。觀想死屍皮肉糜爛,自九孔出膿生蟲。(六)蟲噉想。觀想蛆蟲、鳥獸之食屍。(七)散壞想。觀想皮肉爛盡,僅存筋骨,七零八落。(八)骨想。觀想死屍成為一堆散亂之白骨。(九)燒想。觀想死屍燒為灰燼。念佛怎麼念?幫人助念時你可以觀想躺在那裡的就是你自己,你會發覺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都不真實,因為你沒有辦法永遠執持它,你要不要好好念佛求往生。古德云:「要與諸佛菩薩同一鼻孔出氣;而不與眾生造無量罪業。」。我們要如何與佛菩薩做同一個團體的一份子,就要做他們所做的,他們在經書怎麼教我們的,我們就如實去做。


2.棄瞋恚蓋。
  瞋有三種相:非理瞋、順理瞋、爭論瞋。
  對治瞋恚亦有三種:
(1)三忍(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2)三慈(生緣慈、法緣慈、無緣大慈)
(3)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末學講「佛學十四講表」時,講義裡面有一本「五戒表解」,那是得到懺公師父的允許,奉他老人家的命令以他所編的「五戒表解」做為講義的,裡面就有修三忍法、修三慈法、七周行持法等內容,你們就去參考。我講義裡面所引述的參考資料內容,都有得到當事人的同意。


慈悲喜捨叫四無量心,真正修行的人是在禪定中,在色界四禪中去修慈悲喜捨。我最近聽到別人講法的時候,提到禪定分一、「世間禪」,二、「出世間禪」,三、「出世上上禪」。以我們的經驗跟經論裡面講的,分科的時候是有這樣分的,但是「出世間禪」跟「出世上上禪」,也是在從九住心到色界的四禪中去修行的,差別在那裡呢?色界的初禪到四禪通凡聖。凡夫如果沒有受佛法教理的薰陶,你內心裡面沒有拿教理來做為你的人生價值觀、你思想的內容習氣、跟你要追尋的改變,那你就只有俗世的禪定工夫。可是如果你在還沒有進入這個『禪』之前,你有得到教理的薰陶,信而服,相信佛教的教理,你心服口服的願意拿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無上義理來作為你人生觀的準則,也就是戒定慧,你願意依循釋迦牟尼佛的教導去修出世法的時候,你思惟經義,正思惟在那裡。


欲界九心住、未到地定、色界四禪,這些預定在八月份講;現在會提前跟你們講,是怕你們會以為有另外一個出世禪定,有另外一個出世上上禪定,跟未到地定,跟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分開的,不是的。釋迦牟尼佛講法是在四禪中,釋迦牟尼佛親口講過,所有的禪定工夫,來度眾生跟修學,最高最好的時候是在四禪,最基本是在未到地定。證初果在未到地定就可以;念佛三昧你從等持、功夫成片是在欲界九心住最後一住(等持住),就是止妄念雜想。可是空很容易墮入無記裡面,如果沒有正念,也就是沒有佛教義理的理解,你就很容易墮入無記,無記就是甚麼都沒有了,都沒有了,外邪可入侵;也就是你本來的人生觀不對是「倒見」,倒見是顛倒的見解。倒,指追求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那就易被他化自在天魔王波旬所控制,會給你很多的名聞利養、很大的聲勢、很多的徒眾,你覺得福報很大,你就已經是波旬的子孫了。
「邪見」是心外求法,仰仗別人,不知道自己有自性,不知道自己是未來佛,一心向外攀緣,容易進入邪定。


三慈、三忍跟四無量心,你們修的時候要息諸緣務,就是為了怕你到了等持以後,止一切妄念雜想,你要起觀,起觀是在未到地定,觀一切義理才不會著魔,才不會為邪所乘,八正道才會起來,那個時候佛號才會有力量,才真正跟佛相應。


3.棄昏沉蓋。
(1)時。(2)食。(3)心。
昏沉跟睡眠有很大關係。昏沉,第一個是時間的把握,第二個是食物,第三個是你的心安住在何處。末學所講的十四講表講的很清楚,請你們去聽。我是那樣走過來,所以我曾經有過九十六天沒睡覺。夢參師父跟開心法師都曾問我:「所有鬼神來找你,怎麼都跟你學佛,都做佛門弟子,聽你講法,你在家人怎麼辦到的?」我就告訴他們一句話:「心純正則無往而不利」。我心中有佛法,二六時中,我的心遍一切處沒有離開過佛,怎麼會被魔所乘。所以昏沉也一樣,你一直都了了分明的清淨心,你哪裡會起昏沉啊!


4.棄散亂蓋。
  身心散亂有三種:
(1)身:遊走、戲玩。
(2)口:吟詠、諍辯、戲論、俗事。
(3)意:文藝、才技、妄念。


5.棄疑蓋。
(1)疑自。(2)疑師。(3)疑法。
疑「自己有佛性」、疑「善知識給你的佛法」、疑「法的真實內容」。


『疑』是菩薩最大的毛病。
玄奘大師在臨要入滅之前,有小病,他就很懷疑他自己,是不是翻譯經典有錯誤,韋馱菩薩馬上現前說:無得疑自疑法(不要懷疑你自己,不要懷疑所翻譯的經典),你宿世還有一些業報要受,會障礙你的求生。他求生兜率內院,去聽彌勒菩薩講《唯識論》、《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


四、調五事:1.調食、2.調睡眠、3.調身、4.調息、5.調心。
1. 調食:不飢不飽,不食五辛煎炸硬物。
2. 調睡眠:不節不恣,逐漸減少。
3. 調身:不寬不急,半跏全跏。
4. 調息:不澀不滑,吐濁納清。
5. 調心:不沈不浮。


五、行五法:1.樂欲、2.精勤、3.正念、4.巧慧、5.一心。
1.樂欲:欲離世間妄想顛倒。欲得出世定慧法門。
2.精勤:堅持禁戒,勤修止觀。晝夜精勤,不惜身命。
3.正念:念世間為欺誑,可輕可賤。念定功可尊可貴,出生智慧神通種種功德。
4.巧慧:籌量世間樂為輕,虛誑不實;籌量定慧樂為重,能除諸苦;如是分別是名巧慧。
5.一心:明見世間俗事可患可惡;明見定慧功德可尊可貴;應決定修持止觀心如金剛。


準備功夫靠自己,『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準備不是只有去讀,準備是你要怎麼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把你的身口意三業,把你的身心準備好。要想進入念佛法門,想得念佛三昧,想一心求生極樂世界,今生一定要有成果,要有把握,那你就要至少得到功夫成片。這功夫成片依照《佛說阿彌陀經》,若一日(24小時)功夫成片,肯定能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念到事一心不亂,又知見正確,放下執著,見思煩惱斷了,出六道輪迴(修證功夫等如阿羅漢、辟支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如果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這個時候是破無明、證法身,你已經是法身菩薩,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


這次共修到這裡,八月初再相見,這其間的功課第一《華嚴念佛三昧論》至少要讀過一次,若你能研習,那麼八月份我來講念佛法門,你就能更容易契入,更快的提昇;第二《二十五方便品》,不是只有聽或看,是你要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真的去卻除這些外緣,以便你能把身心調伏好,以便入一心。


弟子隆成恭敬摘錄

首頁 開示摘錄 關務署念佛社開示 2013.5.08 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摘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