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6 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摘錄筆記

文章建立於 2014/03/24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普度法師 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摘錄筆記

講題:『佛說彌勒菩薩本願經(佛說彌勒菩薩所問往昔本願因緣經)---節要(續)

參考經典: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一‧

彌勒菩薩所問會第四十二

《大寶積經‧ 彌勒菩薩所問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

經文:

《…佛告彌勒菩薩言:「若有所疑,今恣汝問,當為解說令得歡喜。」

爾時彌勒菩薩聞佛許已,歡喜踊躍,而白佛言:「世尊!菩薩成就幾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而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彌勒!汝今為欲哀愍一切,利益安樂天人世間,能問如來如是深義。汝應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彌勒菩薩即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彌勒言:「菩薩成就一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一?所謂發勝意樂菩提之心。是名為一。

彌勒!復有二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二?一者、於奢摩他常勤修習;二者、於毘鉢舍那而得善巧。是名為二。

  佛說彌勒菩薩本願經。我們去年跟各位共修的時候現象界——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開始講起,講到本體界——如來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再講到彌勒菩薩本願經。上一回我們提到,《爾時彌勒菩薩聞佛許已,歡喜踊躍而白佛言:「世尊!菩薩成就幾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而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那麼我節錄了中間那一段沒說,接下來我們釋提要:《佛告彌勒言:「菩薩成就一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一?所謂發勝意樂菩提之心。是名為一。」》這是第一件事情,也就是這一件事情如果能成就的人,就能成佛了。就只有一個“所謂發勝意樂菩提之心。是名為一。”我們上次提過勝意樂菩提」是真正的發菩提心——成佛的決心;甚麼位次叫“發勝意樂菩提之心”?那麼有一本經名《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詔譯),這是講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或是別教初地以上的菩薩,也就是破除一分無明,證得一分中道實相觀,獲得一分法身;總共有42分的無明習氣要破除,第42分無明習氣一斷除就成為究竟佛了。那麼也就是說三大阿僧祇劫的學佛,是從這個時候才真正開始,以天台宗的圓教來講,初住菩薩叫做「發心住」。天台宗有藏通別圓四個等次:藏教(三藏教)——依文字般若、文字義學佛,依著文字、形相、言語、執著文字相學佛,還沒有相應開顯自己的自性,以析空觀修行,在十方法界六道輪迴之中學佛的鈍根人屬之。通教——“通”是指通前通後,通前藏教,通後別圓;開始以淺般若的體空觀修念,是三界以内利根眾生所修別教——“別”是指別前二教,別後圓教三界以外、四聖道(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内示現的佛陀)以上的眾生,鈍根的要依天台宗空假中三觀一個次第、一個次第學的,那是別教菩薩。圓教——一圓一切圓,念頭圓融圓滿,一念遍十方、一念遍法界、一念通三世,以一心三觀圓修圓證。

  我們在這裡共修,我希望把三藏十二部經,做一個融合式的、有層次的綱要,來給你們說明。你們可以各自用功,選擇法門可以不必一樣,禪、淨、律、密、教都可以,但是你有一個提綱挈領正確的修行階段性,你明白了就可以把自己安頓好。你要用哪個法門,你自己在哪個位次,你可以明白;然後你就知道應該怎麼下手,怎麼樣用功。你要有一個寶劍可以觀察你自己,寶劍是甚麼?就是真理,所以我現在跟你們講的就是教理的提綱挈領。我有時用華嚴宗來講、有時用天台宗來講、有時用唯識論來講,就看甚麼樣的情形你們比較容易了解,我就用那一種來講。這樣你們就知道佛教裡面不同的教派,互融互入,你要能夠融會貫通。你千萬不要把自己侷限、拘泥於只學一個教派,否則碰到障礙時,你就不知道怎樣去應用別的法門,來開解你自己;雖然名相各不相同,內涵是可以互相支援的。我被懺公師父教導的就是各宗各派—禪、淨、律、密、教都得要學,他一階段一階段的訓練了我四十年(中間有中斷,就是跑去結婚、到離婚、到回到他身邊,總共中斷了十八年),這中間我每年都有去看他,他每年都在等待,等我吃素了就是會回來了;等我下定決心要修行了,他就很密集的教導了我十年左右,那期間有700多通的電話及無數次的召見。早期懺公師父大概每個月會來台北三四次,每次來三天,他來時路程費去半天,晚上就接見我,在台北住三天連續教導,第三天下午就離開回蓮因寺,回去蓮因寺住三天,接著又來三天,每一個禮拜這樣來教我,很辛苦!我很慚愧,很感恩!所以我不能不用功。我讀大藏經不是全部依序念的,我是在他老人家的教導之下一藏一藏讀;先修淨土宗,把淨土三經和重要的註解先用了12年的時間完成,在電話中還要考試;接著是般若藏、天台藏、唯識藏,就這樣一藏一藏的讀。每一個教法都是為了說明那一個思想體系。原先是釋迦牟尼佛,祂因為以行腳(走路)、托缽、講法的方式度眾,碰到不同根器的人,講不同根器適用的法;碰到不同因緣的人,講不同因緣適用的法。所以祂講法雖然有所謂「五時說法」—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可是蕅益大師不同意這種說法,懺公師父教我時也認為法無定法,隨順眾生根器因緣而說法。般若講了最長講了二十二年,但不是說二十二年都在講般若,除了般若都不講別的。是說主幹在那裡,其它看因緣。那我們現在的時節因緣,跟佛陀的時代不一樣,眾生根器也不一樣;像聽我講法的人,大部分都是高等知識份子,學歷都很高,年紀也年輕,有些法師來問我,為什麼聽我講法男眾那麼多,而且很多都是大學生,碩士、博士、教授也不少,他們問我為什麼?我說:「因為我講教理」。

  我很佩服淨空法師,佛教就是要教學——佛陀的教育。現在把佛教變成是死亡臨終的事業,做成金錢交易,我非常的不同意,但是時代因緣故,不同的層面有不同的需求,必須以憐憫心包容理解。所以我是比較贊成像淨空老法師這樣講課。但我們也拜懺、念佛、持咒;我們拜梁皇懺,採各人不出聲直念,不用法器統一速度,教大眾隨文入觀,一面講解一面拜。我們在廈門都是這樣實行,大眾覺得這樣更有意義。拜大悲懺也一樣,我們拜大悲懺花費了四個鐘頭,為什麼?每一段都告訴你怎麼隨文入觀,怎麼起觀,怎麼止妄念,怎麼達到那一段祖師大德設置儀軌的目的,去與佛相應,與懺悔主(大悲懺是觀世音菩薩)相應。萬法唯心造,要落實到念頭來下工夫。這裡講課也一樣,我來跟你們共修,我用的方法是希望你們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了解佛為什麼要這樣說?我們應該要怎麼做與佛相應?我們會得到甚麼利益?把這個講清楚,這是我的目的。

  『所謂發勝意樂菩提之心,是名為一。』你但能夠發勝意樂菩提心,那就已經到發心住菩薩了,這是指圓教。我們講過藏、通、別、圓,藏教,是指三界以內鈍根的眾生在學習,不明因果,不識善惡,所以必須從經典、註解,由善知識、法師來教導。法師不一定指出家人,在家人也可以稱法師。「上求佛法有所成就,而能下化眾生的人」,都可以叫「法師」。所以法師跟和尚這兩個名詞,不是出家人專屬,在家人也可以用。所以有人尊李炳南老居士為「和尚」;「和尚」是「親教師」的意思,崇尚六和敬,而又能令人生起道心、發起菩提心,他有這個作用力,真正明白正法不管在家出家都可稱之為「和尚」。這個事情淨空老法師講過很多次,我查了辭典,我也請教了懺公師父,懺公師父也說「是的!」。但是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出家五眾)這些名詞,就一定是出家眾,在家人不能用這頭銜。我20幾年前就被尊為「法師」;全世界第一個叫我「老師」的是懺公師父,他率先稱我「郭老師」,我媽媽就說他是叫給別人跟的,那這樣別人就會稱我郭老師,所以從民國七十八年被稱為郭老師開始;至民國八十一年一月一日我到開心老和尚那裡去,他就說“你不是法師誰才是法師”,他就堅持稱我“法師”。我很惶恐,回來我把這個經歷講給懺公師父聽,懺公師父說:「是的,你是法師!」。等到1997年,跟隨夢參師父到五台山去,本來住持師父如瑞法師要讓我住在居士寮,夢參師父不同意,說我應該住在法師寮,住持師父就當著我的面,對夢參師父說:「她只是一介在家居士啊!」夢參師父就指著她說:「你只看頭髮嗎?你不看心嗎?出家是心還是頭髮的問題?」。堅持讓我住在法師的院落裡面,住在他的隔壁(中間還隔了一個空房子)。各有各的單位,跟夢參師父的一樣大,有佛堂、有客廳、有書房、有衛浴、有臥房的法師寮。當時如瑞法師也問:「為什麼她明明是在家居士,您卻說她是法師呢?」,夢參師父就開導如瑞法師,當時如瑞法師並不見得相信,於是夢參師父就把當時五台山普壽寺三個著魔的比丘尼,命令我度化、化解。我各用了一個方法,其中有一個是放了一場「大蒙山施食」就好了;另外一個案例是到當地一個塔的部分,去為那些亡靈說法,那是一對韓國籍的母女比丘尼,因為看顧亡人塔院受干擾而精神失常,幫他們安定好。另外還有一個在家女居士,病了七八年,著魔,一直住在寺廟不敢回去,夢參師父交代後,我就特別為她放了三場蒙山施食;放了第一場蒙山以後,隔天這個病人的媽媽就來跟我講,說她女兒做夢,夢到觀世音菩薩從她女兒心臟處揮揮手,揮了兩三下以後,就出來了一兩個比較和煦的小人,黑黑的。(這個病人姓鄧,上海人,家裡很有錢,一直講我若出家,在中國大陸要得到護持,可以找她。給了我住址、電話,我一直沒打過,我一輩子幫助人從不求回報的,我也不會主動找她,除非哪一天有緣,她主動來找到我。)她說觀世音菩薩對她講:「這個我先帶走,還有幾個比較兇惡的還要再過兩天。」她母親第二天早上跟我這樣講。我第二天晚上就又放了一場蒙山施食,那個著魔的病人又夢到觀世音菩薩再揮手,又出來兩個高大一點、兇惡一點的,觀世音菩薩又對她講:「還有一個最兇惡的,要多勸一次,所以你去跟“法師”說還要再一次。」那時1997年我仍是在家人,我是2001年剃度的,於是她母親又來跟我講,我第三天就又再放了場蒙山,這次放蒙山的時候,有一排的老鼠跑到前面來,排隊揚起頭來聽法,我出水米時經過每隻老鼠,牠們都站起來用前兩肢合掌拜。那天以後,這小姐就見到觀世音菩薩把那最後一個,最高大最兇惡的帶出來,出來以後這個人對她說:「今天要不是佛法精闢,“法師”慈悲一再勸導我,又觀世音菩薩答應我,要帶我去有善緣的地方重新投胎,否則我不放過妳,我現在放過妳,你要好好三歸五戒信三寶。」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事。今天是我第一次把名字說出來,以前我不肯講,我戒臘不到,要到今年年底才滿12年,以前我資歷太淺,要低調不能太張揚。

  我講的是真話,我一樣要修忍辱啊!沒有修道成功的時候都是凡夫,出家在家都一樣。只看戒除貪瞋癡,不是看戒臘、不是看外表,這樣講才合乎真相。那夢參師父就問我:「為什麼你會成就?」,我回答他:「我發菩提心,我是淨信優婆夷。」。現在因為要講「發菩提心」,請各人自問:你有沒有做到「不自私自利」、「戒除貪瞋癡慢」、「不追求名聞利養」、「不被五欲六塵所染」,如果做得到,你就有這個基礎可以跨入佛門。整個成佛只有一個目標——『發菩提心』;可是我們現在人發的菩提心,都是叫做『世俗的菩提心』——染污業很重,雖然我們有想學佛的心,但這個心不堅固、不長久,常常有夾雜另外的目的,運用佛門的資源,來行自己其它雜染的目的,多的是。從前有人為我出版磁帶,剛開始都對我講:「我們到佛門來要行菩薩道,我們不是為賺錢。」等到後來做非法的事情,我被他們搞得頭痛異常;我從來沒有拿版權稅,都讓他們賺錢,最後當他們直接對我這樣講:「法師,你不知道我們是生意人嗎?-----」,一下儍愣眼!但是我很快就放下,大概只有兩三秒,我就笑了。“笑世人用自己身口意三業的表達,在告訴別人他在甚麼次第,他到底是甚麼水準的人?”他如果是貪瞋癡之輩,那你還跟他爭甚麼?你只能夠笑一笑;要不然你跟他狗咬狗一嘴毛嗎?那你不是跟他一樣!他犯貪,你犯瞋,那不是都一樣的愚癡嗎?我碰到那種人都啞然失笑,只有四個字—「原來如此!」,接受,然後遠離。吃虧的,就算你過去生欠他的,還他吧!沒欠他,就送他吧!不要計較。你可以遠離他,遠離貪瞋癡之事;但沒叫你一直站在那裏被他欺負下去,那不叫“修忍辱”,叫“沒智慧”。但以前吃虧的不要去報復。不與人爭長短、不與人爭是非、不與人爭利益,這是佛門弟子該做到的。這樣你的心定,定在那裡?“他不想成佛,你想成佛!”想成佛要『發勝意樂菩提之心』,打從心裡相信人人皆有佛性,對方也是未來佛,徹底的放下執著、分別、妄念,這是界外的利根菩薩—圓教初住位,或者是界外的鈍根菩薩—別教初地位所修的。(別教:有別於“圓教”有別於“通教”,有甚深般若。淺般若跟深般若有甚麼差別?等我們講「復有四法」提到「離諸疑網」,講甚麼是我空?甚麼是法空?的時候再來講。)【註:《…彌勒!復有四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四?一者、安住淨戒;二者、離諸疑網;三者、樂阿蘭若;四者、起正見心。是名為四。】各位同參道友,我們都還沒有開始真正發菩提心學佛,我們都還在前方便,因此要瞭解甚麼是真正學習佛法。佛在《妙法蓮華經》裡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甚麼是一大事因緣呢?『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的知見是甚麼?就是中道實相觀。中道實相觀誰在學的?圓教初住以上菩薩才能契入,或別教(界外鈍根)初地,破一分無明,顯一分法身才開始實行,三大阿僧祇劫從那個時候才開始算,我在20年前知道三大阿僧祇劫的算法,是從勝意樂菩提心安住好,十信圓滿,進入初住,那一瞬間才開始算起的時候,全身都軟了!那我們甚麼時候才能完成大乘佛法十信位?大乘初信位——小乘初果須陀洹,入佛知見破見惑,十信圓滿發大願,發勝意樂菩提心,一發這個大願的信(十信)——“勢必要成佛”的這條路決不改變。我甚麼都可以放棄,只有這個不能放棄,我為了這個可以放棄所有別的,這個時候才叫「勝意樂」——有很殊勝的決心、很法喜充滿的去做。唯有成佛這件事重要,這件事從圓教十信圓滿進入發心住,開始算第一個阿僧衹劫。我勸你們要上網去看這幾天淨空老法師的開示,兩個節目,一個是在講《華嚴經升須彌山頂品》,正好重複再開始講,才講了四天而已。現在從『發心住』開始講,你們去了解甚麼叫「中道實相觀」,你們可以從第1875集(《華嚴經.升須彌山頂品》)開始,是他8182歲的時候講的,這幾天剛好在講初住、二住、三住的境界,你們可以從初住去聽,會比較更容易了解甚麼叫「中道實相觀」,他們修學的次第怎麼樣?那個部分老法師講得非常好。這幾天在講修三種忍,普通我們讀「生忍、法忍、無生法忍」;那他是以聽法的次第,聞法思法修法這三個層次:初住、二住、三住所修的,四住、五住、六住所修的,七住、八住、九住、十住所修的,分成三種忍位,以大乘的忍位來講三種忍——「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他引證了日本了會法師及新羅僧(韓國)義寂法師的註解,文字優美;但最主要的是淨空老法師怎麼樣的把這幾個次第的學佛法,聞思修怎麼串連起來,用文言文引證了這兩位宋朝、明朝時,國外法師的註解,講的太好了,請你們去參考。另一個節目,同時他在講《淨土大經科註》,從前幾天的第296集到今天講的第300集,也很有可聽之處,這兩個正好互相呼應。因為《華嚴經》淨空老法師花了很多心思,把清涼大師、李長者兩個的註解融會貫通講了出來,很有可觀之處;而《淨土大經科註》是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集註,一共用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古大德的註疏,來解釋這個經裡面的義理跟名詞術語,淨空老法師作了科判。黃念祖老居士是密教金剛阿闍黎,亦於禪淨兩宗窮深極微,深得法要;有大智慧,因為採取集註,契理契機,理喻圓融,深入淺出,文顯義明,減少了我們自己去找很多資料的機會,使海內外佛子普沾法雨,深獲真實利樂。【註:黃念祖老居士曾歸依當代禪宗大德虛雲老法師,於密宗歸依紅教大德諾那祖師嫡傳弟子蓮花正覺王上師及白教大德貢嘎上師,後於一九五九年繼承蓮花精舍金剛阿闍黎位,受王上師衣缽及遺囑。三十二歲,抗戰勝利後,經梅光羲老居士引薦拜謁禪淨大德夏蓮居老居士為師,深蒙獎掖,成入室弟子。著作除《大經解》外,尚有《淨土資糧》、《穀響集》與《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等。】

  各位,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幫你們大家先打先鋒,然後跟你們講哪位法師講甚麼經很好,你們可以去聽。我不會只宣揚我自己,我希望宣揚所有講正法的地方跟法師,所以我也勸大家,如果你們是修學淨土的應該去聽。淨空老法師從七十五歲以後講的越來越好,尤其他八十歲以後,照著古德的註解或照著經文的意義能領受的部分,講的非常殊勝,可是偶而會閃失,把自己的意見給講出來了,自己的意見是代表我們自己現在在甚麼樣的層次,我們會不知不覺中落入自己的我執、法執裡面,把自己的意見揉合在經論裡面去說;那樣的比率他越來越少。電視上如果有很好的法師講經,我都會介紹給大家聽。我要介紹之前,我都一定親自接觸。像以前懺公師父他會拿「蕭平實」、「李元松」、「青海」、「盧勝彥」的書給我讀(懺公師父跟我說他沒空讀),叫我看完後再把我的感想向他報告,得到懺公師父的認可我才會向外面說。我懺公師父不敢拿給別人看,因為人家請他印證的他都命令我去讀,然後叫我向他報告;因為他認為他的弟子中間,只有我可以跟他這樣印證。也因為這樣我勸你們要去聽,但是不能盡信,因為你們沒有分辨的能力,所以我只好也跳下去聽,聽了有哪些稍有問題的,我會告訴你們我的心得,其他的都很殊勝,勸你們要去聽殊勝的,我就陪你們讀書,陪你們大家一起修行。

  所謂發勝意樂菩提之心,是名為一。』指的就是入發心住。《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你一定要先信入佛之知見——「中道實相觀」,才是真正的學佛。其他前面都是「開權顯實」。為什麼開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因為沒有階梯,我們爬不上去,所以只好給我們階梯,這是方便法;以方便之故說三乘,其實只有一佛乘。【註:《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同品曰:「諸佛如來,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同品曰:「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妙法蓮華經一佛乘”,意思就是佛法只有「中道實相觀」,這是佛的根本意趣;可是直接講實相,大家沒有辦法契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說“實相即無相,可是又無所不相”,眾生迷於外塵,一下子無法從一樓跳到二樓,所以只好給我們階梯,讓我們一階一階的上,所以我們現在講《佛說彌勒菩薩本願經》也是一樣,教你甚麼是一階一階的上。如果你第一個「發勝意樂菩提之心」能完成,就已經契入中道實相觀,所以最殊勝的佛法,是你完全的相信『唯一』的目標。現在的淨空法師,80歲以後講的,我勸你們多去聽,他一直在去蕪存菁,我就覺得很有可參考之處。

  《彌勒!復有二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二?一者、於奢摩他常勤修習;二者、於毘鉢舍那而得善巧。是名為二。奢摩他——『止』、毘鉢舍那——『觀』玅境長老以前常依據天台宗智者大師講法:“修學佛法唯「止觀」而已”。整個修學佛法,從你發世俗菩提心,一直到你能契入中道實相觀,證得法身之前,都是「止觀」。就是說第一項「發勝意樂菩提心」,你作不到,不能夠作法身大士,那你應該怎麼學習?要修「止觀」。『止』——止妄念、雜想,止你的分別心、執著。「止」,最粗重的是甚麼?是止掉你六道輪迴的原因。這最簡單的一句話:“會使你落入六道輪迴的原因,你把它止掉”,這樣你才能出離六道輪迴。出去欲界了你才能『觀』,因為你要到未到地定,也就是欲界的止完成了,等持以上進入未到地定,才有觀之可能。定中的觀——微細的觀察真理的意思,叫做「觀」。這「觀」是向內看自己的自性,看自己的念頭,看真理;真理是寶劍,拿真理的這個寶劍來降服自己的很多微細的念頭,這個叫「觀」。而這個觀甚麼時候才能夠起作用?最起碼要入未到地定,而且事先具有正確的佛教知見。你們現在都沒有觀,知道嗎?都叫做「凡夫知見」,執著的知見。如:“師父我想、師父我看---”。凡夫就是不斷的生滅心,由第七意識的執著,去執持你阿賴耶識(第八意識)的種子業相及見分,拼命的在那邊起現行,哪有佛陀真理的知見?看不到的,這是講唯識論。你甚麼時候才能看到佛陀真理?當你放棄了你對妄念的執著,止掉了你起心動念那一部分粗糙的作用,沒有斷除,只是降伏住,那就要到達欲界的「等持」,那才是『止』。欲界的止有九個次第,下一堂課好好講欲界九心住,如何止住這些東西。「念佛法門」是其中的一個,觀心數息(禪宗方法,更難)也是一個方法,佛門中很多方法來達到階段性的目的。所以說長線保護中線,中線保護短線,短線決定每天怎麼生活。長線——發菩提心要成佛;那中線就是要出離六道輪迴,才能到四聖界去。成就十方法界的佛才表示你進入發心住,發心住的菩薩,破除一分無明,百界現佛身,叫十方法界佛。初住菩薩就可以百界現佛身,這是天台宗的教理,華嚴經的教理。發心住(十信圓滿入初住),發勝意樂菩提心,馬上就可以百界化佛身,可是是「十方法界佛」,不是圓滿究竟佛。等到他實行中道實相觀,破除42分無明,無明破盡,完全開顯自性了,那個時候是「圓滿究竟妙覺佛」。所以,觀世音菩薩祂在普門品裡「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你們如果有讀《大悲蓮華經》就知道祂除了是古佛再來以外,祂示現的觀世音菩薩是以十地菩薩位,可是祂在念誦大悲咒時從初地頓超八地,祂也是化佛身(應以何身得度即為現何身),初住以上的法身大士就可以化成十方法界的佛,教導一般的權教菩薩、小乘阿羅漢、辟支佛。當時佛就開示文殊師利菩薩,佛將五百阿羅漢交給文殊菩薩教導,勸令他們回小向大。所以五台山是五百阿羅漢堂不是十八阿羅漢。廈門海滄石室禪院也有五百阿羅漢塑像。所以學佛很寬廣,不要把自己拘限在一個小範圍;你可以找一個目標,立一個主修法門,可是你可以有很多助緣,千萬不要讓自己變成路越走越窄。執著有,是執著;執著倒見,是執著;執著邪見,是執著;請問“執著只要一個法門”,是不是執著?所以《金剛經》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佛門的路非常寬廣,但你可以目標限在一個——那這個法門是你的「正行」;可是你可以有「助行」來增長你的正行,讓正行能成功。所以以前懺公師父問我:「你已經得念佛三昧,為何還念大悲咒?」我就跟懺公師父說:「無始劫來的習氣,以及我們多生多劫累積下來的罪業,必需求懺悔。拜一次八十八佛最少要四十分鐘,念五遍的大悲咒,一遍如果四十秒,三遍兩分鐘,五遍不用五分鐘;那你拜佛一定要在佛前,我持咒不用打坐,我連走路、坐公車都能持誦大悲咒!」。懺公師父說:「哎呀!原來如此!」所以你要消你億萬劫的生死罪業,是不是大悲咒最快。【註:《大悲心陀羅尼經》云:大悲咒一宿誦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而且很快就可以契入念佛三昧。所以懺公師父就叫蓮因寺淨因法師(現在還在閉關)每天要誦持49遍以上大悲咒。(這是懺公師父18年前叫淨因法師向我請法,我那時候還沒出家。我進去蓮因寺的時候,走廊上兩排比丘都問訊90度等我通過,我不敢走過去,就有一位比丘走過來對我說,是懺公師父命令所有比丘,以問訊禮迎接我進大殿,叫我講這個法。)所以我去給比丘們講這個法。大悲咒每天上午最少念七遍(怕要互補),把罪業消掉;然後午餐以後就專心的稱念彌陀聖號,專心一意的求生淨土,很快的就可以證得念佛三昧。如果你們想要我教你們念佛三昧法門,以後把這個講完了我就教你們怎麼樣得到念佛三昧。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請大家合掌: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常慚愧弟子隆成恭敬摘錄

首頁 開示摘錄 關務署念佛社開示 2013.1.16 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摘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