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解行證(二) 1991.01.12講解
文章建立於 2014/09/20
信解行證(二)
1991.01.12郭文秀居士講解於台北中華電信學佛會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正說:『信解行證』第二個字
解:
講到第二個字『解』,就是要“瞭解”。這個佛法的內容是什麼?佛的境界是什麼?要學佛的人應該做什麼?一般而言,你“瞭解”了這個佛法,本身算是一個“理體”;那我們自己的“行持”,就算是“事相”,也就是“功用”。所以在佛法、在學佛的人,他的行持上面,應該同時並進的是,一方面佛法的道理很瞭解,一方面是依著所能了解的,能去實行,去試試看,印證、印證確實是不是如此。那麼一邊瞭解,一邊實行,這樣叫做『解行並進』。
所以解跟行,通常在書裡說,已經有正信,相信這種三世因果觀念,六道輪迴觀念,相信性空緣起、因緣果報成就了十方法界。相信這個道理以後,就開始要去瞭解這些道理的內容,以至於如何超越這個六道輪迴,進入佛的境界。那麼這種種的理體,以至於事相該如何實行,都是屬於『解門』。所以所有的解門,並不是只有瞭解抽象的道理,也包括事相應該如何去實行,兩者都屬於解門應該瞭解的內容。而身體力行,真正去做,這個“做”本身才叫做『行門』。
所以解門上面,我們就分成四項來說,經、律、論、傳,首先就是要讀經、誦經;要去讀、要去誦。那麼讀跟誦,有什麼不同?“讀”,只是你去了解經義,你可以隨處去讀,你可以坐在你的書桌前讀,你可以坐在車上讀,你在辦公室也可以讀;可以翻閱註解本,可以寫筆記,運心思惟其中含義,如同做學問一般研習。
“誦”就不一樣,古代時“誦”是指背誦。現在人誦經則不一定會背誦,而是“誦”的時候是很正式的,不但要大聲唸出來,還要請世尊祂老人家,請諸佛、菩薩來住在你心中,為你開演無上甚深微妙法。同時呢,你誦給誰聽?誦,就不是只有誦給自己聽哦!連他方法界的眾生都一起來聽,展現的是:重現世尊當年說法之局面。我們現在因為是肉體凡夫,眼睛是肉眼,沒有天眼通,沒有六神通,我們就看不到他方法界的,可是實際上他方法界是不是存在?不能說沒看到,就表示不存在。那沒有去過美國,是不是美國不存在?沒有去過歐洲,歐洲也不存在?不成立。對不對?眾答:「對」。所以有證得的人,就曾經寫過記錄來給我們參考。
有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非人等,有這麼多他方法界的眾生來聽你誦經,如同世尊親臨現身說法。所以誦經就是正式的,把他唸出聲,除了給自己聽,也給他方法界聽。那麼這個功德跟只有自己去瞭解,不一樣。
以解門來說,我們要優先讀那些佛經呢? 懺公師父開了一個書單,在“經”的方面,初機學佛的人,先從佛遺教三經,包括:《八大人覺經》、《四十二章經》、和《佛說遺教經》來入手;第二、讀《心經》;第三、讀《金剛經》;第四、讀《地藏經》;第五、讀《維摩詰經》;第六、讀《圓覺經》;第七、讀《楞嚴經》;第八、讀淨土五經,包括《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另外再加上《華嚴經》裡面的〈普賢行願品〉、《楞嚴經》裡面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第九、《華嚴經》的〈淨行品〉;第十、《法華經》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十一、《楞嚴經》裡〈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第十二、《阿含經》;第十三、《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那麼這個是指經。
那麼“律”方面來講,我們可以參考的是《五戒相經》(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第二、《五戒表解》;第三、《優婆塞戒經》;第四、《優婆塞菩薩戒本》;第五、《在家律要廣集》;第六、《南山律在家備覽》;第七、《戒律學綱要》;第八、《律學》;第九、《梵網經菩薩戒彙解》;第十、《梵網經菩薩戒本》的“疏”;這個疏就是講解,解釋的意思。
那麼,經、律之外,還有“論”;所謂的論,有的時候是佛和菩薩之間,依照這個經說法,大家不懂,他們在討論、問答;那麼討論、問答就叫做論。那後來有很多祖師大德或是菩薩們,為了讓初機學佛的人,更了解釋迦牟尼佛的本意,所以就依據經典,做了很多論出來;那麼這裡面的論,常常會講得比較細微。“經”通常都是講心法比較多,“論”就會追根究底講到我們的意識,講到我們這個心裡頭最終的起觀;這個空觀的部分,論著就比較精微。
那麼大家能夠讀,能夠參考的論,比較重要的有:《百法明門論》(法相宗),這個是講一百種的名相,做解釋,尤其是對於唯識論方面的名相,講了很多;那麼大家在未來要讀經、讀論,讀佛學的書的時候,如果能夠先了解《百法明門論》所講的名相的意義,就比較容易下手。第二是《唯識三十頌》,如果要研究唯識宗的人,就要先讀這個。第三《大乘起信論》、另外、《往生論》、《大智度論》、《八識規矩頌》、《中論》、還有《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註:《廣論》重理體,《略論》重實修】
那麼在註疏方面,就是對於經書來註解的書,有《佛遺教三經解》、《阿彌陀經》的三種註解,就是《彌陀要解》、《彌陀疏鈔》、和《彌陀圓中鈔》;另外《心經》有六家的註解,都註解得很好,有一本書他集合了六種比較殊勝的註解在一起,就叫做《心經六家註》;另外還有《二課合解》、還有《彌陀經》和《地藏經》,《朝暮課誦本》的白話解釋。如果讀經能夠在這裡面,去選擇和自己相應相生的去下手,那麼可以容易瞭解整個佛法的大要。另外,在解門上面要研究,最好是能夠長時間一門專入,但我們還是可以涉獵旁通,先大致了解佛法有那些宗。
目前來說大家知道。佛法分為禪宗、淨土宗、密宗、律宗、還有一個“教”宗。這個“教”,依不同的經論及思想體系有很多學派;而目前仍然興盛的是“天臺四教”,講四教儀四教義。觀世音菩薩法門是跨越禪宗、淨土宗、天臺教宗、其至有一些涉獵到密宗,因為用了一些手印及有很多密咒。所以我有的時候讀經,讀到後來,就感覺得到眾生確實是有嚴重的分別心,連在研究佛法,都得把他分宗派。可是實際上,佛根本沒有分宗派。因為當你學佛,假設從淨土宗下手,你念佛,念、念、念,念到你一心不亂的時候,你禪意就很深了,你是禪宗?還是淨土宗?當你那一聲阿彌陀佛,念得是清淨無瑕,這一念從晚上九點鐘,坐上床舖開始念佛,你覺得一眨眼功夫而已,怎麼雞在叫了,那時候請問你是淨土宗?還是禪宗?還是密宗?我告訴你,什麼宗都不是,你是一佛乘法,那裡有分宗派。
所以我們在解門講這些“宗”,要有一個認識,這些都是祖師大德,為了方便我們大家入於浩瀚的佛海之中,所起的方便法。我們不要講他方法界眾生,講人就好了,現在有幾十億的人在這個地球上面;我們不要講娑婆世界,還有天界那些,只講我們現在的人類;這麼多的人,每一個人的智商,我們講根器就是智商,高低不同、興趣不同、性向不同。那麼我願意接受的,你不見得願意接受;他願意接受的,我不見得願意接受;所以只好起種種的方便,只要你學得歡喜,就好了。
例如父母,尤其是母親為小孩子做菜,都有很多煩惱。在座有很多都是為人母親的,你就會發現,你的孩子這個菜不吃,那個菜不吃,對不對?眾答:「對」。好,例如:你的孩子不吃菠菜,菠菜澀澀的,做媽媽的想盡辦法,把那個菠菜變化,做料理,好讓他吃得下去,對不對?眾答:「對」。每一個媽媽都是這樣子,包括我在內,我也是為人母。這孩子不肯吃飯,想辦法怎麼樣?那菜盤子不用普通的盤子,弄個有小叮噹的圖像在上面;飯不肯吃,就做成飯糰;飯糰還不算,我知道你喜歡小白兔,飯糰就用模型,弄成小白兔的樣子,你吃不吃?吃了!只要達到你吃下去,有營養,就是我的目的。至於我這個飯菜,是用煎的、炒的、煮的、蒸的,都是種種的善巧方便,目的是什麼?做媽媽的希望孩子吃下這些食物,得營養。
那麼佛陀及祖師大德們也一樣,猶如母親般,因為顧慮眾生不領會佛法,好吧!你要什麼?我就給什麼。你喜歡念佛,就讓你念佛;你喜歡參禪,就讓你參禪;你喜歡結手印、念密咒,也給你弄個密咒。吔!只要你的心自淨其意。有沒有看到『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前半段是要去除我們的眾生相,後半段是要成佛的,只要達到那個目的,他設種種的料理給我們,那就是佛海浩瀚的法門由來。
所以有人問我說:「哎呀!郭老師,你叫我們念啊!學啊!哇!那三藏十二部經那麼多,我怎麼可能念得完?」,我告訴你,人家六祖惠能,只有一句話就開悟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出家去了!人家他大字都不認識一個,他沒有讀過經,他都請人家念經給他聽;結果呢,只有他說出來的,被記錄下來的東西,叫做《六祖壇經》;可以和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媲美,其他祖師大德的著作都叫“論”,他講的叫“經”。所以不要妄自菲薄;讀過書的人,也沒什麼好貢高我慢。這個悟性跟我們的學問、學歷了無關係,完全沒有關係的。佛法雖然浩瀚,是因為有這麼多不同的眾生要使用,所以只好備在那兒;準備在那兒,沒有叫你全部拿,佛就是這樣講。
有一位法師譬喻說:「佛法就好比是一鍋湯,你要整鍋都喝下去才知道味道呢?還是只喝一口就知道味道。」;喝一口,就知道。對不對?眾答:「對」。一樣嘛!你從淨土宗也可以,你從禪宗也可以,你從天臺宗也可以,你從華嚴宗也可以,你從密宗也可以。我不排斥任何宗派,在我心目中,法法皆平等。
等一下我們講佛的境界的時候,絕對就是講“平等”這兩個字,沒有任何的排斥。所以我連天主教、基督教,都跟他們交朋友,講到後來他們都承認:天主教、基督教的教義,都在佛教裡面,只是佛教比他們更廣大、更包容。假設是個同心圓,佛教是個大圓圈,那麼其他教派,就是大圓圈裡面的某一個部分。所以我有很多別的宗教的朋友,有一貫道的朋友,常常來跟我要經書,我都送給他們,了無分別相。只要他能懂這個真理,現在事相上是什麼教,跟我不相干,有一天他也能得成佛果的。
什麼叫佛教?不是一般宗教。教的意思是我們還沒成佛,祂在教我們,對不對?你成佛,就變成佛了,就沒有『教』這個字了,對不對?『教』是給還沒成佛的眾生用的,是一個過程。所以了無分別相,才叫做佛教;有分別相,就不是佛教。
那麼假設我們能了解這些,在解門上面,除了讀這些經以外, 懺公師父建議大家背:《八大人覺經》很短,還有《心經》,只有兩百六十個字;《佛說阿彌陀經》和《四十二章經》裡頭,自己可以選幾個篇章去背;那麼《楞嚴經・耳根圓通章》也很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很短,或者是一些祖師的重要語錄,能背,就背下來。
那麼誦經方面,對大家比較有利益的,是指《普門品》、《金剛經》、《普賢行願品》、《地藏經》、《佛說阿彌陀經》、《心經》,為什麼這幾個經適合每天誦?是以我自己這二十幾年來,跟一些道場的出家師們印證,以及自己的經驗累積,很深切的感覺到有幾種因由,才要誦這幾本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依法出生分第八>云:「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一個原因,釋迦牟尼佛講《金剛經》是佛經之父,一切的經典出自《金剛經》。那麼《金剛經》就是開解所有解脫道的根本,如果誦《金剛經》,不管是我們自己本人,或者是聽到的眾生,不管你看得到、看不到的,他都比較容易了知到這個解脫的方法跟境界。因此,他就不再痛苦,不再執著。所以《金剛經》不但破我執,也破法執, 能夠不但破了我執、法執,還破自性。告訴你,連自性都不執著。 因為他解空第一,所以念《金剛經》是最根本的方法。
第二個原因,例如說:我們講《普門品》跟《地藏經》 ;《普門品》是指觀世音菩薩成就果德之後,乘著願力,以十四種施無畏、三十二應身,願意來救拔眾生。於《法華經》中,釋迦牟尼佛就接受無盡意菩薩的要求,來開示觀世音菩薩祂怎麼樣普門示現神通。所以《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云:『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個意思就不只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神通,祂還要求大家示現神通,有沒有?『若有眾生』嘛!得示現什麼樣的神通?自己了悟,得到解脫,又去幫助別人離苦得樂,就叫神通。那每一個人都有神通,不是嗎?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作過這一類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是在施展神通,因為他本人辦不到,你救拔他出離苦痛,你辦到,你是不是神通?眾答:「是」。對了,這就是小小的證悟。
那麼因為祂有這樣的願力,有那樣的果德;所以我們呢,依附祂,當我們自力不能解脫的時候,只好仰賴佛菩薩的力量。所以自力不可思議,是禪宗比較重視的。淨土宗就比較重視佛力、菩薩力的不可思議,也就是所謂的“他力不可思議”。
那麼密宗重視什麼?是“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所以密宗結了手印、持咒,持的是什麼?是我跟佛之間打通了一條道路,成為一種“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個感應道交只有我知、佛知,你們不知,就叫“密”。就是等於兩個點,連成一條線。兩個點中間,可以有幾條線?一條線,對不對?眾答:「對」。所以密宗常常就是一個眾生,跟另外一個已成聖道的佛或菩薩,連成一條線。這個線,假借著他們“密”的方法。那既然是密的方法,我們就無可說,沒辦法說。所以等一下講到佛的境界,我們就會講,為什麼是無可說。
那麼《地藏經》也是因為地藏菩薩願力殊勝 ,祂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祂這麼偉大,我們眾生如果度不盡,地藏菩薩就永遠不要成佛。祂久遠劫以前,已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但是證而不取。就是已經證得那個果位,祂不取那個果位,不住在那個果位,倒駕慈航還是做菩薩,這樣能不能了解?這理體上面、抽象上面祂是證得,可是祂不跨進去,不取那個果位,不住在那個湼槃,祂是倒駕慈航。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云:『善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下》云:『迦葉。汝謂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豈異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師利法王子是。』
那觀世音菩薩是已經成了正法明如來以後,為憐憫娑婆世界眾生。而在過去劫的時候,燃燈佛為釋迦牟尼佛當時授記,說你當來下生到娑婆世界去,示現成就你的佛果,做釋迦牟尼佛。因為從前釋迦牟尼佛當菩薩的時候,是正法明如來的學生。那麼,老師就為了幫助學生;好,你去成佛的時候,我就下來幫助你。怎樣幫助?為了成就這個學生成佛,做老師的示現當學生。佛就依怙著老師們的護持顯示出祂的威德,眾生有榜樣可傚仿就容易上軌道。所謂:“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是不是因為祂們有分別心才這樣?不是。是因為眾生有嚴重的分別心,完全是以相取相,重視外相而不明義理。
眾生有分別心和重視分別相,佛為了要隨順我們這些眾生相,來教化我們,所以才會當時只有釋迦牟尼佛祂來做教主,作為導師,而不同時來幾個分科的導師。“一佛一教土千佛來護持”,一個團體只能有一個最大的領導者。這樣大家懂嗎?不是因為佛祂們有分別見,說你做佛,我這佛就不來隨喜幫助,我們不能同時來,沒有。但是祂們因為知道眾生分別心重;有句成語『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聽者有分別心容易起煩惱,造成多頭馬車、各擁其主,這不是祂們的本懷。
就為了讓眾生沒有煩惱起見,所以有很多的如來,例如說,現在要講文殊師利菩薩,久遠劫以前祂已經成佛了。祂是龍種上佛(龍種上佛或龍種上智尊王佛皆為文殊師利菩薩之佛名)。像普賢菩薩,也是已成佛的,等一下你們就會念普賢如來。然後,像觀世音菩薩,就是正法明如來。這幾尊大菩薩,事實上都是佛,為了幫助釋迦牟尼佛,就示現菩薩身,來協助祂,教化所有眾生。
所以我們就知道菩薩都是不捨離眾生,為了要教導眾生,祂有時候就寧願化做眾生相,隱藏在眾生界之中,跟眾生一起學習。一起學習的時候,祂就會學的比較好,然後祂就來示範怎麼樣做個好學生、如何聽話實行佛的教導、如何進步乃至證果。 所以有很多的菩薩就這樣做,因此我們就也有很多凡夫菩薩,大家也學著這麼做;因為菩薩摩訶薩是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在那修行,我們現在也都在凡夫地學習菩薩行。所以不管是凡夫菩薩、聖賢菩薩、或是摩訶薩,都一樣,都叫做菩薩,只是果位高低層次有差別而已。
有很多法師,他們稱我郭菩薩;我稱我媽媽“老菩薩”。為什麼?因為我們受過菩薩戒。受過菩薩戒的人,你都可以稱他為菩薩 ;所以你們剛剛有沒有聽到,我稱“各位菩薩”,對不對?眾答:「對」。因為只要你不再為自己,更重要的是你能為別人,不但自利,你能以利他重於自利的話,都有資格稱為菩薩。
假設比較自私自利,只為自己,自掃門前雪的,那就是修阿羅漢道的二乘人,叫做小乘。我們用個“小”字,有點鄙夷的意思,對不對?佛就是不贊成只做二乘人,釋迦牟尼佛常常呵斥小乘人,祂教他們和大家要學會自修以後,發大乘心學大乘佛法。
所以我們在解門上面,就由經、律、論來著手 。那麼另外有一些祖師爺的語錄或者是法彙、史傳、表解,這些大家可以在佛教書局裡面去找一找,可以找到。有一些重要的祖師的回憶錄,我自己讀過影塵回憶錄、一夢漫言、弘一大師傳、慈舟大師法集,就是開示錄;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這幾本都非常非常的好。 懺公師父還介紹幾個,我沒有讀過的,例如明末的四大師:紫柏大師、憨山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他們的大師集;以及徹悟(夢東)大師語錄、竹窗隨筆、寒笳集、晨鐘集、靈峰宗論、禪林寶訓這幾本書, 懺公師父都推薦,應該讀。
另外有幾個大師的全集 ,像虛雲老和尚的法彙,末學現在正在看,很精采,他活到一百二十歲,中間很多故事很值得參考。那倓虛大師法彙,還有圓瑛大師全集、諦閑大師全集、了然法師法彙、顯明大師全集,這些都是可以好好的讀。
另外呢,像史傳 裡面有高僧傳選要、或者是印光大師永思集、佛傳、倓虛大師示寂記、弘一大師永懷錄,這些都是很好的史傳。尤其是高僧傳,這裡有很多是禪門裡面,禪師們印證所得、開悟的經過。那麼開悟這種事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辦法學。
有一次星雲法師就講過,他說:「禪,也是學不來的。悟,也是學不來的。」他說:「唯人自知。我怎麼樣形容,你沒有喝一口,都沒有用。 」我跟你講這個糖,好甜喔!怎麼甜法,你沒吃過糖,你就不知道那個是什麼滋味。除非你吃過糖,那我一講糖,你糖味就上來了。對不對?眾答:「是」。你沒吃過糖,我跟你講怎麼甜,怎麼樣的味道,舌根怎麼樣的感受,你還是感受不來。所以這個開悟跟禪,實在是沒有辦法說以心傳心,就可以傳得到。傳了這個“法”,就好像說,指示你那條道路可以怎麼走,真正去走是自己,走的時候,看到的路上風光,個個不同。
我們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例如說,短短一段路,來了五個人,一起走一條很普通的馬路,你就讓他這樣走過去,不要先講,等走到盡頭的時候,你就問:「剛才在路上所見是什麼?」我告訴你,五個人講出來都不一樣,相信不相信?有的人專門注意到招牌寫的是什麼!開了那些商店。有的人就說路上有那些行人,穿了什麼樣的衣服,有那些是男眾,那些是女眾。有的人他專門注意那邊有花、有草,因為他喜歡自然界。有的人專門注意路面高高低低。所以五個人去走,五個講法。小朋友同意不同意?眾答:「同意」。你們哪天就先不要講,大家也不要約,就這樣突然間的,你們從台北電信學佛社走出去,不要說話,等一下到了計程車那邊,主其事者問說:「剛剛從那兒走過來,看到了什麼?」。我告訴你,如果去三十個人,三十個人看的都不一樣。那證悟的境界也是各不相同,可是各不相同,有沒有妨礙?也互不妨礙。
你們不是要講『證』嗎?其實我現在,已經在慢慢融入講『證』。事實上路上風光,你一路走過來,各不相同,互相也不妨礙,也都互相包容。可是大家有沒有感覺到?你沒什麼感覺到。有,也一樣;沒有,也是一樣。你就這樣走過去,他們跟你看似相干,實不相干;說不相干,卻又相干;對不對?你沒有那條馬路,你還走不到。走過去,你有沒有感覺到馬路的存在?請問你們在走馬路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這是柏油路,是過去有人舖的,我心存感激走在上面,有沒有想到這些事?才不會呢;想到的人是神經病,對不對?眾答:「對」。對啊!你走在馬路上,哪想那麼多。哎啊!這條馬路民國幾年建的,它有多少寬?上頭是粗的石頭?還細的石頭?你不會去想那些,對不對?眾答:「對」。才不會。你就這麼走過去了,就是這樣 。要到過了某個階段,自己超越了過去的水平,視野增廣了,用心微細了,體會就深了! 說到這兒,我們要講個故事,從前有位洞山禪師(洞山良价悟本禪師),其師雲巖禪師(雲巖曇晟禪師)。洞山禪師開悟了,要下山去。他就問師父,我要下山去了,那麼講法時,若有人問“吾之禪風”,如何答?。他師父回答四個字『就是這樣』。他就參不透,就是這樣。什麼是這樣?那樣是這樣?就一路走,這樣?那樣?就是這樣;這個這樣是什麼?走啊走,來到一個水邊,口渴了,他想喝水,這麼一低頭看到自己。喔!對了,就是這個,就是自己嘛!所以他就寫了一首詩,我把它抄來給大家聽聽。他說:「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原文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47/1986b001.htm)
『臨行又問。百年後。忽有人問還邈得師真否。如何祇對。雲巖良久云。祇這是(註:就是這樣)。師沈吟。雲巖云。价闍黎。承當箇事。大須審細。師猶涉疑。後因過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云。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這首詩很好,那意思說什麼?什麼禪?什麼佛?我告訴你,你不用從外去求啊!從你自己裡面去求,所有外面的這些都是怎麼樣?“引導”! 就好像你人在寶山中,不知道你自己就是一個寶礦山,你不曉得怎麼去開你這個礦,你要採礦,採不到。那現在已經有採礦經驗的人,告訴你,你自己就是一座寶山,教你怎麼樣採礦。只是這個礦是在你自己裡面,這礦不在外面,不用到外面去求。那他就教你採礦的方法,要不要開採是你的權利,因為礦是你自己的。你要讓他一直蘊藏在裡面不開採,永世留在那兒,等彌勒菩薩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再來的時候,你還不開礦,也是你的權利,誰也沒有辦法說強迫你。可是你如果急著要開採,見見自己那個寶貝本來面目,也可以就地現在就開始,立地就成佛了。
◎『信解行證』是一體的,非次第觀,是圓成實,當下就是。
所以這個解門從這邊下去,那麼行門呢?我們等一下再說,先講『解』,你看,我們講『證』的時候,事實上是解門。你們現在各位,想想我講的話,我們現在講『信解行證』,我說:「在講『證』的時候,我要講這本經」,那麼我的講經本身,是不是解門?眾答:「是」。對呀!所以事實上,你們有沒有在聽?「有」。我有沒有在講?「有」。是不是叫實行?「是」。是啊!所以『信解行證』是一體的。很多人以為是次第觀,次第觀是眾生見,眾生有分別心,常常有什麼時間先後次序,有空間上下四維。我告訴你,在佛的境界裡面,就沒有這些分別相。一切都是圓、實、成;圓圈的圓、實在的實、成功的成;這圓、實、成。在佛的境界裡面,沒有這些分別相。
所以有的人講,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你練習、成就了止觀以後,你就知道戒定慧是一體,迸的就出來了,你能持戒,就有定力;有定力,就有智慧。沒有智慧,怎麼會有定力?沒有定力,怎麼持得了戒?所以事實上戒定慧三個迸的就一起出來了;信解行證也一樣,當下就是。 所以講的時候,因為我們是眾生,必需假借言語;這個言語文字相,本身就是有斷滅,有個盡頭,講不出去了。講到那裡,就是表達不出來了。有限量,就是limit,限制的限。有這個限量在那兒,所以我們才會寫文字,寫成『信解行證』。
其實『信解行證』,說是次第觀,是因為眾生相。如果你入佛知見的時候,既然信,你就會去解,你為什麼會去信?你有了解,才會信,對不對?「對」。你都不知道他是什麼東西,你怎麼會信得起來。那你想一想,我說先信才解,不對勁,對不對?一般來說,我問你:「你都不知道他是什麼,你會不會信?」,眾答:「不會」。你一定知道他是什麼,那麼知道本身就是『解』。那你去『信』,本身這個信,這個“意念起的時候”,就已經『行』了。
那這個“行”的時候,是因為你『證』,你曉得,所以你才要去信。 所以『信解行證』這個次第觀,本身就是眾生相。『信解行證』是一體的,雖然因為我們仍舊在凡夫地,是眾生相。所以我們學的過程,看起來有『信解行證』這樣的次第了解。其實講『信』的時候,就包容了『解行證』;講『解』的時候,也包容了『信行證』;講『行』的時候包含了『信解證』;講『證』的時候,就包括了『信解行』。這樣同修們是不是能夠了解?眾答:「是」。(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