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海滄石室禪院開示藥師法門(七)

文章建立於 2017/9/20

2004.04.30

講題:「藥師法門解行並修」(第2天之四)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念三遍)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講了本願以後要講功德,在因中裡面有五種功德,也就是祂的本願“因地”有五類功德:

第一、「發願行行」。就是“發了願就要去實行那個應該實行的內容”。我們寫兩個行為的行,第一個行是動詞,第二個「行」是應該身體力行的這個動作;“發了願就要去實行”,叫「發願行行」。

第二、「滅惡生善」。你原來有很多的惡,這個惡是指什麼?煩惱的障礙,因為有煩惱,那煩惱從《百法明門論》裡面去看,我們有六種的“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這六種,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及因根本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伴隨而生的煩惱,例如:忿、恨、覆、惱、嫉……這些來自於六根本煩惱所引起很多的煩惱,及枝枝節節的小煩惱,從心裡生起的而沒有感覺到,所以稱作“隨煩惱”,也稱作“枝末煩惱”,或“隨惑”。而你發願學佛的過程中,你就知道怎樣滅這個惡,來生起《百法明門論》所稱的十一種善(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那你有十一種善能“滅惡生善”。

第三、「清根淨塵」。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對著「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對著外面的“六塵”,把它清淨掉不會起污染、不會起分別心,這是祂本願裡面的功德。六根對六塵不受雜染,這是學習的過程中要做的功課。

第四、「上弘下化」。祂在實行的過程中,除了解脫自己這些煩惱之外,祂還想要幫助別人,就像我現在也是佛陀的學生而已,可是我有沒有在幫助你們?有啊!所以上弘下化向上自己要提升自己的境界、自己的理解力,淨化自己的程度力求解脫法向平行者或往下眾生,就是要去幫助別人、化導別人,為別人引導跟度化。”就是把堅固的東西溶解掉,“”就是他不懂,你要引導他去走向正途,所以化導別人,就是把別人的貪瞋癡給溶化掉,然後引導別人從不正知、不正見的道路,到正知正見的道路來。就好像導盲犬一樣,對一個人眼睛瞎了,你要帶領他走路一樣。你要上弘,向上你要學,學得更加了解佛法增益;向下你要弘揚正知正見,這叫「上弘下化」

第五、「斷惑證真」。這個惑就代表煩惱,從調伏你自己的迷惑、煩惱,調伏使過失的程度愈少、過失起來的次數愈少,慢慢的斷掉。「斷惑」是指“斷除一切貪瞋癡等的煩惱”「證真」是來“證明你原來所具有的真性,是跟這宇宙的真理是相應的”,「證」是證明你原來所存在的,你本自不生不滅的,花了三大阿僧祇劫來證明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不再受任何的外緣外界干擾而能應化無失,就是證。

佛的果德(佛果上功德)也有五種:

第一、「淨土嚴身」。「嚴」是莊嚴;「身」指的是「三身」-法、報、化三身的佛、如來。佛的法身無形也無相,完全無染著,這叫清淨法身佛”,法身代表的是智慧,代表的是一實相,無所不相;遍一切處的存在,可是無形也無相,就是那個理體,就是真理。我剛不是講fit─跟真理完全合在一起,“如”那個“如”,所以如理思惟;如理的成就法身佛的境界。那麼再來就是自受用的身叫做“圓滿報身佛;報身是什麼?是自受用,為了什麼?祂從因地到成佛三大阿僧祇劫中間,因為把自己的所有的雜染業都消滅掉、去除掉以後,完成種種的功德;功德不居,性體不虛所以祂內心中種種的法藏……。你們跟我親近以來大概都知道我對各種的學問都懂一點,昨天在我下座之後有位陳醫師跟他的太太跑到休息室來看我,太太是西醫、先生是中醫,很關心的去看我的眼睛,當我跟他對談之後,他說:「哎呀!師父我發現您懂得醫療……。」因為我跟他對談都用專有名詞跟他講。我要說的是:你在成佛的過程中,從你的因地到你的果德中間,你一直不斷在學習啊!我跟你們分享那麼多的學問,我會不會失去?不會。那我在教你們,一定我懂得比你們多,我才能教你們對不對?懂不懂?那些東西是不會失去的,可是不居不貪那個功德,可以自受用,我講這一句話仁修法師他們就能感受,他們跟我一起吃飯作息,他們發現我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很多很多的道理存在,連先吃哪種菜、後吃哪種菜,都有跟營養學的道理存在,我不說出來你就用不到,但我能自受用永遠都不會失去,我說出來就是為了度化你、幫助你,懂不懂?所以佛的自受用身圓滿,菩薩不圓滿;我們凡夫更不圓滿。佛在五明六通一一圓滿祂自受用,你用不到的;但是當你有所需求於祂,祂應你所求來赴感,尋聲救苦而來的時候,祂就依著你的所求,依著你的需要來應化,不用全部給你,你需要什麼,給你什麼,夠了就走了,不會多也不會少!那個時候就是「應化身」祂應化身就有很多啦!這叫千百億化身佛。祂給等覺菩薩看的;祂給六地以上菩薩看的;祂給三賢菩薩看的;祂給阿羅漢們看的;祂給我們凡夫看的;給有善根的凡夫看的;給用功的凡夫看跟給不用功的凡夫看的,各個不同。該嚇他的就嚇他,知道嗎?有人說:全部胡說哪有鬼,佛就現神通變鬼給他看,「哎呀!有鬼呀!佛快來救我啊!」就信佛了,就是要嚇他。懂嗎?有的時候要來討功德啊!祂教你怎麼回向,你不會回向,是不是?诶!現個樣子給你看,就有人來教你應該回向功德。佛不一定給你好的東西來教你;給你壞的東西也可以教你,好的事常常是壞事的開端;壞事常常是好事的開端,不定的。看你怎麼用它而已啊!

因此佛的「淨土嚴身」是要現出那樣清淨,表示無雜染,表示祂的解(ㄒㄧㄝˋ,念“謝”音)脫,嚴身表示祂的果德、表示祂的莊嚴,正好是一個真空、一個妙有,真空妙有

第二、「說法度人」。有了這些要怎麼用,一定要來說佛法;要來度化眾生。

第三、「稱名禮像」。每一尊佛都用祂的願力、都用祂的果德來莊嚴祂的名字;祂的名字就是“密碼”,好像電腦的“password”,電腦裡面有password就是你要按一個按鈕輸入那個密碼,你就可以得到那個網路裡面你想要查的資訊。對不對?欸!佛也一樣!「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 — 祂十二大願所有一切三大阿僧祇劫所有果德,祂都借給你用,一句而已。所以稱祂的名字、藥師佛十二大願都是這樣子給你用;你們去看那個《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你有什麼災難只要你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的名號,甚至一群人其中有一個人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所有災難都沒有了;就是用祂的名號就能跟祂相應,所以祂的果德、祂的發願:有人稱我名字那我就怎麼樣的加持他。再來呢?通常諸佛理上果德,你只要禮拜祂形像,管你是平面的或立體的乃至只用寫的「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祂都加持你。你現在跟我講:「師父啊!我找不到那種唐卡的,然後我又沒有錢可以去塑造佛像…。」你別急啊!你可以用一張紅紙,再拿個簽字筆,上面寫「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你就可以拜啦!名號、稱名,禮像是不是祂的像?名字的像也可以拜呀!很簡單!沒錢有沒錢的方法,你禮佛一拜、罪滅河沙,祂就叫你稱祂的名號或者是禮拜祂,或者是供養祂的經、像,就等如祂的化身佛你看到任何一尊藥師佛都叫做化身佛,佛的形像就是佛的化身,佛的名號也是佛的化身,這樣有沒有簡單?那你就天天見到化身佛。你有沒有見到佛?我現在問你們:「你們有沒有見到佛?」「有」都見到化身佛。這邊都是化身佛,懂嗎?都見到了!稱名、禮像你就會滅罪。你一滅罪,滅掉煩惱使你清淨,這就是功德。

第四、「拔苦與樂」。佛到了祂的果地上,祂的心力很大、威神力很大,祂絕對的清淨;因此祂有能力幫你把苦難給拔掉,然後給你安樂與涅槃相應;因此叫拔苦與樂。

第五、「超凡越聖」。令一切眾生依著祂學習的時候得以超凡入聖;就是說我們可以超越凡夫的境界,進入聖道的法理中;我們可以進入四聖道那樣的聖業,所以是超凡入聖的。

佛經「經題」的依據通常用三種來立題:一種是以「人」、一種是以「法」、一種是以譬喻的「喻」,叫做「人」、「法」、「喻」;用這三種來命名一部經。那麼三藏十二部經的佛經,就有分為:以「人」作標題、以「法」作標題、以「譬喻」作標題,這樣就三種了;還有以「人、法」作標題以「法、喻」作標題以「人、喻」作標題,是不是又三種,這樣就有六種;還有一種具足「人、法、喻」三種合在一起,那麼佛經立名的方式就是用這樣的方法。我現在要講的這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就是用了「人、法、喻」都合在一起,「藥師琉璃光如來」這裡面是不是一尊佛?是不是“人”;可是「琉璃光」跟「藥師」是不是形容、譬喻祂的佛的果位如同用“藥”跟“王”一樣!祂的透而堅硬就好像琉璃,智慧如同光,名字是不是含有「譬喻」在,對不對?所以,有「人」有「譬喻」;「本願功德」是不是在講“法”,講乘“本”,就要講空性、講那個根本智、後得智,講祂的願力對不對;講祂所做的功德—因地所做的功德、果地所做的功德,那是不是「法」,所以這是「人、法、喻」都具足的經題。那麼我另外再舉例子來講,你們更聽得懂,譬如說單立「人」的標題就有《佛說阿彌陀經》,只有佛跟佛,(前面的佛是指“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也是一尊佛)對不對?就沒有啦!這個題目只有「人」就是《佛說阿彌陀經》;那如果用「法」來立名的就有《大般涅槃經》,「涅槃」為修行成佛之“法”;那如果講「譬喻」就有《梵網經》,「梵網」是指天界那個帝珠網。如果講兩種在一起:就如《菩薩瓔珞經》;「菩薩」是“人”,「瓔珞」是“譬喻”,譬喻戒律的莊嚴,所以《菩薩瓔珞經》就是「人」跟「譬喻」都有。那《大方便佛報恩經》這部經是「人」跟「法」喔!因那尊佛是「大方便佛」,「法」就是“要怎麼樣報恩”,所以這部經就只有「人」跟「法」。那如果講「法」跟「喻」,就有《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譬喻”,這就是「法」跟「喻」合在一起。那麼像現在要講的這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就是用了「人、法、喻」,三種都具足了。或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其實是在講“體、相、用”;「佛」是“人”,「華嚴」是“比喻”。「華」是因地,「佛」就是果地;以因地來莊嚴佛果,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講所有從凡夫地、十信位…講到等覺菩薩努力成佛,所以在這“因地菩薩行”—“一佛乘的這些菩薩們怎麼樣實行的因地成佛”,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一句話就把經題講完了,就把整部《華嚴經》講完了。

我們等一下講《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也是喔!今天這個經題你如果聽得懂,接著講祂的十二大願,什麼都不用這麼麻煩,很快你就契入,這個如果不懂,啊!糟糕了!你就變成什麼?“一切有為法”—到佛門來求有為法,(求啊求:藥師佛一下要給我眷屬;一下要給我治病;一下要給我什麼…)都沒有一個跟“體性”相應的。這叫做:“到佛門中來心外求法”。對不起,我不教那種法,我教你“法法指向自性”;法法都能有自性、法海自性佛,這樣子你求「藥師佛」你就跟祂相應了,因為祂是“本願”啊!本著這樣子的空性、這樣子的妙德,才是祂的願。如此講經說法就沒有過失,所以我們一向前面打地基最辛苦,你們造房子也是一樣,打地基打得最久最堅固,蓋到上面的時候就蓋得很快,到裝潢的時候就更快,對不對?所以我現在給你們打地基,是因為你們都沒聽過大經,你們也不能夠完全照著十玄門或五重玄義講;可是我現在是不是把五重玄義講進去,是不是把十玄門講進去,對不對?但是我不用佛教名相,大家才不會一頭霧水,但道理是不是都在裡面,對不對?可是藉著講經題這樣說,那講給你們聽我就不用佛學院那麼多名相,所以用這樣的方式就把這個「通題」(通於佛所說的一切經典),按「契經」—“上契諸佛的所證的道理,下契眾生所有不同的根性”,將義理聯貫起來,如此既契佛道理、也契合你們的根基這樣的如來,如這個道理來應化一切圓滿,你們《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只有一個經題便把整部經講完了,你們知道嗎?已經講完了,整部《藥師經》開顯出來的就是部分說明:現在是把整個願力、整個道理、整個的慈悲都講出來開顯了。聽不懂的人請舉手,沒人舉手。到現在為止聽得懂的人也請舉手,也沒人舉手,你們是聽懂跟聽不懂都不舉手是嗎?什麼意思?來,再問一次,我講了這麼兩個半鐘頭,從三點講到現在五點二十,聽得懂即使部分也沒關係,你們了解我在說「佛所說的道理」啊!是在講空性、體性,你知道你自己的本錢跟佛是一樣的,只是佛已經開顯,你還沒開顯,你對自己有信心,知道你可以在佛的種種法門中來開顯自性,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是佛說了種種不同的各種的法門啊!每一種法門都看起來不一樣,其實講的道理都一個,這是今天我講的結論

第三條雖然道理是一個,我可以假藉種種法門其中都是平等的,不要起分別心、比較心;然後每一門都是獨一無二都是最好的,沒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每一種都第一名每一種法門都是第一名的。然後呢?我今天所要講的《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這尊「藥師佛」又可以醫我的身體;又可以醫我心裡的病,身體的病四大假合四百四種都可以醫;我有煩惱啦!我造業無邊,祂可以給我消煩惱、給我滅業障,祂可以給我拔苦與樂。我現在在給你們做歸納,把剛剛講了二個半鐘頭就幾句話歸納;然後祂可以給我引入佛教的正知正見,以便讓我超凡入聖,讓我超脫現在六道輪回的生死。我可以成佛作聖,而這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祂不染不著,所有東西祂都不貪功德,祂還是祂,因為跟我有一樣的佛性中,發了這樣的十二大願,所以我也應該在現在的因地裡面學著發願啊!我剛才不是跟你們講學尼就是這樣跟著佛菩薩發願的。所以我要學著先自度,自度有成,我也要化他,我現在因為還沒有能力化他,所以我先學著自度,我要好好學。「內心有沒有起這樣的思維啊?」「有沒有這樣的初發心?」「有沒有這樣的理解?」所以我很有信心我在佛門中近期的:可以滿足我衣、食、住、行、育、樂、眷屬種種的圓滿。遠的:我種了這些善根,我會了解佛門中所說的這些道理,我還可以依著因我滿足了衣、食、住、行、育、樂所得的種種,我願意無我無私的拿來跟人家分享,不生煩惱,我也願意發這樣的願。(有沒有理解,現在給你們歸納?)所以,就知道我要悟到空性、空理,可是我要先對治我的煩惱,我自己的貪、瞋、癡;可是我要得到適度的滿足我才有資糧去學佛,這一部分我對藥師佛有信心,祂會給我健康,祂會幫助我走過我的困難,祂會給我福報,可是我不會濫用那些福報,我會把它拿來做學佛資糧,不是拿來造業無邊。如果你們今天能聽得懂我剛剛作歸納的這些重點,兩個半鐘頭所聽的,如果能得到像我剛剛歸納的這些重點你就聽成功了。如果還『霧嗄嗄』(閩南語。音讀:bū-sà-sà;釋義:矇矓模糊的樣子。比喻一頭霧水,事物理不出頭緒,混亂而無條理。)「啊!法師,您剛剛講了二個半鐘頭,講什麼完全聽不懂!」,那就白費功夫,你就要好好求懺悔,表示你的悟性有問題,我相信我的口才還算不錯,我的普通話講得也滿正確的,對不對?用字遣詞已經盡量不用專有名相了。好!現在聽懂的人請舉手。加油啊!真的還有人沒聽懂嗎?有聽懂部分的也可以舉手,舉手要舉高不要舉一半。好!有百分之百都聽懂一些,只有二位後來才進來所以會聽不懂,好!請放下。聽懂了以後,現在起歡喜心的請舉手,舉手請舉高一點,舉高就真的起歡喜心。好!請放下。對你自己未來能成佛,對藥師佛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知道有希望,你不要管他三大阿僧祇劫有多長遠,多遠都沒關係,你知道你有一天會成就的請舉手。感謝你們!請放下。現在接下來更落實一點(宗教政策要落實),你願意從現在想發願開發你自己的本性、認識你自己本來的面目、去證明你自己能成佛,願意開始努力的請舉手。好!請放下。那就是表示什麼?你們都對自己的本性產生信心,我恭喜你們!你們知不知道我讓你們舉這個手是什麼意思?在藥師佛面前、在這清淨壇城裡,藥師佛給你們做證,祂住到你們的心中,你們知道嗎?我假藉這樣的儀軌,是因為華嚴經裡面諸佛如來是往來於眾生心中,使令眾生的『意』來示現,那你剛剛都表現我要成為未來佛、我對自己有信心、我對法門有信心,藥師佛就跟你們相應了,懂嗎?這堂課你就沒有白聽,以後這一門還有五天祂老人家會住到你的心裡來;讓我在講的時候,盡量圓滿的沒有過失,也讓你們能夠完全聽進去,就是法能入心、能憶持不忘,以後你有力量能實行,這是藥師佛祂的本願功德。我是假藉這個問你們話的儀軌,來讓你們達到那個目的,這就是方便巧設、方便設施,以便讓你們發願,你們剛剛一舉手就發願了。你們的本力、本願就發出來了,你們發了一個什麼願?發菩提心、對自己有信心、對自己的佛性、就是菩提心有信心;每一位都為了未來要成佛;所以你對自己的自性菩提已經有信心;對未來成就佛果的可能性有信心;然後願意腳踏實地落實宗教政策,你願意身體力行的去做,那一定容易圓滿,那就是你因地的功德開始。你剛剛聽法聽了二個半鐘頭就是“功”,我現在統攝你們的心,把法入心就是“德”,有沒有功德?有喔!有!不知不覺中你已經得到了,你不知不覺中在修持了佛法;不是只有我行使佛法,說法的人如果沒有聽眾就少了一個緣分;講一部經要有六成就,那我們下一堂課就要講六成就,然後要講文殊菩薩的通序、別序,把這發起《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的整個因緣講一講,然後開始講十二大願,後面的就很簡單。先將這個“體性”的了解,中序的布局,法師們認為對不對?要不然會錯用佛經,把祂講成消災免難、求福增壽,開玩笑!這是人間法,那就一點都不殊勝!只有增長生死有什麼用?我要講的是“不生不滅、開顯自性”,這樣的《藥師經》才是真正佛的本懷;佛先以利鈎牽你,讓你得上妙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像我因為修藥師法門,我在這裡講經,台北銀行的帳戶就會有錢匯進去,很多同參道友他們知道我會把錢花在眾生身上去,所以我的同參道友他們賺的錢就會分一點寄到我的戶頭去,以便讓我有錢可以花,哪是我的功德啊?十方如來憐憫加持一切眾生的法界力叫做「三力相應」:如來加持力眾生自己求應的功德力法界力三種力用相連合在一起,此三力互相加持,無礙涉入,開發行者本有之佛性以成佛這是佛所說的:「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你們所有給我錢的人,他即便是10塊錢給我,遍一切處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他都有功德,相不相信?全部放在一起再一起用喔!功德那麼大!十塊錢而已!就是只坐在那邊聽法,也有功德欸!不用錢欸!因為聽法你就轉自心、轉法輪;你的心在轉法輪!就是這樣,好!我們回向功德了。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願所有一切學習佛法的人,都能夠資糧具足,都能夠發起清淨心、依行正法能親近善知識。

願一切的善知識不但能健康、長遠住世,也願意讓眾生來親近,以便調伏眾生、攝受眾生

願一切諸佛如來的法門都長留在世,令一切有緣的眾生都能夠有法門可修、有善知識可親近

佛法住在人心中,大家數數都能成佛,以便廣度一切眾生

弟子 子健 恭敬錄音分段

弟子 隆光、修仁、隆怡 恭敬聽錄繕打

弟子 隆應 恭敬初校

弟子 隆成 恭敬二校

沙門釋子比丘尼普度昌悲完校於2017.09.10

 

 

20170920
首頁 開示摘錄 修持藥師法門 在廈門海滄石室禪院開示藥師法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