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意義與布置佛門功課(十三):农历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

文章建立於 2016/3/15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一、世尊涅槃紀念日之意義:

佛陀示現世間宏法利生,外表如常人而實際不然。為發起眾生“對六道輪迴、自他生活明達「苦空無常想」”,“對「值遇佛法」產生「難遭難遇想」”,“對「自性能開發顯現成佛」,有信心、有堅毅之決心(菩提心)佛以「應化身」顯現千百億不同形象、以種種不同方式內容,讓有緣者「種善根」、「培福德」、「長智慧」、「增品位」。學尼今引據《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如來金口宣揚此中義理。

http://book.bfnn.org/books/0875.htm#a16    (另開視窗)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已,復言:「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儘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否。」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癡,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搗篩和合,與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餘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藥、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瘥。』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捨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聞子悉已得瘥,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否?」「不也,世尊。」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

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

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

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

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餘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

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

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

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

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

寶樹多花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

雨曼陀羅花、散佛及大眾。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

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

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

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

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

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

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

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

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

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

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

得入無上惠,速成就佛身。

林崇安教授著作『釋迦牟尼佛傳原典選集』於原始佛教經典中摘取精華,依世尊此次以「悉達多太子」應化,降生、出家、度化群生、乃至入無餘依大涅槃界等歷史階段,有次第有意義的舖陳整個傳記。這是最直接最簡潔無造作之著作,願諸同參與學尼一樣從中得真正之利益。同參可於其111/148【釋尊捨壽】段落明白世尊如何應魔王波卑(另譯:波旬)三請入滅,而陪侍者阿難陀為魔所惑,不能理解佛明示“可請佛住世”,乃無言說因緣不具足,佛故爾從彼魔請而欲入涅槃: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S1.pdf    (另開視窗)

【釋尊捨壽】(01)爾時,世尊告具壽阿難陀曰:我今欲往廣嚴城。(02)時,阿難陀聞佛教已,即隨佛後至廣嚴城,住重閣堂,於小食時著衣持缽入城乞食。(03)時,阿難陀隨佛而去,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澡漱畢,洗足已,佛即往詣取弓制底樹下而坐,告阿難陀曰:此廣嚴城物產華麗,芳林果樹,在處敷榮,塔廟清池,甚可愛樂,贍部洲內此最希奇。阿難陀!若有能於四神足修習、多修習,欲住一劫,若過一劫,悉皆隨意。阿難陀!如來已於四神足已多修習,欲住一劫,若過一劫,悉皆自在。04)時,阿難陀默然無語,如是世尊三唱前事,乃至悉皆自在阿難陀亦皆無語。(05佛作是念今阿難陀被魔所惑,身心迷亂,我已再三分明告示,竟無言說,能為啟請由是定知被魔所惑,即便告曰:汝可依一樹下宴坐而住,不應與汝雜亂同居。(06)時,阿難陀聞佛教已,即往晝日宴坐之處,住一樹下。(07爾時,惡魔波卑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立,合掌恭敬,白言:世尊!涅槃時至,唯願善逝入般涅槃。(08佛告魔曰:汝今何故云涅槃時至,請我涅槃?09)魔言:大德!往者一時,佛於尼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時,我詣彼白言:世尊!當知涅槃時至,唯願善逝入般涅槃佛告我言:若我聖眾聲聞弟子,未有智慧通達聰明辯了,以正法言摧伏邪論,顯揚聖教能流通者,又諸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亦未能得堅修戒品,令我梵行得廣流布,利益多人及諸天眾者,我今無宜入大涅槃。大德世尊!今聲聞眾有大智慧,具足通達辯才無礙,以正法言摧伏邪論,顯揚聖教能使流通,又諸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能令梵行得廣流布,利益多人及諸天眾,諸事圓滿,是故我今白世尊言:涅槃時至,唯願善逝入般涅槃。10佛告魔曰:汝且少待,如來不久,卻後三月,入無餘依大涅槃界。11)時,魔作念:沙門喬答摩出言無二,定般涅槃。情生歡喜,忽然隱沒。12佛作是念:我今宜可入如是定,隨彼定力,留其命行,捨其壽行。作是念已,便即入定,留命行、捨壽行。13)于時大地悉皆振動,四方熾然,星光墮落,於虛空中天鼓自鳴,佛從定出說伽他曰:諸有等不等,牟尼悉已除,由得內證定,如鳥破於殼。(14)時,具壽阿難陀於日晡時,從宴坐起,便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立,白言:世尊!何因緣故大地振動?(15佛告阿難陀:有八因緣大地振動,云何為八?16)今此大地,依水而住,水依風住,風依空住,阿難陀!有時空中現大猛風,水即波動,水若搖動地即振動,阿難陀!此是初因緣大地振動。復次,阿難陀!苾芻有大威德,具大功用,以神通力令此大地,為小塵想,入無邊水想,欲令大地悉皆振動,若苾芻尼及諸天眾大威德者,若作此想,亦使大地悉皆振動,阿難陀!此是第二因緣大地振動。復次,阿難陀!若大菩薩從睹史多天下降母胎時,大地振動,諸世界中光明晃耀,倍勝天光,世間所有極幽闇處,假使日月具大威光而不能照,菩薩現生母腹之時,光明赫奕,悉皆普照,諸有情類從生以來,欲見自手尚不能睹,因光照了,互得相見,知餘有情亦生於此,阿難陀!此是第三因緣大地振動。復次,阿難陀!若大菩薩初生之時,大地振動,廣如上說,此是第四因緣大地振動。復次,阿難陀!若菩薩成正等覺時,大地振動,廣如上說,此是第五(112)因緣大地振動。復次,阿難陀!若如來三轉法輪時,大地振動,亦如上說,此是第六因緣大地振動。復次,阿難陀!若如來留命行、捨壽行時,大地振動,四面熾然,流光赫奕,於虛空中天鼓自鳴,此是第七因緣大地振動。復次,阿難陀!如來不久卻後三月,入無餘依妙涅槃界,於此時中大地振動,四維上下,朗然明照,於虛空中諸天叫聲,猶如擊鼓,阿難陀!此是第八因緣大地振動。17)爾時,具壽阿難陀白佛言:世尊!我觀如來所說之事,為留命行、捨壽行,因此大地悉皆振動。佛告阿難陀:如是如是!我留命行捨壽行。18阿難陀言:大德!我親聞佛作如是說,若有能於四神足修習、多修習者,欲住一劫,若過一劫,皆得自在。大德世尊於四神足已修習、多修習,唯願世尊住世一劫,唯願善逝住過一劫。19佛告阿難陀:是汝之過,作斯非理,我已再三分明告汝,汝自不能知其意趣,由魔波卑惑亂汝心,阿難陀!汝意云何,諸佛如來言有二不?(20)白言:不爾。(21佛言:善哉善哉!阿難陀!如來大師出二言者,無有是處,我已許魔汝無宜請。22)阿難陀!汝今可往取弓塔邊側近苾芻,皆令普集常食堂中。(23)時,阿難陀即往遍告,眾既集已,詣世尊所,頂禮佛足,合掌白言:大德世尊!諸苾芻眾咸悉來集常食堂所,願佛知時。(24佛從座起至其堂內,就座而坐,告諸苾芻:汝等觀察,諸行無常,是變易法,不可委信,深可厭捨而求解脫,汝等當知!有勝妙法能於現世得利樂住,未來世中亦復利樂,汝等苾芻!宜於此法受持讀誦,善解其義,謹慎奉行,能令梵行久住不滅,如是之法便得弘廣,利益有情,哀愍一切,安樂人天。25云何勝法能得現世利樂及後世利樂?若諸苾芻受持讀誦,善解其義,謹慎奉行,能令梵行久住不滅,如是之法便得弘廣,利益有情,哀愍一切,安樂人天?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當知此是現法利樂及後世利樂,應當讀誦,受持勿忘。26佛告阿難陀:我今欲往重患村中。(113)27)時,阿難陀聞佛教已,即隨佛後。(28)世尊行至廣嚴城西北園林之界,如大象王、全身右顧、望廣嚴城。29)時,阿難陀白言:世尊!如來右旋徘徊周望城郭,非無因緣,唯願為說。30佛告阿難陀:我今右旋顧視,如汝所言,非無因緣。阿難陀!此是如來、應、正等覺,於最末後望廣嚴城,我今欲往力士生處娑羅雙樹入般涅槃,不復重來,所以迴顧望此城邑。31)時,有苾芻聞佛語已,說伽他曰:最後迴顧望嚴城,正覺不復還來此,今欲詣彼雙林處,壯士生地證無餘。32世尊既至重患村已,住升攝波林,告諸苾芻:汝等當知!此戒定慧,由習戒故定便久住,善修定故淨慧得生,由有慧故於欲、瞋、癡而得解脫,於如是等心解脫處,聖弟子眾而實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33)如是次第,經過十餘聚落,皆為眾生隨機說法,至受用城北林而住。(34)于時大地悉皆振動,四維上下,煙焰洞然,日月無光,流星墮落,於虛空界,天鼓自鳴。(35)時,阿難陀於日晡時,從宴坐起,往至佛所,頂禮雙足,在一面立,合掌白言:大德世尊!何因緣故大地振動?佛告阿難陀:三因緣故大地振動,云何為三?36)而此大地依水而住,水依風住,風依空住,空中風擊,水即波生,水若波浪,地即振動,阿難陀!此是初因緣大地振動。復次,阿難陀!若苾芻有大威德,具大功用,以神通力令此大地為小塵想,作無邊水想,能使大地悉皆振動,若苾芻尼及諸天大威德者,令大地動亦皆振動,阿難陀!此是第二因緣大地振動,如前廣說。復次,阿難陀!若如來不久入般涅槃,即大地動,如前廣說,阿難陀!此是第三因緣大地振動。37)時,阿難陀白言:世尊!希有大德,乃能成就如是不思議事,如來、應、正等覺不久將欲入大涅槃,由斯義故,大地振動,現希有相,如前廣說。(38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如來、應、正等覺,實能成就如是希有之法。(114)阿難陀!我昔曾於無量百千剎帝利眾令彼瞻睹,我於爾時,隨其形量長短分齊,我即與彼形相共同,顏色音聲亦皆相似,彼所說義,我亦同說,其不了者我為說之,以勝上法示教利喜,令開悟已,我便隱沒,彼亦不知我何所在?作如是語:彼何處去?為天、為人?非我境界。阿難陀!我能成就如是無量希有之法。39如剎帝利眾,沙門、婆羅門、長者、居士眾中,悉皆如是。欲界、色界乃至色究竟天,我皆往彼,隨其形量長短分齊,廣如上說。乃至阿難陀!我能成就如是無量希有之法。(雜事36

【詣拘尸那城】(01)爾時,世尊告具壽阿難陀:今可進詣拘尸那城。(02)答言:如是!即隨佛後至於壯士生地,住娑羅林。(03(世尊)將欲涅槃,告阿難陀曰:汝今為我於雙樹間安置床敷,我當於彼,北首而臥,今日中夜必入涅槃。04)時,阿難陀如教作已,詣世尊所,頂禮佛足,在一面立,合掌白言:如佛所教並已安置。(05是時如來即往就床,右脅而臥,兩足相重,作光明想,繫意正念,觀察而住,為涅槃想。06)時,阿難陀在佛背後,憑床而立,悲啼號哭,出大音聲,作如是語苦哉痛哉!何期如來速般涅槃,何期善逝速般涅槃,何期疾哉世間眼滅。每於先時諸方苾芻來詣佛所,佛為說法,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淨鮮白,梵行之相,我因得聞甚深妙法,彼於今日聞佛涅槃,不復更來,遂令如是殊勝妙法隱沒於世。07)佛告諸苾芻:阿難陀今在何處?(08)白言:世尊!今在佛後,憑床悲慟,作如是語,廣說如前,乃至殊勝妙法隱沒於世。(09佛即告阿難陀曰:汝勿憂愁,悲泣懊惱,何以故?汝侍如來,作身慈業,獲大利樂,唯獨一身得無邊福;作口慈業及意慈業,亦復如是,得無邊福。阿難陀!過去如來皆有如是供侍之人,如汝用心供侍於我。未來諸佛亦有供侍,與汝無異。阿難陀!世相如是皆不久停,畢歸磨滅無常住者,以是義故,汝今不應悲啼涕泣,生大苦惱,不見世間從緣生法常住不壞,我曾為汝廣說法要,諸有可愛稱意之事,並歸無常,悉皆離別。(10爾時,世尊大悲所熏,為令阿難陀生喜悅故,告諸苾芻:轉輪聖王成就四種希有之事,云何為四?有剎帝利眾來詣王所,既得見王,深生慶悅,復聞妙法,倍加歡喜;如是復有婆羅門眾、諸長者眾、雜沙門眾,來詣王所,如上所說,乃至倍加歡喜。11汝等當知!如轉輪王四希有事,此阿難陀亦復如是有四希有(121)事,何等為四?謂有四方大苾芻眾,來至其所,情生欣慶,復聞妙法,重增歡喜;如是苾芻尼眾、鄔波索迦、鄔波斯迦,至阿難陀所亦復如是,倍加歡喜。12)汝等苾芻!此阿難陀復有四種希有妙事,云何為四?若阿難陀與苾芻眾說法之時,善能開解,無有疑滯,諸苾芻眾咸作是念:善哉善哉!此阿難陀宣說妙法,幸勿默然,莫辭勞倦,然諸聽眾情無厭足,時阿難陀既說法已,默然而住;或為苾芻尼、近事男、近事女說法,亦復如是。(雜事37

【度化善賢】(01)爾時,拘尸那城有出家外道,名曰善賢(梵云蘇跋陀羅),年百二十,形容衰朽,俱尸那城所有壯士,於善賢處悉生恭敬,尊重供養如阿羅漢,去斯不遠有大華池,名曰曼陀枳爾,於池岸上有烏曇跋樹,善賢梵志常遊於此。(02)往昔菩薩在睹史天(另譯兜率天),作白象狀入母胎時,彼烏曇樹華始新出。降誕之始,漸有光色。為童子時,其華欲發。厭老病死,遠託山林,其華稍大,狀如鴉嘴。修苦行時,現萎萃相。捨苦行已,氣息疏通,噉諸飲食,廣如前說,乃至成等正覺,其華開敷。梵王來請於婆羅[-+]斯轉法輪時,其樹及華光色榮盛,妙香芬馥,遍諸方界。然佛(126)大悲普於有緣,所在世界廣濟度已,詣拘尸那為最後臥,而此華樹形色枯萃,見者驚歎。(03)是時善賢觀斯變異而作是念:拘尸那城必有凶禍。04)爾時,護國天神發大音聲告諸人曰:今日如來於中夜時,必入無餘妙涅槃界。05善賢梵志聞其說已,作如是念:哀哉苦哉!彼大沙門喬答摩氏,必於今夜當般涅槃,然我每於自所得法有懷疑惑,常自思惟:我於何時,因何方便得見彼人,諮啟未悟,惜哉!法眼不久將滅,今宜速往,親自啟問,若蒙大悲,垂哀為決,於諸猶豫永得開解。作是念已,出拘尸那城詣雙林所。06)于時阿難陀見佛日將沒,在寺門外,身心憂慼,露地經行。(07)善賢見已,近而告曰:汝阿難陀!我聞沙門喬答摩具一切智,於諸眾生平等濟拔,然我每於自所得法有懷猶豫,比常希願聽受未聞,竟不果遂,今聞天聲遍告我等:如來今夜定入涅槃。大德頗能為我諮啟,容我面奉,申述疑情。(08)阿難陀言:善賢!汝今不應作如是語,故惱世尊,然我大師今見背痛,未能安隱。(09)善賢如是再三諮啟,竟不為白,又告曰:阿難陀!我昔曾聞古仙梵志耆年有德軌範人說:諸佛出世,如烏曇華,億百萬劫,時乃一現,如來今日定入涅槃,我懷迷惑,願見諮問,唯希大德為我諮白,我得見佛誠為幸甚。(10)阿難陀告言:善賢!今我大師身有乖違,甚不安隱,勿故相惱。(11善賢再三如前苦請,尊者不允其志。阿難陀與善賢於寺門外共言論時,佛以清淨耳,超越人天,一一聞說,告阿難陀曰:汝今不應遮彼善賢,任來見我,隨其請問,何以故?此善賢者,即是我於最後,為外道說法,令生正信,親命善來,為我弟子。12)于時善賢聞佛世尊慈悲容許,心生歡喜,不勝抃躍,詣世尊所,共申種種往復言談,卻住一面白言:喬答摩!我欲諮問,願垂聽許,為我解說。13佛告梵志:隨汝所問。14彼即問曰:喬答摩我曾遍觀諸外道類,各別立宗,所謂晡刺拏迦攝波子、末塞羯利瞿梨子、珊逝移毘刺知子、阿市多雞舍甘跋羅子、腳具陀迦多演那子、昵揭爛陀慎若低子,此等諸師各述異宗,未知誰是?(127)15)爾時,世尊即命善賢為說伽他曰:我年二十九,出家求善法,又五十餘年,專行戒定慧,一心無散亂,唯求於正理,除斯真法外,無別有沙門。(16)爾時,世尊說此頌已,復告善賢曰:此是諸佛善說八聖道支,甚為希有,難可值遇,除此已外,欲求一二三四沙門道果,終無可得,是故能於善說法律八聖道支,求沙門果,必定當得。復次,善賢離八聖法,諸有外道婆羅門等各執己見,或說三世無因無果,所修福善皆空無益,是故我於沙門、婆羅門眾中,大師子吼而作是言:凡有修行,皆獲果報。17說此法時,善賢梵志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於諸諦實得不壞信,超越愛河,斷諸疑網,自然通達諸微妙法,即從座起,整衣合掌,向阿難陀作如是語:大師尊重,事難諮請,我觀大德獲大善利,幸得值遇無上法王,於諸師中灌頂最上,由師力故我亦善證,我今重希於善說法律,而為出家,求受近圓,成苾芻性,修沙門行。18)時,具壽阿難陀白佛言:世尊!今此善賢聞法悟解,心樂出家,廣如前說,乃至成苾芻性,唯願世尊哀愍拔濟。19爾時,世尊即告善賢:善來苾芻!可修梵行。20於佛言下,如常威儀,出家近圓,成苾芻性,一心勤勇,不為放逸,作如是念:善男子!何故剃除鬢髮,而披法服,正信出家,於無上道而修梵行,於現法中得自證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21)爾時,善賢起徹到心,即便速證阿羅漢果,得心解脫,復作是念:我今不忍見佛般涅槃,宜可先去。作是念已,詣世尊所,頂禮雙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大德世尊!我願先入涅槃。22佛告善賢:汝於今者入涅槃耶?答言:如是。再三顧問。23佛言: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汝於所作自可知時,我更何言?24善賢將欲入滅而作是念:我今應為五種加持,方可滅度:諸來觀者,皆見我身剃除鬢髮,著僧伽胝,莫令彼見外道儀式。又諸外道來舁我時勿令身舉,同梵行者方能舁去。又入浴池洗我身時,令諸外道不得其底,同梵行者能洗我身。又諸外道入水之時,當令魚鱉擾亂不安,同梵行者即無惱害。又諸外道不能燒我遺身,同梵行者方令火著。作此五種加持念已,便入涅槃。25)時,諸外道聞善賢梵志已入涅槃,將諸音樂幢旛傘蓋,詣拘尸(128)那城,於四衢道告諸人曰:汝等當知!彼大沙門喬答摩常作此語,唯我法中有八支聖道、四沙門果,外道中無,廣說如前,乃至作師子吼,然我法中同梵行者,大師善賢亦得涅槃,與彼何異?(26)諸苾芻曰:汝等若言是我徒侶,任自持去。而諸外道多人共舉,竟不能動,況能持去?苾芻告曰:汝等不能,我等自舉。答曰:可爾。諸苾芻即共舉去,外道默然。(27)又諸外道來至浴池,諸苾芻曰:今可為汝同梵行者洗浴其身。彼入水時,不得其底,又被魚鱉之所擾惱。苾芻不爾。(28)苾芻報曰:此若是汝同梵行者,宜自焚燒。而諸外道以火焚燒,竟不能著。苾芻然火,遂便炎熾。(29)時,諸人眾共嗤外道,彼各懷慚,低頭而去。(30)時,拘尸那城諸壯士等,見此希奇,於世尊處,倍生敬仰,發淨信心,各懷戀慕,作如是語大悲世尊為最後臥,現身有疾支節不安,尚能為彼善賢說法,令速證得阿羅漢果,復令拘尸那城諸壯士等皆獲善利。…(雜事38

【最後教誨及入滅】(01)時,阿難陀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作如是念:善知識者是半梵行,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辦,得善友故,遠離惡友,以是義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02)佛言:阿難陀勿作是語,善知識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識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離惡知識,不造諸惡,常修眾善,純一清白,具足圓滿梵行之相,由是因緣,若得善伴與其同住,乃至涅槃,事無不辦,故名全梵行,何以故?阿難陀,我由善知識故,令諸有情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皆得解脫。若離善友,無如是事。阿難陀!於我所說應勤修學(03)爾時,佛告諸苾芻曰:由是義故,從今已去,不應輒度外道出家并受近圓,除釋迦種及事火留髻外道。04)若披外道服來求出家及受近圓者,問無障法,此人應與,何以故?此是我親,有機緣故,其事火人說有業用,有因有緣,有策勵果故,此等不勞共住,即與出家并受近圓。(05)若是自餘外道之類,來求出家及近圓者,其親教師應與衣服,食僧常食,四月共住,若觀其人性行調柔,堪濟度者,應與出家并近(129)圓事,如是應知!(06)復次,汝等苾芻!若法能於現在及未來世,生長利樂者,汝等應當受持讀誦,為他演說,勿使廢忘,欲令梵行得久住世,安樂人天,利樂饒益諸眾生故,此法是何?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本事、本生、方廣、希有、譬喻、論議,此十二分教若能受持讀誦,如說行者,能於現未,生長利樂,乃至慈愍群生,佛法久住。07汝等苾芻!我涅槃後,作如是念:我於今日無有大師!汝等不應起如是見,我令汝等每於半月,說波羅底木叉,當知此則是汝大師,是汝依處,若我住世無有異也。08又始從今日小下苾芻,於長宿處不應喚其氏族姓字,應喚大德!或云具壽!老大苾芻應喚小者為具壽。09然大苾芻於小者處,應可存情,哀憐覆護,生慈念心,或以衣缽、缽絡、腰絛,共相濟給,勿令闕事,或復教授讀誦、禪思,使有日益,如是能令我法增長,若不爾者,法當速滅。10)又汝等苾芻!此地方所有其四處,若有淨信男子女人,乃至盡形常應繫念,生恭敬心,云何為四?一謂佛生處,二成正覺處,三轉法輪處,四入大涅槃處,若能於此四處,或自親禮,或遙致敬,企念虔誠,生清淨信,常繫心者,命終之後必得生天。11)復次,佛告諸苾芻:汝等有疑今悉應問,若於佛、法、僧寶,苦、集、滅、道四聖諦處,有疑問者,我當為答。12)時,具壽阿難陀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解佛所說,命諸苾芻有疑當問,然此眾中竟無一人,於佛、法、僧寶,苦、集、滅、道諦有懷疑惑,更須問者。(13佛言:善哉善哉阿難陀!汝能如實通達作如是語,於此眾內,我以智觀,於諦寶中,實無疑者,此是如來最後所作。14)爾時,如來大悲愍故,遂去上衣現其身相,告諸苾芻:汝等今者可觀佛身,何以故?如來、應、正等覺,難可逢遇,如烏曇跋羅華。15)時,諸苾芻咸皆默然。(16佛言:法皆如是,諸行無常,是我最後之所教誨。17作是語已,安心正念入初靜慮,從此起已,順次第入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及滅受想定,寂然宴默。18)時,阿難陀問尊者阿尼盧陀曰:今我大師為入涅槃、為未入耶?答曰:佛未涅槃,但住滅受想定。(130)19)阿難陀言:我曾從佛親聞此語,若佛世尊入邊際定,寂然不動,從此無間,世間眼閉,必入涅槃。(20爾時,世尊從滅受想定出,逆次第入非想非非想處,從非想非非想出入無所有處,次入識無邊處,次入空無邊處,次入第四靜慮,入第三、入第二、入初靜慮,從初禪出,還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寂然不動,便入無餘妙涅槃界。(雜事38


http://fo.ifeng.com/fojiaojinianri/detail_2014_03/14/34781667_0.shtml    (另開視窗)

农历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20140314 18:22

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20160315_att01

拘尸那迦卧佛殿(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20160315_att02

拘尸那迦卧佛殿中的卧佛像(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释迦牟尼,意译“能仁寂默”,是开创佛教的教主。大乘佛教有三世佛之说,释迦牟尼是横三世佛之娑婆世界教主,又是竖三世佛之现在佛。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太子,父名净饭,母名摩耶,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时示现涅槃。

佛涅槃日,即纪念释迦牟尼佛入涅槃的佛教节日,又称佛灭日、大恶日。南传、北传佛教对于释迦牟尼生卒年月说法不一,故各国纪念佛涅槃日期也不尽相同,根据各种经论著作资料,释尊涅槃时期说法计有以下数种:一、《长阿含经》卷四,二月八日。二、《大般涅槃经》卷一、《善见律毗婆沙》卷一等,二月十五日。三、巴利文《一切善见律序》、巴利文《律藏》《大史》第三章《大唐西域记》卷六“拘尸那揭罗国”条等,卫塞月后半十五日。四、《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八月八日。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一、《大唐西域记》卷六援引说一切有部所传,迦剌底迦月后半八日。六、《灌洗佛形像经》,四月八日。一般大乘佛教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定于农历二月十五日(依据《大般涅槃经》等),各部史书皆有相应记载,如《佛祖纲目》《景德传灯录》《指月录》等。在这一天,各寺院往往举行涅槃法会或纪念仪式。

《佛祖纲目》诸书记载:“壬申二月十五日,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临涅槃时,说《涅槃经》,告大众言:‘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根本性离,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时诸比丘劝请如来:‘惟愿久住,不入涅槃。’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已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犹如如来。’复告文殊:‘阿难给侍我来二十余年,闻法受持,如泻水置器。我今欲令受持是《涅槃经》,为诸魔所恼,汝可持是大陀罗尼救护阿难。’文殊受已,至阿难所,魔王闻咒,即放阿难,归至佛所。佛于是三入禅定,三出三告,乃云:‘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乃于宝床右胁而卧,于其中夜,寂然无声,便般涅槃。”


http://www.zizaiju.com/moreinfo-1.htm    (另開視窗)

(農曆丙申年)(猴年)(西曆2016)

正月初六日 213() 定光佛聖誕

正月初九日 216() 帝釋天尊聖誕

二月初八日 316() 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 20160315_att03三月份節日

二月十五日 323() 釋迦牟尼佛涅槃日

二月十九日 327() 觀音菩薩聖誕

二月廿一日 329() 普賢菩薩聖誕

44() 清明節

三月十六日 422() 準提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日 510() 文殊菩薩聖誕

四月初八日 514() 釋迦牟尼佛聖誕 (佛寶節)

四月廿八日 63() 藥王菩薩聖誕

五月初五日 69() 端午節

五月十三日 617() 伽藍菩薩聖誕

六月初三日 76() 韋馱菩薩聖誕

六月十九日 722() 觀音菩薩成道紀念日

七月十三日 815() 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十五日 817() 佛歡喜日(僧寶節)

七月廿一日 823() 普庵祖師聖誕

七月廿四日 826() 龍樹菩薩聖誕

七月廿九日* 831() 地藏菩薩聖誕

八月十五日 915() 中秋節

八月廿二日 922() 燃燈古佛聖誕

九月初九日 109() 重陽節

九月十九日 1019() 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九月三十日 1030() 藥師佛聖誕

十月初五日 114() 達摩祖師聖誕

十一月十七 1215() 阿彌陀佛聖誕

(農曆丙申年)(猴年)(西曆2017)

十二月初八 201715() 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法寶節)

十二月廿九 2017126() 華嚴菩薩聖誕

正月初一日 2017128() 彌勒菩薩聖誕

丁酉年(雞年)春節

:1.農曆後有 * 表示月小提早一天

2.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20160315_att04


http://site.douban.com/174015/widget/notes/10729691/note/253408798/    (另開視窗)

>【釋學系-修佛基礎】

『諸佛菩薩聖誕及祖師大德紀念日』

2012-12-19 05:07:25

【諸佛菩薩聖誕紀念日(農歷)】

【正月】

正月初一日 ----------- 彌勒菩薩聖誕

正月初九日 ----------- 帝釋天誕辰日

【二月】

二月初八日 ----------- 釋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 ----------- 釋迦牟尼佛涅槃

二月十九日 ----------- 觀世音菩薩聖誕

二月二十一日 ----------- 普賢菩薩聖誕

【三月】

三月十六日 ----------- 準提菩薩聖誕

【四月】

四月初四日 ----------- 文殊菩薩聖誕

四月初八日 ----------- 釋迦牟尼佛聖誕

四月十五日 ----------- 佛吉祥日(衛塞節,釋迦牟尼佛誕、成、涅)

四月二十八日 ----------- 藥王菩薩聖誕

【五月】

五月十三日 ----------- 伽藍菩薩聖誕

【六月】

六月初三日 ----------- 韋馱菩薩聖誕

六月十九日 ----------- 觀世音菩薩成道

【七月】

七月十三日 ----------- 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十五日 ----------- 佛歡喜日

七月二十四日 ----------- 龍樹菩薩聖誕

七月三十日 ----------- 地藏王菩薩聖誕

【八月】

八月十五日 ----------- 月光菩薩聖誕

八月二十二日 ----------- 燃燈佛聖誕

【九月】

九月十九日 ----------- 觀世音菩薩出家

九月三十日 ----------- 藥師琉璃光佛聖誕

【十一月】

十一月十七日 ----------- 阿彌陀佛聖誕

十一月十九日 ----------- 日光菩薩聖誕

【十二月】

十二月初八日 ----------- 釋迦牟尼佛成道

十二月二十三日 ----------- 監齋菩薩聖誕

十二月二十九日 ----------- 華嚴菩薩聖誕

【中國佛教祖師大德紀念日(農曆)】

【正月】初四日 ---------- 法王晉美彭措誕

正月初五日 ---------- 四明知禮尊者紀念日

正月初六日 ---------- 圭峰宗密大師紀念日

正月初八日 ---------- 丹增活佛誕

逢每月初十日 ---------- 蓮花生大士應化日

正月十一日 ---------- 真諦三藏紀念日

正月十二日 ---------- 凈宗七祖省常法師圓寂日

正月十三日 ---------- 牛頭法融禪師紀念日

正月十七日 ---------- 百丈懷海禪師紀念日

正月廿一日 ---------- 凈宗九祖蕅益法師圓寂日

正月二十二日 ---------- 見月律師紀念日

【二月】初一日 ---------- 馬祖道一禪師紀念日

二月初五日 ---------- 荊溪湛然尊者紀念日

二月初五日 ---------- 玄奘三藏紀念日

二月初八日 ---------- 道安法師紀念日

二月初九日 ---------- 慧能大師聖誕

二月十三日 ---------- 四世班禪大師紀念日

二月廿六日 ---------- 凈宗六祖永明法師圓寂日

【三月】十六日 ---------- 二祖慧可大師紀念日

三月二十八日 ---------- 李通玄長者紀念日

【四月】初四日 ---------- 支遁三藏紀念日

四月十四日 ---------- 凈宗十一祖省庵法師圓寂日

四月二十四日 ---------- 道綽大師紀念日

【五月】初四日 ---------- 索達吉堪布誕

五月初六日 ---------- 鑒真大師紀念日

五月初六日 ---------- 布敦大師紀念日

五月十三日 ---------- 荷澤神會禪師紀念日

五月十八日 ---------- 法天三藏紀念日

五月十八日 ---------- 膽巴大師紀念日

五月二十六日 ---------- 僧祐大師紀念日

【六月】十五日 ---------- 不空三藏紀念日

六月二十一日 ---------- 智周大師紀念日

六月二十二日 ---------- 南嶽慧思尊者紀念日

【七月】二日 ---------- 凈宗八祖蓮池法師圓寂日

七月四日 ---------- 蓮池袾宏大師紀念日

七月九日 ---------- 凈宗十祖截流法師圓寂日

七月十五日 ---------- 瑪爾巴大師紀念日

七月二十一日 ---------- 普安祖師誕

七月二十二日 ---------- 圓測大師紀念日

七月二十三日 ---------- 法琳大師紀念日

【八月】初六日 ---------- 凈宗初祖慧遠法師圓寂日

八月十六日 ---------- 金剛智三藏紀念日

八月二十日 ---------- 鳩摩羅什三藏紀念日

【九月】初一日 ---------- 元照湛然大師紀念日

九月二十八日 ---------- 求那跋摩三藏紀念日

【十月】初三日 ---------- 道宣律師紀念日

十月初三日 ---------- 凈宗五祖少康法師圓寂日

十月初五日 ---------- 達摩祖師聖誕

十月初五日 ---------- 八思巴大師紀念日

十月初七日 ---------- 善無畏三藏紀念日

十月初八日 ---------- 一行大師紀念日

十月十一日 ---------- 憨山德清大師紀念日

十月十二日 ---------- 實叉難陀三藏紀念日

十月十八日 ---------- 阿底峽尊者紀念日

十月二十三日 ---------- 五祖弘忍大師紀念日

十月二十五日 ---------- 宗喀巴大師圓寂

十月二十九日 ---------- 智儼大師紀念日

【十一月】初四日 ---------- 菩提流誌三藏紀念日

十一月初四日 ---------- 凈宗十三祖印光法師圓寂日

十一月十三日 ---------- 慈恩窺基大師紀念日

十一月十五日 ---------- 終南杜順大師紀念日

十一月二十二日 ---------- 天臺智者大師紀念日

十一月二十四日 ---------- 道生大師紀念日

【十二月】初一日 ---------- 凈宗四祖法照法師圓寂日

十二月初八日 ---------- 佛圖澄大師紀念日

十二月十七日 ---------- 凈宗十二祖徹悟法師圓寂日

十二月十七日 ---------- 淄州慧沼大師紀念日

十二月十七日 ---------- 紫柏真可尊者紀念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 ---------- 石頭希遷大師紀念日

十二月二十六日 ---------- 施護三藏紀念日

十二月二十六日 ---------- 永明延壽大師紀念日


二、世尊涅槃紀念日行門功課

()香讚

戒定真香 焚起衝天上 弟子虔誠 爇在金鑪放 頃刻紛紜 即徧滿十方 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三拜)

()念誦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三稱)

楞嚴咒 (一遍)

不會《楞嚴咒》者,可以念誦《金剛經》代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一遍)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三唱)

()讚偈

佛寶讚無窮 塵劫前證大雄 常住寂光悲心隆垂迹度羣蒙 為說機理雙契法 震發九界瞶聾靈山一會願相逢 受記振宗風 靈山一會願相逢 受記振宗風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南無娑婆世界 三界導師 四生慈父 人天教主 三類化身 本師釋迦牟尼佛

()繞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數百千聲)

()拜願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十二拜、六拜、三拜均可)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三拜)

南無普賢菩薩 (三拜)

南無彌勒菩薩 (三拜)

南無十方菩薩摩訶薩 (三拜)

()三歸依

自歸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歸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歸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儀式完成 三拜而退)

迴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增福報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釋普度比丘尼完稿於2016.03.14

 

 

20160315
首頁 開示摘錄 年節意義與布置佛門功課 年節意義與布置佛門功課(十三):农历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