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24 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摘錄筆記

文章建立於 2014/03/26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度法師 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摘錄筆記

講題:『佛說彌勒菩薩本願經(佛說彌勒菩薩所問往昔本願因緣經)節要(續)』

參考經典: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一

彌勒菩薩所問會第四十二

<大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

經文:

《...佛告彌勒菩薩言:「若有所疑,今恣汝問,當為解說令得歡喜。」

爾時彌勒菩薩聞佛許已,歡喜踊躍,而白佛言:「世尊!菩薩成就幾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而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彌勒!汝今為欲哀愍一切,利益安樂天人世間,能問如來如是深義。汝應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彌勒菩薩即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彌勒言:「菩薩成就一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一?所謂發勝意樂菩提之心。是名為一。

彌勒!復有二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二?一者、於奢摩他常勤修習;二者、於毘鉢舍那而得善巧。是名為二。...》

 

◎奢摩他:梵文。譯曰止、寂靜、能滅等。止,即止寂之義,即止息一切雜念的意思。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滅一切散亂煩惱故也。攝心住於緣,離散亂也。禪定七名之一。

吾心起諸妄念、雜想,就有分別的作用,分別執持自己所想要認同的那一區塊或種種區塊,在不同的事起不同的分別以後,就自己所認同的那一部分執持以為是真實,以為是正確,很堅固的執著,使我們沒有辦法恢復自己的本來面目,去見到自己的真心。真心就是自性,就是實相,就是真實的智慧。

以中觀論、唯識論來講,諸法了無自性,都是依他起性的,執持遍計我執。先依他起性,沒有自性;任何一個法都是因緣所生,看不破所以放不下,對依他起性的東西執持以為真實、本有、正確,所以就拿著不放,對自己身邊的每一件事、人、物或自然界種種都一樣,就形成每一個人都有各各不同的知見、不同的價值觀念、不同的處事方法。這樣子的個人見解,就使我們一直的互相酬報,不能離開六道輪迴,無盡的流轉。

而所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指的就是要恢復我們本來的覺性,這個本覺從來就沒有失去過;也就是《心經》裡面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個覺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這是《華嚴經》賢首國師所形容的「自性清淨圓明體」,自性本來就清淨、圓滿、光明。

這樣的體性因為六祖惠能大師用了「何其自性」這個詞,就會跟唯識論(法相宗)或中觀論裡面所講的「自性本無」就會起了衝突,大家就會對這樣的名相起了迷糊。

六祖所說的自性,又是「清淨」、又是「不生滅」、又是「本自具足」、又是「本無動搖」、又是「能生萬法」;怎麼唯識中觀說是「沒自性」(自性本無)呢?

那麼這是兩個層次。六祖所說的自性不是諸法的自性,他講的是「本覺自性」,是諸法實相裡面那個本來清淨無瑕的清淨圓明體,那個體性。

就好像我們說「納受戒體」,戒,是佛的教導;體,是你本有的。體,被自己的無明、煩惱、習氣覆蓋住了,你認識不了自己的本來面目,為了恢復你的本來面目,你必須把這些本來骯髒的染著的東西去除掉,所以學佛無他,捨盡成道。所以學佛是在教你怎麼樣去除煩惱,怎麼樣去除習性,怎麼樣去除業障。有經驗的覺者,把他們能成就的這些方法,這些方便,拿來指導我們;所以學佛的得,是得到教導。

我們因為不懂,所以身口意三業,無量劫來不斷的造作,以及與法界其他的人事物形成了許多染污的共業,那麼就會變成重重疊疊各種各樣交織而成的障礙,這些障礙使你沒有辦法看到本來面目,沒有辦法恢復自己;因此成佛就是完完全全的恢復了自己清淨的本來面目而已。

所以「止」,就是止息一切妄念。

◎佛就是覺悟的意思,已經覺悟的覺者,教我們種種的方法,因此,就有很多很多的法門出來,目標都只有一個,止息所有這些覆蓋的染污性,把他去掉;所以就要借重「觀」,觀甚麼?觀那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這個觀就是要掃蕩。

「如來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畢竟空是甚麼?就是不可得。觀諸法—生活中一切的法,都是不可得,時好時壞。

79.3.31在林口長庚醫院學佛社講「一心念佛-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是最大的般若成就。

摩訶,「大」的意思。般若譯為「智慧」,波羅譯為「彼岸」,蜜多譯為「到」。

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是用最偉大、最殊勝的般若空慧到達成佛的涅槃圓滿境界。

從生死的這一岸到達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那一岸,就脫離了,不但脫離了六道輪迴,也脫離了分別心,也脫離了妄想雜念。

◎這種種方便之中在華嚴經裡面分成三個門:

「念佛法門」、「止觀法門」、「諸法實相法門」。

 

○第一個門叫『念佛法門』。

這念佛是廣義的念佛,不是只有念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而已。

這個法門是指你以繫念,維繫一個清淨的念頭、覺悟的念頭,以這個念頭來代替所有一切自己原來妄想紛飛的雜念,不令它起;「繫緣守境止」者,就是將心停止在某一所緣境上而不動。

天台宗講守一個境界—佛的名號、佛的功德、佛的相好、佛的意思,衍生出來就有很多的念佛法門。

拿一個清淨的、沒有染污的、覺悟者的名號或功德來憶念他,來代替讓你執著,你就執持這個名號,這個執著會破掉你所有雜亂的妄念雜想,最後你連這個名號也放下,這就符合金剛經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所以先把非法的放掉,拿一個如法的代替所有的非法,等到你證悟了,提升了,你有能力不用假藉那個名號的時後,名號也脫落了。本自不生,那就是覺性現前,你整個住在光明藏中,以前還有一個名號,現在名號都沒有,但是整天的生活吃喝拉撒睡是附帶的,也不重視它,每天的念頭都跟佛在一起,所以不是在聽經就是在誦念,要嘛就是在思惟經義,連坐在馬桶上都一樣,念頭沒有離開過佛,那你就會成就。

凡夫是站在地上的,覺者是坐在佛桌上的,你要立志有一天也能坐在佛桌上。這一步很近但很難跨過去,就在自己的分別、自己的執著、自己的起心動念上。

念佛法門是華嚴經裡面提的,所以清朝乾隆時期彭際清居士所著的『華嚴念佛三昧論』裡有特別提出了華嚴經的念佛三昧論;民國北京黃念祖老居士寫了註解並講述了『華嚴念佛三昧論』。

選擇一門深入的去把你的念佛—執持名號,如何能念得很歡喜、很快速,又很輕鬆的來完成。這是指華嚴經說的念佛法門。

僧讚僧則佛法興。佛教的任何道場,任何出家眾,都有與他相應的有緣眾生。華嚴經教我們重重廻向,這是華嚴經的精神;所以我每次廻向都重重廻向:「願一切佛陀所說的法門都有人修行,修行人之中必有成就者,成就者都願意將所成就的佛法內容與眾生分享,令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門能夠長存,所有一切修行一切法門的眾生,都能得到各各不同法門真正的善知識,以便學習、證果,令法門不失,利益眾生。」然後大家都迴向求生極樂世界,大家都成功,這是佛陀的願望,所有眾生都得救,可是不限那個法門,而其中最容易成就的就是念佛法門。

 

○第二個門叫『止觀法門』。

也就是所謂的「奢摩他」及「毘鉢舍那」的法門。

華嚴經裡也叫它「止觀法門」。這個止觀是以心為所觀的對象,以你自己的念頭為你所要觀察的對象。你要怎樣讓它停止妄念雜想,也就是天台宗所講的「明淨而住」,住在光明清淨的境界中不動,那就是大光明藏,那就是常寂光淨土,那就是自己的自性。你要怎麼樣的能住到裡面,明淨而住,你要拿什麼當武器來觀你的心,來把妄念雜想打死,不讓它再起來,能觀的是你自己,所觀的兩種,一個是你的武器,一個是你要打死的敵人。那你的武器是甚麼?就是佛經裡面教導你的種種正信正念的這些法理,以佛法來對治不同的妄念雜想。

所以就會發展出五停心觀: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多散眾生數息觀,愚癡眾生因緣觀,多障眾生念佛觀。這個就是對治的觀法。

三十七道品(四正念、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都是你的武器,來對治你自己那個妄念雜想,雜亂紛飛、起諸煩惱、造諸惡業的念頭。對象是誰?你自己,自己的習氣、煩惱、造作、行為。那誰來拿這個武器?還是你自己,所以人類最大的敵人是誰?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因此佛經叫內典,向內看,向內對治你自己的心,使你現在的這個心念恢復為無念而念、念而無念。無住生心,不住任何情境但生起清淨心、平等心、大悲心來莊嚴你自己,使你自己成佛。像這樣自己跟自己奮鬥,沒有賢聖者的加持,非常困難。因為第一個你要深明教理,時時觀照;而大家惡緣眾多,常常都是「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的,很難。所以末法時代,就要假藉念佛的法門比較容易成就。

 

○第三個門叫『諸法實相門』。

這是給上上利根之人,像六祖惠能、智者大師這樣的人(這兩位都相傳是釋迦牟尼佛乘願再來),一聽聞正法,馬上就能證入諸法實相。

一個人能知道自己有佛性,能自我肯定,就不會妄自菲薄、不會自暴自棄,把生命輕易的過每一分鐘,糟蹋自己。

你能不能今生有所成就?如果你真的承認自己有佛性,你有一個渴切的願望—今生要成就,能細細的想過,末法時代何時再碰到佛法?業力的運轉在臨終的時候會帶領我們到那一道去?你就會驚恐佈畏六道輪迴,你就會發起那個快快出離的心,絕對不敢再浪費生命、時間。

佛說「無一法不是佛法」。只要你能契入,山河大地皆是清淨音。

宋代蘇軾的〈贈東林總長老〉云:「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關務署念佛社奉 懺公上人之命成立,供奉西方三聖,導歸求生極樂世界,因此我們從奢摩他、毘鉢舍那共修念佛法門,開始之前要有前行的準備工夫。學尼的十四講表第七輯或是天台宗的二十五方便品,是修行定慧的必要條件。

《小止觀》是在什麼樣的因緣之下說出的呢?原來是智者大師為他俗家兄長陳鍼所說的。他的哥哥當時為中軍參將,在四十歲那一年,遇到張果老,這位八仙之一的張果老,一見面就說:「啊!看你的相貌,陽壽已盡,一個月內必死無疑。」他哥哥一聽嚇了個半死,趕快回去找弟弟商量:「怎麼辦?張果老說我活不過一個月。」智者大師回答:「嗯!沒關係,我教你止觀法門。」這就是小止觀的來由,原本是為他哥哥延長壽命而說的。

於是智者大師為他的哥哥陳鍼寫了小止觀(童蒙止觀),給初入門的人來學習止觀工夫。前面就先列了二十五個方便內容,分成五科,第一科叫具五緣。五緣者:1.衣食具足、2.持戒懺悔、3.如法靜處、4.息諸緣務、5.內外二護。

1.衣食具足:

修止觀能念佛都是很有大福報的人,我們要很感恩。佛經講能修學佛法能有資糧的人太幸福了,(生活)實在是不需要怎麼撿擇,所以要過很簡樸的生活,不要浪費跟侵損自己的很多福報,那麼未來降伏你自己的煩惱以外,你的福報不失,以後成就的果德就大。所以「衣食俱足」是第一項。

2.持戒懺悔:

要嚴持淨戒不容易,三歸就要納受戒體,三歸就是個戒,叫三歸的戒。三歸之後有五戒,而你要念佛就慢慢的學習八關齋戒,從一個月六天到十天乃至隨緣增加;持不了就放棄,隔天再持,清淨心,也不要追悔。

3.如法靜處:

就是找一個清淨的地方來修止觀。這對在家居士是很重要的。出家人有住深山的,有住阿蘭若的。蘭若就是閑靜之處。在家居士如何如法靜處?第一個淫慾的心要減少,但如果你當人家的配偶,不要讓配偶生煩惱。做一個在家居士,要跟家裡人溝通,讓家裡人能夠護持你,你把你的責任、義務盡到,家裡人也能在互相諒解、互相支持這樣的態度跟方向上各滿所願。乃至慢慢的你機緣能成熟。

◎出家人披著袈裟(九衣乃至二十五條衣叫度眾衣),坐在法座上是代表釋迦牟尼佛的,不是做凡夫的學生。我們講法為什麼面前擺著釋迦牟尼佛的像?是因為代表釋迦牟尼佛來傳揚佛所要傳給大家的教法,說法者出聲音講法不准講個人的意見。

講法者是三寶之一,如果不被尊重,佛法就要滅亡。如果出家眾不敢承當起這樣的責任,把自己壓到在家眾所不能理解的謙虛,那會增長在家人的慢心。

                          

弟子隆成恭敬摘錄

首頁 開示摘錄 關務署念佛社開示 2013.4.24 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摘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