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17(星期五) 浴佛節 (佛誕日) (1)
文章建立於 2013/11/10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普度法師 林口長庚醫院學佛社開示摘錄筆記(一)
壹、浴佛節開示
◎浴佛節的意義
○今天是舊曆的四月初八佛誕日,在東南亞(南傳佛教)叫衛塞節;在顯教(北傳佛教)叫浴佛節。他的由來是因為在二千五百五十七年前釋迦牟尼佛滅度,而《梵網經》中說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南閻浮提這個地方,已經第八千次示現成佛來度化娑婆世界的眾生。他的母親摩耶夫人是天臂城(現在的尼泊爾)善覺王的女兒,嫁到北印度做了迦毘羅衛國淨飯王的王妃,按照當時的習俗回娘家待產,途中於藍毗尼園停留。在園中她舉手攀扶一根樹枝(無憂樹,或娑羅樹)休息的時候,釋迦牟尼即從她的右肋而出。據說摩耶夫人是忉利天三十三天的天子,發願所有的佛出世,她都來做佛的母親。
○我們今天要講為什麼浴佛是這個樣子,你要是不知道那個內涵,那你今天來浴佛就像迷信一樣,就失去了佛教的意義了。佛陀教育的意義是覺悟的教育,你得了解這裡面蘊含的意義,那你做起這些儀軌,才不愧是有意思的、有功德的、能成就你自己的。當時的緣起是摩耶夫人也沒有陣痛,只覺得腰酸,所以她舉手去攀扶樹枝,因為沒害喜、無憂慮,所以所攀的樹稱之為「無憂樹」。
賢聖者是示現的,摩耶夫人於太子出生七天後去世,她只負責生不負責養,示現完了就回去了,升入忉利天。佛經是說釋迦牟尼佛即從她的右肋而出,現在的醫學對這個存很大的問號,可是因為無法考證,我們只能說,佛經這麼說我們就這麼說,現代醫學不認同,我們也尊重人家的講法。
○佛陀是示現等覺菩薩從兜率陀天內院降生,降生之前給兜率陀天講了一百零八種三昧,百八三昧頓薰修,講完示現誕生。而教化娑婆世界眾生為何選擇印度?因為印度是一個階級最嚴重,又最貧窮的國家,是苦難的代表,所以佛陀要示現在最窮困、分別心最嚴重、很有階級觀念的地方,來引導大眾,示現什麼是平等的慈悲跟清淨的智慧,來開發所有眾生本自具有的自性光明。但是我們被無始劫來我們的起心動念染污了,生煩惱了,煩惱又變成習氣,造惡業無邊,形成了各種障礙,使我們變笨了,我們變成很愚痴,被業力、煩惱覆蓋了,被我們的苦報障障礙了,在六道輪迴互相酬報,要如何脫困出來呢?就必須藉由佛陀的教導。
○那麼我們今天的這個儀軌,第一個意義,是緬懷、感恩佛陀沒有捨離任何一個眾生,已經八千次來這個娑婆世界,來教化我們,而我們居然還在六道輪迴中,我們要很懺悔,可是只有懺悔,不改正是沒用的,懺悔了要學習,所以今天我們假藉這個浴佛儀軌,儀軌上面有浴佛偈﹕『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為什麼說是『諸』如來,因為那是你以及所有一切眾生,本自具有清淨的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你沒有辦法恢復你的本來面目,所以今天佛陀來做我們的導師。佛教從沒有創造東西,佛教是教我們去發現這個宇宙原來存在的真理跟原來的真面目,只是引導我們,開發我們的自性,去認識宇宙的真理真相,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所以「我今灌沐諸如來」,剛剛跟你們講了緣起,因為悉達多太子出生在藍毗尼的花園,舊曆四月初八(陽曆五月)是印度的雨季,我們去印度都選擇陽曆的12月,他們從陽曆的11月到3月、4月初,這半年是他們的乾季,四月就開始慢慢進入雨季,所以我想九龍吐水應該是像下傾盆大雨一樣。我在印度碰到龍王來降雨,我去接受達賴喇嘛灌頂,我們那一次三萬多人的灌頂,龍王降臨,我看到閃電的樣子,就像真的龍來。這時世尊即從摩耶夫人右脅降生到世間,並且向四方各走七步,腳下步步均生大蓮花;然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此時大地震動,天女散花,四天王以十二種香湯、名花灌沐太子金身,九龍亦從上而下吐水,一溫一涼為佛沐浴,人天無不歡欣鼓舞,因為世尊的到來,為三界熱惱的眾生,帶來無比清涼的佛法,更為迷失的眾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
有人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你們這個佛好傲慢好自大,錯,那個『我』是代表我們每一個眾生,我們自己,我們的自性是佛性。也就是《三字經》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你自己的自性,充滿著愛、充滿著宇宙的真理,等待你去開發你自己,所以這個「天上天下」,人間有人,天界有天人,地下有地獄道、餓鬼道,所有六道輪迴的眾生,都有一個自性,都是清淨無瑕的本性,這個是你能成佛的天性。這個『我』,指眾生本具的佛性,是最尊貴的,這是「常樂我淨」的我,這個我與整個宇宙同一個體性,只有一個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整個宇宙本身是一個大我,所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就是至善、至美、至真、至性的那個佛性,而這個遍滿一切處。所以法身佛叫「毗盧遮那佛」(梵文:वैरोचन Vairocana),毗盧遮那叫遍一切處,是光明遍照的意思;盡虛空遍法界,遍一切處的至真至善至美,無瑕無垢充滿愛的這個體性,是每一個眾生跟每一尊已成佛的佛,都共同擁有的本質。但是他們歷經千辛萬苦,把以前受到的染污,跟自己內心起來的貪瞋癡慢疑,把這些煩惱給去除掉,恢復了本來面目,那就是佛。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覺悟的教育,教育我們認識自己、認識別人、認識環境,都是清淨無瑕的本質,但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墮落了、我們染污了、我們迷失了,我們有意無意的造了很多的惡業,障礙了我們天性百分之百的發展,在這中間,因為起諸煩惱,所以相互做錯事情,交織而成的業力運轉,互相酬報,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綿延不斷的善跟惡,就在這中間產生。
○釋迦牟尼佛起了悲憫的心,來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要教化跟他有同樣本質的眾生們,也能夠速速的成佛。我們今天浴佛這個儀軌,如果了解緣起,第一就是紀念跟感恩,緬懷釋迦牟尼佛慈悲的降臨。第二釋迦牟尼佛來的目的,是幫助我們使我們能成佛。世界上其他的宗教,都是有一個創造主,你永遠不能超越他。佛教不是,佛教是每一個人的本質都跟佛平等無二,只是佛證得了,而來學佛的人還在路途中,有深有淺、有遠有近,接近佛的就是法身大士,如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些高層次的,開發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那就接近佛。我們在六道輪迴中,離佛很遠,可是我們從沒失去我們的本質,我們即使掉到地獄去也沒失去;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我們的本質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這是我們的性體。可是這性體一波動,起心動念,就真心起了妄念,妄念就起了分別,起分別就造作,一造做就有業了;業就是力量,這力量就不斷的躁動起來,綿延不斷,形成骨牌效應,業力的運轉就像推骨牌,一推全部倒,好恐怖喔!這第一張牌,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推倒所有一切,接著就隨業流轉。因此第三段,我們今天來要幹甚麼?我們已經知道緣起,知道佛陀的目的是要協助我們,讓我們能夠成佛,每一個眾生都是未來佛,只是你這個未來要花費多少時間,你從甚麼時候開始算你的阿僧衹劫?現在都還沒有入門,還在佛門外看著佛門裡面的富貴,這一腳要跨進來很困難啊!甚麼時候真正跨進來當學生,在小乘佛法就是須陀洹,見惑破了;大乘就是圓教初信菩薩,多困難啊!所以學尼這一段話,就是希望能引發大家對佛教有正確的見解,就是認識自己是佛,所有一切眾生都是佛,所以對別人起了尊重、平等、慈悲,這樣的念頭,那就能清淨、就能莊嚴。
○其次對物也一樣,所有一切物品都有法性。我跟所有物品都處得很好,儘量的惜福,所以很多物品都壽命很長,慢慢學佛無量壽,時間空間就會變得不是障礙。這是從我們的心要打開來,變得沒有障礙。所以待會兒一面唱:「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時,第一、要感謝如來降生在這個娑婆世界,就好像當年在藍毗尼園,有九龍吐出香水為太子洗浴。灌沐諸如來,就是洗我們自己。以佛陀的教法,戒定慧三學、三十七道品,廣開為八萬四千法門,無非就是清淨自己,使我們自己原來內心的煩惱、習氣、染污,跟業力的運轉,所帶來的力量、痛苦、障礙,都在這樣洗的時候,感恩學習佛陀慈悲的教導。第二、灌沐時,藉著佛陀的教育,我認識到了,原來我和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我要借重佛陀的教法,洗滌我妄想、分別、執著的習性,我要發願速速的成佛,完成釋迦牟尼佛的好意跟祝福。第三、原來不是只有我跟佛陀一樣有佛性,原來一切眾生跟我一樣,都有佛性,所以除了自己要提升自己以外,不可以障礙別人,甚至應該要去幫助別人,平等無二的尊重幫助一切眾生(諸如來),希望所有一切眾生都速速成佛。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做得好的,值得我們效法的對象;一個是做得不好的,他教育我不要學他,免得惡有惡報。全天下沒有人不是我的師長,用這樣尊重、平等、感恩的心,來灌沐諸如來。
○一方面感恩佛,願意跟他學習;再來,發願自己願成佛,在灌沐諸如來的時候,我今發願,願修正從前種種的缺點,我願意好好學習,使我快快的成佛,不要辜負釋迦牟尼佛的用心,不要辜負自己的靈性,願意接受佛陀的教化,祈求佛陀時時住在我的頭上、住在我的心裡,加持於我。
○我在中間學習到了,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我跟佛都平等無二,所以我對一切眾生、一切自然界、一切發生的事情,都起平等、尊重、慈悲的對待,尊重所有一切,愛惜所有一切。放下分別執著,不起妄想,念念回歸自性。
○你能不能夠把你記憶中,所有不好的事情,把他清淨化,那麼你今天來灌沐諸如來,你就真正灌沐到你的念頭,回歸到你的自性;同時也發願祝福所有認識的、不認識的一切眾生,都假藉著我們今天灌沐諸如來,願一切眾生都速速的碰到他們有緣的善知識。
○龍樹菩薩的《中論》裡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學尼今天與各位共修所說,結論是:我跟佛跟眾生,三者都是自性清淨無瑕,但是佛成就了,他很慈悲的來教導我們,我們今天紀念他降生在尼泊爾的藍毗尼花園裡,所以佈置成花園,那九龍浴水代表著迎接他來這個世界上,教化我們,做我們的導師以外,我們願意洗淨自己的污垢。
○灌沐諸如來,如來是所有一切眾生的自性,一切的眾生都能成佛,所以浴一尊佛,代表浴所有一切的眾生都成佛。今天因為這樣的決心,所以釋迦牟尼佛他一定會降臨在這裡來加持。
○「常樂我淨」。成佛的境界是真正快樂的。每一件事都不是我自己找的,不主動攀緣,隨緣中很盡力,做不到就放下,努力隨緣。要學佛的大肚量,別人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是所有眾生的一部分,了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尊重一切眾生都是如來智慧德相,平等慈悲對待一切人事物。
○《金剛經》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但不著相,連念頭都沒有;所謂「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見」是見解、念頭。一切法從真性中流露,真性就是自性。對外無四相,對內無四見。前半段,金剛經帶領你對外界沒有分別的態度,這就是小乘佛法,先學會平等、慈悲的對待別人;然後後半段,你就會成為大乘菩薩,對內無四見,內心沒有染著,沒有分別見,去除妄念。把空間時間整個打開,你跟整個宇宙萬物,有情、無情,同圓種智,那整個金剛經就帶領你成佛。
貳、授三歸依
◎三歸開示
○念佛求加持
今天是釋迦牟尼佛到娑婆世界來降生的紀念日,在這裡緬懷佛陀的慈悲,你們在等我取法名的時候,可以心裡念佛或念菩薩的名號,你如果本來就有你的本尊,不管是「阿彌陀佛」、還是「釋迦牟尼佛」、還是「觀世音菩薩」、還是「地藏菩薩」都行。你念任何一尊佛或菩薩的名號,所謂的自性彌陀、自性釋迦、自性觀音,佛佛道同,無非是在幫助我們見到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如果你到現在還沒有立你的本尊,也沒有一個原來在施行的法門,那我就建議,在你都還沒有開始的時候,今天是你求智慧最好的階段。所以我建議你們現在去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大慈悲父、大智慧父,請賜我某某人跟你感應道交,開啟我的智慧,增長我的福報,讓我能早日與佛道相應,成就自己的道業」。你們現在就去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念佛求加持,求他給你智慧,今天的場合最感應道交,這是我的心得,我30年前就得到釋迦牟尼佛這樣的加持力。
○歸依的重要
你來求受歸依,參加歸依典禮,如果主其事者沒有給你(來歸依的人)一種很殊勝、很被尊重的感覺,那麼你未來學佛的過程中,你不會知道要自重,就是你要很重視你自己,因為你是未來佛,因為你受到十方三寶佛菩薩的加持,這個加持力你得到了,你會感同身受那個加持力的存在,然後,你得到你上師的祝福跟你上師給你殷切的教導,你會感覺到原來你是這麼重要的一尊未來佛,而歸依是你的開學典禮,你來拜師,拜釋迦牟尼佛為你的老師,拜所有十方三寶,每一尊佛都是你的老師,你好像到學校來開學上課,如果這個學校的校長、老師重視學生,學生感到這個校園就如同他的家一樣,他有歸屬感,他有被重視的感覺,那麼他就會好好的學習、好好的發揮自己。我因為體認到這一點,所以在觀世音菩薩的引導跟勸勉之下,幾十次的勸勉,要我出家;而我的導火線,就是看到歸依的時候,我曾經看到過法師完全不認識他的弟子,也不是親自給他取法名,我感覺到那種輕率,我很難過,我因為難過太多次了,所以很期待有很好的法師,重視每一個學生。我每次問觀世音菩薩:那裡有一個清淨的道場,有這樣清淨的重視眾生的法師,讓我去依止,我好想去依止那樣的法師。可是我懺公師父當時不讓女眾接近,又在蓮因寺那麼遠,所以我就去問觀世音菩薩,這樣的女眾法師在那裡?可以讓我去依止。觀世音菩薩每次回答我的都是一句話:「你自己不去出家,那裡會有。」。所以我後來想求人不如求己,這個太自私,自己不去做,一天到晚求別人,那就不如自己去做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那個人,所以就因為這樣出家了。
○取法名
因為常常兩代、三代的人一起來歸依,所以兒子、女兒就稱呼爸爸、媽媽為「師兄、師姐」,因為同一個排行法名,所以不得已我就在新加坡的時候寫了兩首詩,做為授在家居士三歸法名的傳承偈。第一首自民國93年開始,每年用一字,受 18歲以上成人。偈云:「正信清淨 持戒修行 定慧精進 因果莊嚴 如理思惟 證畢竟空 中道實相 一真法界」。第二首,授18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偈云:「能仁顯智 妙度群生 自性本無 唯識方有 印心菩提 志向高超 平等慈悲 廣續聖教」。(佛教的教主為「釋迦牟尼佛」。「釋迦」意譯為能仁,代表釋尊度化眾生之悲、智、願、行。「牟尼」意譯為寂默,表釋尊之心寂然不動、常寂常照,已達究竟圓滿的境界。不僅自心寂然不動,且具足大悲願行,自覺覺他,能仁寂默,故稱之為釋迦牟尼佛。)所以這二首詩,2004年開始用,可以用到我90歲。今年是『慧』字輩,慧是分辨的意思。兩隻眼睛中間一把掃把,在心地上掃乾淨,眼睛睜得大大的,智是不動的、慧是要分辨的。智慧跟真理結合在一起,智慧清明無所不至,但無所動;真如自性無不具足圓滿,雖俱足圓滿本自不動,但是可以隨順一切的環境、隨順一切的眾生,能生萬法。所以一真一切真,相信我們自己自性佛的力量,相信已經成就的佛菩薩他們的力量,把自己的力量,佛菩薩的力量,和現在周遭所有的力量結合在一起,團結就是力量,這個力量無堅不摧的。
○供花
今天從浴佛到三歸依,為什麼你們要拿一朵花到前面來放?一來為慶祝感恩釋迦牟尼佛降生,世尊在我們南閻浮提這個地方,已經示現成佛八千次。二來洗滌自己身心,眾生都有佛性,花表因地修行,花成就佛果,拿花供佛菩薩表我們因地菩薩修行,求佛加被,我願勤修戒定慧,成佛度眾生,這是法供養。釋迦牟尼佛來娑婆世界度化我們、教導我們,我們拿甚麼供養,都不如拿因地的修行到佛前來發願;我浴佛是洗滌身心污垢,拿一朵花代表每一個人成佛以前的修行,法供養。因地修行,果地成聖成佛。
○歸依的意義
「歸依」。『歸』,回來,回到自己心地;依,依著佛陀教化來開顯自己的自性。
「皈依」。『皈』,是反白,反黑向白,學習佛所說的一切善法,回歸自心下功夫;依是依靠,依靠佛的教導。
你要修正甚麼反過來成白,佛陀教我們很簡單,第一步驟「斷惡修善」。為斷惡修善,除妄證真,願意受戒。戒律分止持作持。「止持」,不該做的事不要做--止惡;「作持」,該做的要去做--行善。
○歸依三寶--佛、法、僧。
「佛」,覺悟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理體證悟圓滿,事項有緣眾生度盡。
「法」,是所有一切方法,無一法不是佛法,全天下所有的法都是佛法。所以所謂的佛法,是你能接受所有一切,你能見到人事物,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因為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本無自性。因緣法生、因緣法滅。因為妄想、分別、執著,具有空間的距離或時間的差別,所以我們看不出來這個世界本為一體。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看不破、想不開、放不下。
「僧」,指依佛為師願出離三界的出家眾,代表佛。
今天歸依佛門,歸依三寶,就是回來願意相信萬法唯心造,所有一切事情,都是從我們念頭生起,所產生的一切物質現象、磁場、跟一切的法。因此解鈴還須繫鈴人,要恢復清淨,還得回到心地上來下工夫。照著本來自己的習氣、生活模式,那永遠都是轉圈圈,在六道輪迴中,無限的轉不出來,好像一個人走迷宮,不知道怎樣離開。唯有那個走過迷宮,出離了,證得了的佛陀,他來領導,教導我們怎樣破迷開悟。我們只是假藉著佛陀的教導,做為要學習跟出離這些迷惑與煩惱的途徑。最終究竟,你是你自己的主人,是你自己要成佛,你會跟他一起平起平坐,他不做你的主人,他只做你的老師。那麼十方三寶這個僧團,穿著出家服的僧寶,跟佛桌上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都是我們學佛的伴侶,都是我們學佛的學長,都是佛陀的助教,也都是佛陀的學生,大家一起向佛學習,來隨喜釋迦牟尼佛完成來娑婆世界的五百大誓願力。
○我很多次的讀《大悲蓮華經》,這是民國七十九年二月,懺公師父在民生東路的菩提園,親手拿給我的,叫我學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大誓願,叫我讀悲華經,我每年讀一次,都痛哭流涕,很感受到佛陀跟菩薩他們的悲願。所以,當自己行菩薩道或學佛心力開始薄弱、障礙很多的時候,經書就會給我加強力量,佛菩薩的本誓願力就成為我源源不絕願力的泉源,踏著他們的腳步,跟著他們前進。
○「歸依」,是各位要成佛的開學典禮。我說成佛,因為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麼要立志成佛,因為那是恢復你自己的本來面目,你本來是有佛性的,你不好好的做你自己,多丟臉。
我們無始劫來,不知道怎麼做自己,把自己做得盡善盡美。我們很幸運,釋迦牟尼佛第八千次往返此間來度脫我們,他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跟他老人家一樣都成佛。
自己要發願,我願意成佛。要如何成佛呢?就好像我們要去教書,要先讀師範大學一樣,你要先學著做學生,然後學著做老師,然後被培養成功了,才能真正的去當老師,去幫助眾生。
所以我們今天來歸依,就是來當佛陀的學生,當到有一天你證得須陀洹果(初果阿羅漢),你的知見就建立起來了,你就不會有不正確的見解;當你見解正確,才能來弘法,這是佛陀的要求、《瑜伽師地論》的要求、是我師父的要求。
現在沒辦法,佛教幾度興衰,現在是佛入滅後,第五個五百年,在末法時代,剛開始第五個堅固期為「鬥諍堅固期」,眾說紛云,必須有人來總其成,把眾多的法門再聯結,佛法還會再興旺的。末法時期尚有九千年,別急,眾生發願的人如果多,願意學習正法、願意成佛的人如果多,眾志成城,大眾清淨的心力,就會使得正確的佛教思想得以廣宣流佈,就還會興盛起來。
【註:佛入滅後,第一個五百年為「解脫堅固期」,這個時期若按照佛陀揭示的方法去修,悟道解脫者很多。第二個五百年為「禪定堅固期」,入禪定者眾,但未必解脫。第三個五百年為「多聞堅固期」,此時期熱心聽聞佛法者眾多。第四個五百年,為「造寺堅固期」,於此期間熱心建立寺院者頗多。第五個五百年為「鬥諍堅固期」,此時期人們互相攻伐,以己說為優、他說為劣之鬥諍風氣盛行。】
○所謂菩提心,菩提(梵文:बोधि bodhi)、佛(梵文:बुद्ध IAST:Buddha)、佛陀耶Buddha Ya,耶,敬語尊敬的意思enlightment。啟蒙、教化、開明每個人,點燃自己內心的光明,那就是成佛,求取正覺成佛的心,就是菩提心。當你自己打開你自己的光明藏,你自己對這個世界,包括對自己、對別人、對自然環境、對物質環境,乃至於對所發生一切動態的事情,你都能夠通達,了了分明,不生煩惱,能接受、包容所有的一切,然後用智慧跟慈悲來解決一切的事情,這就是我們來歸依要學習的內容。
○你來歸依幹甚麼?你不是來拜神的,是來學著怎麼做一個完美的自己、完美的佛陀。世尊留下所有的教法,我們現在是開學典禮,來到他的學校,來到覺悟之門,就叫佛門。佛陀的僧團教導你,怎麼樣開發你自己本來就豐富具足的整個智慧,你在開啟的過程中,你得要有福報,福報那裡來?中國人怎麼寫『福』,左邊「示」右邊「一口田」。示,拿出來給別人用,這口田要展示於人,要跟人家分享,你就有福了。沒東西怎麼給人?有東西才可以給人,有東西不能給人,跟沒有東西是一樣的。所以不但擁有,還能把這擁有跟別人分享,裡面沒有給自己保留,結果自己是最富有的人,因為你甚麼都不需要了,你自我豐足了。
你們知道嗎,我每次跟你們結緣的東西,到最後連我的都給出去,從來就沒有留下任何給我自己。每一次都保留一個給我,每一次都連那個都被要走,可是就源源不斷,再去請、再加持、再給大眾,結果就跟全世界結了很多緣分。所以因緣和合,眾緣和合而生叫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眾生不是只有人,不是只有有情,是包括所有眾緣和合而生起的任何的現象、任何的事情,都叫眾生。
○那麼各位,今天要歸依,就要懂得你今天是一個開始,這個開始,就是為了要讓你能夠跟著佛陀學習,使你自己怎麼成佛,而在成佛的過程中,除了了解我們的性是有佛性,體性都是很清白、很清淨、很具足,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還要了解,別的眾生也跟我們一樣,清淨無雜染,所以才會真正懂得甚麼叫做平等尊重的慈悲,知道這樣子,所以在未來,盡未來際未成佛以前,第一個步驟是要「發菩提心」,相信自己有佛性,相信有方法可以使自己淨化,去除這些染垢,未來佛就是這樣的意思,這是表法,要了解這樣的意義。
所以你每一個念頭、你每一個行為、你每一句話,都會產生力量,而這個力量能淨化自己,跟幫助別人淨化,淨化你自己周圍的環境,使你的磁場愈來愈清淨。我在世界各地感化了很多其他宗教的人,包括牧師、包括神父、包括修女,你知道我2011年到新加坡去,去參加一個佛寺的開光,那新加坡因為在淨空老法師1995年以後的努力之下,在新加坡是九個宗教大家組成一個聯誼會「宗教聯誼會」,非常友善的相處。所以這個佛寺請我去當導師,開光的時候,九個宗教的領導者都來了。開光典禮以後,我們一起吃飯,天主教的修女就坐在我的旁邊吃飯,她給了我一個請求,讓我很感動、也很佩服,她跟我講,尊貴的普度法師,我可不可以要求你用英文給我講解藥師經,她要學習藥師經。她說我非常的好奇The Buddha of healing(使人健康的佛、給人福報的佛)。
所以我後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兩度到新加坡去主持藥師法會,每一次都主持一個月的藥師法會,去講藥師經,留下帶子。這就是整個一切眾生,無不是佛,沒有宗教的差別。我到美國,有很多的基督教徒,他們來供養我,一樣跪著,我都告訴他們,願我們信仰的佛跟菩薩,和你信仰的上帝,都給予你祝福。她求生上帝的色界天,大梵天王的領域,那要初禪的功夫,那上帝領著他們跟佛學習,那有甚麼不好,所以你要用很寬廣的心來包容所有一切的眾生。
在加拿大跟美國,我到教堂去講佛經,他們請我去講佛經,我都是去說甚麼呢?為什麼開始會有這種緣分?因為我去參觀天主教教堂的時候,看到他們牆上寫著,譬如說馬太福音寫了一句話,我會告訴跟我同行的人講,那一句話,在佛經的那一份經典裡面,原始是怎麼說的。聖經的那一句話在佛經裡面都有。結果,這驚動了天主教的神父,所以等我參觀完畢要走的時候,這在加拿大蒙特婁,神父問我,聽妳這樣講,妳對聖經也很熟悉,妳對佛經也很熟悉,我很希望多聽一點我們聖經那些話,跟你們佛經是可以比對出來的(Be matched)。妳願不願意甚麼時候有空來給我們上課,我跟他講我覺得很榮幸被邀請,我很願意跟你介紹,我們佛經跟你們聖經中間,有那些相同,有那些不同的地方。從此就開啟了我在加拿大、在美國,跟天主教、跟基督教的交流。但我都是去介紹為什麼我學佛,而不是去學基督。基督跟上帝是我的好朋友,我們大家都要成佛。上帝也可以成佛,大梵天王也可以成佛,魔王也可以成佛,撒旦也可以成佛。這下他很震驚,撒旦不是很壞,要打死他嗎?不,佛經沒有打死人的,佛經也沒有驅逐人的,佛經只有攝受。所以各位今天來三歸依,你就知道佛陀攝受你,你願意被祂攝受,你做佛陀的學生,是因為你有一天要做佛陀,你不是永遠做學生,你如果跑的比我快,也請你幫助我、攝受我;我若是跑的比你快,我就幫助你,然後大家都去成佛。
○成佛的境界,簡單的講,就是智慧、福德最圓滿,兩個都具足,願意幫助一切跟他有緣的眾生那就是佛啊!而在這個過程中就做菩薩,即菩提薩埵(巴利文: बोधिसत्त bodhisatta;梵文::बोधिसत्त्व bodhisattva)之略稱。自己覺悟了道理,學有所成(部分成就),可是仍就是九方法界的眾生,還沒成佛,但是有成就,足以當佛陀助教的,一起來幫助其他有緣的眾生,但是我們基礎一定要建立在尊重自己,就要尊重別人,因為一切眾生都跟我們有緣份,大家都跟我們一樣平等。
○所以,以這樣的志向,歸依了佛、歸依了能成佛的方法、歸依了僧。僧是甚麼?「和合」。中國人多了不起,『僧』,一個「人」字旁,一個曾經的「曾」,有人有經驗、他鍛鍊過的、他有心得的、他有修行的,這就是佛陀的僧團。那甚麼叫「修行」?他內心跟外在是和合的,不會自己自相矛盾的,我們常罵人家,人前一個樣、人後一個樣;嘴裡說的一回事、背地裡做的一回事。僧團就不會這樣。真有修行的人,內外一致、身口如一,淨化很清淨的內心,莊嚴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顯現在外的是誠懇,內心是真心實意,所以發自真心的、很誠懇的、內外如一的,這叫做「和合」。
因為這樣,所以他內心是平靜的、寂靜的,以很平和的心態,就能很平和的跟人家相處,和諧的社會就能建立。所以說內心寂靜,外在就能跟人家和諧,就能和平,就能和合一切,所以出家眾的僧團叫「和合僧」,和平而又能合作修六和敬。「六和敬」就是身口意三業都能和,知見、見解都是跟著佛覺悟的見解,沒有個人的意見,每一件事情去做,都是要照著戒定慧去做。
「戒律」,止惡行善的標準,也就是照著佛所規定的戒律這樣來做。最重要的利益要能分享,所以我每次出來弘法,我很少在三天之內去摸那個錢,我很討厭把弘法跟金錢連在一起。到甚麼時候呢?像去請佛牌,就拿在這裡共修,大家給我的供養金去請,請來再回到這裡來分享,我到台南去,台南給我的錢就拿到台南的養老院去,就在那兒把他花掉。就是這樣,這邊來那邊去,十方來十方去。自己就維持清淨,能夠用就好,也從來沒缺過,也不會富有過,所以沒有罣礙。那這樣子幹甚麼呢?各位你們來歸依佛門,就要懂得這個清淨之道,就是不要擁有,不要累積,不空也不有,不會沒有,也沒有所謂有。
所有一切都是給我們用的。「體相用」懂得用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不懂得用的人,就是最貧窮的人;擁有而不會用,跟沒有擁有是一樣的。我從幾十年前都一直這樣做,從小到大都一直這樣做。所以今天你們歸依三寶,要把自己成為寶,像重視你自己的自性,很清淨、很富有,你無所求於這個世界,你就會自我豐富;你要是老覺得不夠,你要去跟人家爭、跟人家搶,那你就是一個有短缺的人。所以今天你們來歸依三寶,受歸依的儀軌很簡單,15分鐘就念完,可是如果只是做儀軌,我就辜負了你們,也辜負了出家的我。
今天你踏入佛門,你在領這一本歸依證之前,我必須協助你認清楚自己的佛性,知道自己有本錢,能開發自己的佛性,而這樣的決心就叫發菩提心。發了這樣的決心以後,那麼學習的內容,廣說就是戒定慧,細說就是從三十七道品衍生成八萬四千,無量無邊的佛經上所說的各種法門。可是法門雖然很多,義理卻是同一個滋味,佛法浩瀚如大洋,海水卻只有一味--鹹的。
佛法不外告訴你,放下你的執著心、分別心、妄想心、煩惱,把所有一切事情都看清楚,無非是眾緣和合、唯識所變,來自於你自己的內心啊!那麼如果把你的心打開來,跟整個宇宙通達,一切萬事萬物、一切的眾生,跟我都一樣,自性清淨。那麼如果都自性清淨、同一體性,那麼別人跟我、我跟別人,都一樣的平等、都一樣的清淨,所以就沒有甚麼好分別的、沒甚麼好計較的。你就都能心平氣和的接受這樣子,你的心清淨、你的佛土就清淨,你的周圍環境、你的磁場就清淨。
我在最近這幾年以來,深深的領受到,就是過去生我大概做過很不好的人,我今生來還債,所以早年有很多的障礙,有很多陷害我的人,很多讓我吃虧的事。但是呢,就在27年前,我到泰國玉佛寺發了一個願,願我此生修圓滿忍辱度,這下不得了,回到台灣,這叫眾叛親離,那真是匪夷所思。就是沒來由的被陷害,然後腦海中就是出現一尊玉佛,你要修成圓滿的忍辱度。可是經過了20年,在現在說起來七、八年前之後,很多事都不可思議,那些當年陷害我的人,一個個自己回來跟我道歉,自己來跟我講當時的情況,我都無所求,所有來跟我道歉的人,我都跟他們說沒事,妳對我很好,我從你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我很謝謝你的護持,就愈來愈不可思議。即使最近有很多次的機會去新加坡,以前不信佛的政府官員,最近就來出面,天天接待我,自己親自給我開車,然後告訴我一些事,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在默默的修行過程中,自有因果。送你們一句話:「人在做,不是只有天在看,別人都在看。」也就是你今天做事,不管你做甚麼事,天就是自然因果;天的意思,是天然自然的因果,你不是只有你在做天在看,照著因果律,你也會觸動周圍的別人的看法。
最近就有一個官員跟我說,經過長時間十年以上對我的觀察,他說他本來沒有宗教觀念,但是現在他很願意叫我師父,說他學到很多東西,十年來看到很多事情的發生,他跟我講四個字-「口服心服」。我那時候覺得很慶幸,人家看了我十年以上,我幸虧有好好的做人做事,要不然我不是害了別人嗎?我今天要是做的不夠好,對方看了覺得「那沒有甚麼好學佛的」,你看那「出家人」還不是一樣,就只有這樣而已。那你不是害了所有眾生的菩提心嗎?所以尤其是我們出家眾,要謹言慎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