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2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

文章建立於 2014/12/22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

(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講題:『佛說彌勒菩薩本願經(佛說彌勒菩薩所問往昔本願因緣經)──止觀一如.念佛三昧』

參考經典:「念佛三昧摸象記」 印光大師

在還沒有講經題之前,學尼要先介紹一本書──《淨土念佛法要》

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念佛引證:從各種經論裡節引出一段例如:《佛說阿彌陀經》的重點、《佛說無量壽經》有關念佛法門的重點、《佛說觀無量壽經》的節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其中一小段、《稱揚諸佛功德經》的其中一小段、《悲華經》、《華嚴經》、《大悲心陀羅尼經》、《大乘起信論》、《十住毗婆沙論》,《西方確指》都有,把念佛行門(如何念佛念入三昧)的重點節引出來。

第二、念佛指南:從唐朝善導大師、宋朝永明大師…,一直到民國諦閑大師、印光大師、慈舟大師、圓瑛大師、虛雲大師將這大師的法彙,有關於念佛法要的部分節錄下來。

第三、念佛示範:歷代念佛而自在往生者他們的行持事略、因緣,有便於效法、以為軌範者,給節錄出來。

第四、念佛須知:(一)節錄古德早晚功課修持課程,及通行早晚功課儀式,由簡而繁,以資參考遵行。(二)節錄古德剋期取證之精進法要,以便遵循,而期現證。(三)節錄古德(善道大師、慈照宗主、優曇大師、印光大師及弘一大師)對臨終飭要警策及助念儀式,普勸遵循,期皆往生。

這個人很了不起!他把散見於各個不同地方的精華輯結在一起。我從昨天下午五點鐘開始到昨天晚上,我就讀了這麼多!我就拿著筆、尺(要用尺不能亂劃)把重要的字劃框框,框起來下一次再讀的時候,重點都出來了。我以前教過怎麼讀書,你們要去找我以前的說明。例如《佛說無量壽經》,他這裡提到:此經廣示彌陀因地願行,依正莊嚴,三輩往生,各有正因,而共同的條件,則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然後又提到《佛說觀無量壽經》,講了:修三福為淨業正因;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即便往生。我就將重點的字框起來重點的整段劃線至於起承轉折的地方,就不用劃了。然後到他那一段結束之處你自己就劃一個圓圈圈,在它的句點上面,你就知道分段、你的段落就出來了。(等一下到休息室,你們可以去看看我怎麼劃線,我為什麼上面要打☆打△) 正面的、積極的(positive)我都劃紅色的線;反面的、消極的(negative)、不應該做的,就劃藍色的線。

例如:「縱障重根鈍之人,今不能見」這句話(出自《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的節引),我劃藍線。「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就是「往生咒」──就是「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大藏經有三種譯本,就有三種經題。

經云:「西方安樂世界,今現有佛,號阿彌陀。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堅固其心,憶念不忘,十日十夜除捨散亂,精勤修習念佛三昧。若能令心念念不絕,十日之中,必得見彼阿彌陀佛,並見十方世界如來及所住處。」──所有淨土你都可以看得到。但有一個除外──「唯除重障鈍根之人,於今少時所不能睹」,誰叫重障、誰叫鈍根?在地藏經裡面有說明。這句「唯除重障鈍根之人」,我就會用藍線,因為是負面的 (negative)、不能成就的,我就用藍線。

然後呢?「於今少時所不能覩」,就是「很少的時間」、「你花了那麼少的心力」,你也看不到,懂嗎?「少時」是有二種解釋的。「一切諸善,皆悉迴向,願得往生安樂世界。垂終之日,阿彌陀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安慰稱善,是人即得往生」。後面它就註明:「縱障重鈍根之人,今不能見,迴向願生,臨終必見,即得往生。足證信願行三資糧,以願為前導也。」就是活著的時候見不到(有功夫的人是活著時就見到了,不一定等到臨終),還是很精勤地一直不斷地迴向、一直不斷地用功,這裡面就是自己的信願行要具足!你信,即使你看不到、你仍舊信;如果有人因為看不到就不信了──祂到底存不存在?我到底做得有效還是沒效?你懷疑經書所說的、你懷疑自己的功夫了、懷疑這個法門了;你不知道你是功力不夠深、鐵杵不能磨成繡花針,那你就是要更努力的去學習。假設是這樣的人,祖師大德就註解:「縱障重根鈍之人,今不能見──就是活著的時候見不到──沒得到加持、沒得灌頂、沒得到摩頂來作證,但是他仍迴向極樂世界、願生極樂世界;這時候,他臨終必定會見到!(信心不退、打死不退,乃至到臨終那一剎那,我對所修學的這個法門、對我有佛性、對有淨土可求往生、對我為往生淨土所下的功夫,我精勤、專精不斷地做下去,乃至我沒見到、我一直都沒得到鼓勵,我也沒退轉──那就是真不退轉。我告訴你,彌陀就現前了)

我幫助過很多人求生淨土,你們去聽「超度的意義與實修」,有很多的例子,那是公元2000年和2001年講的(在那之後的沒有收集在此),全是我親身經歷,重大的案件都幾十件,可不是一兩件喔!可以知道那個普遍性,來作證佛法的真實不虛啊!

你自己的信心很重要,你的發願有沒有堅固?然後你的行為──去實行的時候,能不能因為信心很深厚、願力很堅固、實行不間斷、專精,乃至到最後一秒鐘,我都還沒見到彌陀…快死了,你還是信心堅固的時候,彌陀就來了,就把你接走了!那你本來業障深重去不成,現在也能下品下生,你會得到善知識來跟你講法。

例如:榮總Su,當年她父親是製藥廠的董事長,臨終時彌留了三天,完全用機器維持住呼吸跟心跳(他們家人有幾個住在美國,要三天以後才能回來,想見最後一面,所以用機器維持在加護病房三天),平常一拔掉就走了。

爸爸活著的時候是念藥師法門的,(因為是製藥廠董事長,新竹人) ,所以他想要生的是東方淨琉璃世界,助念佛號是:藥師如來、藥師如來……,不是阿彌陀佛,請我去給他開導。

我去給他做臨終開示──因為從前與臨終者有過佛法交流,知道他對法相宗有認識,所以我選擇講唯識論開導他:你現在前五識已經不動了,你的第六意識應該怎麼收回去,第七意識怎麼收回去。本來他都完全不動(醫生說腦死),醫生護士都在旁邊看著──兩手交叉在胸前──表示不相信(認為佛教是迷信);後來全體都這樣──雙手合掌,瞠目結舌,為什麼?我跟他開導不到二十分鐘,Su的爸爸兩行眼淚流下來。我跟他講:「你撐著,你的妹妹從國外回來了。」我就一一唸親屬的名字給他聽,結果,他臉上肌肉抽動,代表他好想表達:「謝謝你們來看我!」執著啊!我跟他講:「這種情執你放不下,你去不成。看似我很無情對不對?無情無義就是有情有義。我說:「你最大的利益就是趕快去佛國嘛!」,那見到親屬又怎麼樣,不可以成為他往生的障礙。他那個時候本來全身僵硬,已經僵硬了三天,等我們開導完畢全身柔軟,要換衣服的時候全身柔軟,把所有的醫生護士都降服了。

我講這個的意思是:你們《念佛法要》要看得懂啊!我們等一下要講〈念佛三昧摸象記〉,是理一心不亂;不要說理一心不亂,你們事一心都做不到啊!所以我看了懺公師父講「念佛三昧摸象記」的講義,幾乎在講功夫成片而已,因為你們連欲界定都沒有,懂嗎?我上次問過你們,每天有念佛半個鐘頭以上的人舉手,上次只有四個人。今天還沒講法之前再問一次:那天講過以後,有糾正了,這兩個禮拜有念的人就算數,自從我上個禮拜說過了以後,你們每天有半個鐘頭以上專心念佛(不是散心,一面工作、一面搭車念佛不算),晚上睡覺之前,你有憶念彌陀,專心念祂名號,要求生極樂世界,每天有半個鐘頭以上的人請舉手!(要舉就好好的舉,要伸不伸的甚麼意思?)好,請放下!沒有半個鐘頭,但是也會有十五分鐘,每天都會念佛的人,包括剛才舉的也可以舉。那就多一點了,謝謝你們!

要用功啊!不要光說不練,佛教不是表演業;因為你如果每天有念,即使是十五分鐘。要有信心!到了實在很緊急的時候,如果你的信心充分,就出現了。我就是這樣奇蹟一大堆的人,不可思議的奇蹟太多,多到會讓人家毀謗,多到會讓人家信不過。是的,在我來說,沒有奇蹟的生活才是奇怪。所以我要告訴你們:“信、願、行”三資糧,以你們發願要到極樂世界為前導,信心充分,願力堅固,實行不間斷,如果能這樣做,慢慢由散心收為專心,精就是專心,再就是勤勞的勤,精勤而已,有人講專勤,有人講精勤。佛教比較願意用精勤,很專精,然後你想得到念佛三昧,一定要精勤,勤勞不懈,也就是等無間緣。

以上介紹這本書,我願意把你們給我的紅包拿出來,我們再印五百本來結緣,可以在長庚,也可以在這裡結緣,也可以跟德如法師(專修念佛法門)結緣,這個太好太好了大家結緣,這樣行嗎?

也請去問佛陀教育基金會有沒有印這一本?問他們肯不肯印?如果他們審核通過覺得可以印,他們通常都要自己排版。像「大悲心陀羅尼經」和裕出版社幫我出版了,我校對後出版了,佛陀教育基金會後來自己排版印刷結緣。他們也沒來徵詢我同意耶(笑),因為當年我要求和裕出版社,在經書底頁不印版權所屬,只印非賣品。因此他們拿了就印,印了就結緣了。我後來會知道這件事,是因為同參道友請到了佛陀教育基金會印我自己編撰、校對的經書。我也很高興,他們認為經書不是誰的版權,是佛給眾生的,我同意。他們純發心服務不賺錢,我也非常敬佩。所以,後來我們又拿了五萬塊錢給佛陀教育基金會,沒有了就再印。現在「大悲心陀羅尼經」每次一版一千本,結緣完,再一千本,錢不夠了我就給錢。跟所有人結緣,我們在中國大陸印了五千本,現在只剩下一千多本,也是各個寺廟來要啊!我希望校對過好的經書,廣利一切眾生。

這本《念佛法要》我要宣揚它,我昨天讀到半夜十二點半去睡覺,三點起來做早課,三點給站長發E-mail,蓮因寺三點起床,我三點就起來了,我昨天睡不到三個鐘頭(不一定每天都這樣)。像「念佛引證」《稱揚諸佛功德經》節引:「其有不信讚嘆稱揚阿彌陀佛名號功德,而謗毀者,五劫之中,當墮地獄,具受重苦。這一句話我就會用藍線劃,不對的用藍線劃,應該學的用紅線劃,關鍵字眼就把它框起來,不要亂劃,這樣懂了沒有?如果你要寫字,只能用鉛筆寫在上面空白可寫眉批的地方,經文的部分只能劃線不可寫字,不要寫在字裡行間,這是規矩。

現在接著開始講解《念佛三昧摸象記》上次我們講過的不再講,我們這次接著要講:【若論其法,必須當念佛時,即念返觀,專注一境,毋使外馳】到這裡是一句。

那麼這一段是十個步驟的第一個,第一個步驟是當你在念佛的時候,一面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印光大師是用六字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文意後半段就會讀到);我們也可以專念、專稱名號,只念四字「阿彌陀佛」,我自己是用四字的,我只是用──

|5 53 2 2|3 32 1 1|

阿  彌  陀 佛 阿  彌  陀 佛

因為我當時是用觀世音菩薩的門「數息念佛」,用佛號來數那個息,這個在大藏經裡面有,這叫「觀音念佛三昧法」,就是「念佛數息得三昧」,那是觀世音菩薩的本門。

那這裡呢?印光大師的《念佛三昧摸象記》,他是用“從口念出用耳諦聽,諦聽的時候用心來觀照你正在念佛的那一念心”。所以,它是由心去念佛,由口出聲,由耳諦聽那個聲的時候,回到心上來念佛,印光大師用這樣的方便方法來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因為你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很容易跟外境一接觸,就產生了法塵,落在你的第六意識分別心上頭,那就妄想紛飛,散亂外馳,向外面奔馳,因此他把它收攝回來定在這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他這篇文章用的方法是六字佛號的,但你也可以把它改成四字,每一個人不一定一樣。(因為他後面講到他用六字──【須向者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上】,你就知道他是用六字的,他的一向專念是六字佛的「南無阿彌陀佛」)

我自己的體驗是這樣,給你們各位作參考:

1.如果是自度,自己要度自己,最高境界是不是彌陀是我、我是彌陀,同一體性?!所以我後來就沒有念「南無」。「南無」是歸敬(歸依跟尊敬)的意思。你要歸依跟尊敬,是不是有一個阿彌陀佛跟另外有一個你,所以你必須去歸敬。體會一下我現在說的話。因此我自度的時候,我自己作功課、我自己實行的時候,我是念「阿彌陀佛」而已。「無量光壽」,是我、也是他,他跟我不一不二的,這是一乘佛法,是要去學習理一心不亂。

2.如果我要度眾生,例如說你們是初學的人,你是三界裡面的(欲界、色界、無色界叫三界)你的分別心很重、執著心很重,你有法可學,有所謂如法不如法,對你來說你還在做這種揀別,以便斷惡修善(我們學佛第一個先斷惡修善,那就三惡道沒有了,到三善道)。如果你是這種心,你要不要歸敬佛?要喔!因為你有佛可成,因為你自己習氣很重,你煩惱很重。那要不要「南無」?「南無」是「歸敬」,要歸依到那個賢聖者的清淨的理體跟歸依在祂的教導、教化,你才能脫困,斷惡修善。

斷惡修善以後你才能翻迷成悟,你才能離開六道輪迴,三善道也不要(不要的意思不是不做,是做了而不染著),功德也不要執著(功德迴向求生淨土,或者是迴向到四聖法界去),那就是染淨的分別心放下了、善惡的分別心放下以後,你就翻迷成悟,由染成淨,清淨的四聖法界,對不對?有阿羅漢、有辟支佛、有菩薩(這個菩薩是別教三賢菩薩,叫作權教、小菩薩;大菩薩就是摩訶薩、就是法身大士、就是別教的初地以上或圓教的初住以上,破一分無明、顯一分法身、證一份常寂光,往生到實報莊嚴土的,那個叫大菩薩)

你們現在只懂名相,都在增長知識而已,對你們來說這些都是太遙遠,但是稍微聽聽,滿足你們的好奇心。“滅諦”就是引起你們的好樂心,讓你知道有一個目標、有一個方法可以學,然後你會自己思維:我現在基礎很薄弱,所以我要快馬加鞭,就只能達到這個功效而已啊!引起你們的好樂心,希望你能夠信心很充足、希望你發願很深沉、希望你有好樂心,你就願意快馬加鞭的去實行,然後你方向對了就會知道正規的程序,所以你不要躐等、不要超越。你們現在可不可能證到理一心不亂?可不可能證到事一心不亂?你要先求什麼?──功夫成片!先超越過欲界天,到“等持”,妄念雜想先止了,才能入這個觀。

這篇文章是在講理一心不亂,所以他的觀法,都是在講法身大士的境界,不是事一心不亂。我看了一下懺公師父的說明,都是在講淺的部分,齋戒學會都是淺機之人,我以前每次與他聊到就會問、或是電話中提到:「您都在講三藏教。」他就說:「他們就只有三藏教的根基,只能講三藏教。」我說:「您拿那麼深的東西去講成那麼淺,人家會誤會,以為佛法只有那麼淺。」他就說:「深的就等你來說。」我是被他命令出來弘法,只准講深不准講淺;就是因為我跟他辯經印證討論過,懺公師父命令:我講深他講淺,他培養我講深的,不是他不能講深,是他的緣分、他的徒弟、聽眾、學生、親近他的人,就是大專學生初學者。

看看你們這邊,來!你們現在這邊跟我親近超過五年以上的請舉手,一半以上。所以我在專心的培養一批老參弟子,由淺到深慢慢的講得深入。大陸現在有一批同參與學尼結緣已經超過十年,我在全台灣結緣共修超過十五年以上的有幾百人,這些人就反覆不斷地薰修、不斷地進程;就算這一世沒有辦法圓滿成就,下一世他以此善根還會再親近到善知識,繼續不斷地三世相連的用功,很快的就可以成就,末法時代裡面就能成就。我說很快是指這九千年之內你會成就(這九千年之內不能成就的人,就只好等阿逸多菩薩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再來教化了)九千年之內能成就已經是恭喜你了,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期間就能出離。真的,到末法最後一百年就是只剩有這個法門。因此我一直求懺公、求所有宏揚淨土宗的大師們,世尊的法運還有九千年,不要急急呼呼滅別的法門哪!不要只宏揚這個念佛法門而又在講席中毀謗世尊所說的其它法門,使法運馬上就進入最後一個一百年,不慈悲啊!佛法──所有的法門都要讓它興旺、都要有人修學、都要有人得三昧、都要有人能弘揚,那就還是正法時代,我們要盡量維持正法的修學,所以才能維持延續九千年。如果我們現在就只剩下一個念佛法門,那就進入最後一百年,是不是馬上就滅法了,這樣懂了沒有?有沒有覺得很恐怖?佛教徒,要正信、正念哪!你執著只有這個法門殊勝,不但只弘揚這個法門還加一句“別的法門都沒用了”,那就只剩下法運一百年,那是馬上滅掉九千年,恐怖不恐怖?

因為這篇文章是講「理一心不亂」,我現在要講三個層次給你們聽:

第一個層次:講淺的,就是你們現在的次第。什麼叫做「即念返觀」?如何去斷自己的妄念雜想、入清淨心?先調伏自己的煩惱跟念頭,使它歸於正念、專精,以便得到「等持」、「功夫成片」。

第二個層次:(等一下就不講層次囉!等一下講的時候,你們就要自己分辨,要自己有判斷力。)就是如何得清淨心,就得到「事一心不亂」。

第三個層次:在事一心不亂的基礎上與真如自性相應,於禪定中達到止觀一如、定慧等持的理一心不亂。

每句話都有這三個層次:

第一種就是只有「功夫成片」:就是佛號念得純熟、事相上的念佛;以一個清淨的妄念,叫做「彌陀聖號」來代替一切妄念。

但是我剛剛講了,為什麼印光大師在這邊講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因為有一個念佛的你,有一個你要歸敬的對象,是不是「能」、「所」兩立?「能」「所」有沒有分明?但是當有一天「理一心不亂的時候,彌陀就是你、你就是彌陀」。那個時候還有“南無”嗎?沒有!那時候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的是理性的佛。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智慧、無量慈悲,無量中的無量,所有的佛都可以叫做「阿彌陀佛」。稱一句阿彌陀佛,就無量無邊所有的成佛境界,你都稱到了。那時候「能」「所」不但不對立,「能」「所」不一也不二。你說他是一,你也錯,因為你現在還在因地,怎能滅佛的果德,那你就貢高我慢。那麼有沒有二?執持為二,分辨了就永遠進不去。既然他不是你,你如何成為他?所以是不一也不二。我們以前花好幾十個鐘頭在講這些理體,現在先消文,消這個文字的時候,就不再講那些給你們聽,以前沒聽到的人,就上網去讀。

所以我們現在消文,懂得這個的我會講三個層次:

第一句話我講三小段:

第一小段就是怎麼樣功夫成片的「念」跟「觀」的作法。第二個小段就是你怎麼樣得到清淨心,要去消除你對這六道輪迴的貪染;也就是至少要像初果阿羅漢。你們有沒有看信解行證的「行」的那一部分文章?(眾答:「有」)有沒有看到我講說:「金剛經裡面這麼說…」?因為這就要依著《金剛經》了──因為你要入理一心不亂,你沒有初果阿羅漢,你連初信、初果都不是,你還可能入初住嗎?好!那入事一心不亂的人的話,就不是彌陀聖號「能」「所」兩立,他是「名為入流,而無所入」。金剛經裡所講須陀洹,是干預聖流,可是他流而不住;不入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入』是什麼意思?就是「染著」的意思;入就是進去、進去就染著。不入那他有沒接觸?有啊!接觸了等於沒接觸,阿羅漢是一切不受(不接受!不接受是好壞都不接受)。來!可不要以為不接受只是不受他誘惑而已,「NO」!你如果覺得他不好,是不是阿羅漢?不是!沒有所謂好、沒有所謂不好,每一個眾生有他的因緣,跟你不相關。可是你有沒有看到?「有」;你有沒有接觸到?「有」;你有沒有受他影響?「沒有」。所以心裡可不可以波動?因為心裡沒有波動,所以他原先調伏的時候是『入』,馬上『流』──「流而不住」)這是不是《耳根圓通章》?是不是《念佛圓通章》?

《耳根圓通章》、《念佛圓通章》、《金剛經》都在講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眾生,用不同的名相,講同樣的理體。海水只有一個味道─鹹的!太平洋的海水也是鹹的,大西洋的海水也是鹹的,印度洋的海水是鹹的,台灣海峽的海水也是鹹的!只有一個味道啊!

可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因緣,取相不同──「見諸相非相,則見實相」。這個是這邊的念頭,這邊觀得最高的,見諸相非相,則見實相,觀什麼?觀「無所觀」,觀即是念,念即是觀。這後面會講到的,那你們就會覺得繞口令啊!糊塗了!「不」!人家的繞口令是給你分層次的,說你從開始降伏你自己,以一念的彌陀聖號,這個清淨的妄念,代替你原來所有的妄想雜念。我講的「雜念」,就是有染有淨,才叫雜;一下清淨心,一下不清淨心,和在一起仍舊是不清淨心。現在彌陀聖號是一味清淨,拿一味清淨的這個妄念、這個名號來代替你所有的妄念,你能不能安定在裡面。

所以我上次跟你們講「欲界九住心」,那個階段就是你要去跟你的習氣、煩惱、身體障礙等奮鬥,你如果連“等持”(功夫成片)都做不到,這個“事一心不亂”是不可能證得的。那你“如果沒有理體、中道實相觀的了解,如果沒有「一心三觀」(又稱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對所謂的空觀、假觀、中觀,能三觀立於一心”──即念即觀,這就講三觀(天台宗的三觀)。那你要用「華嚴」講,還是用「天台」講;用「唯識」講,用《金剛經》講,還是只用淨土宗的念佛法門,直接這樣講聖號的威德。那是不可能證入理一心不亂念佛三昧的。甚至連下面以後的段落也聽不懂。

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個名號可以包括所有的佛名號,所有一切佛的名號,任何一個名號也都是祂,無二無別。學佛法也是摸象,所以才會有天台宗藏、通、別、圓四教,有種種法門,無非是眾生的分別心,眾生的執著性啊!佛哪有這些?你真正親見本來的面目,你就知道豁然開朗,萬里無雲,原本就這麼一回事兒,什麼也不染著,什麼都可用。

那我們現在這三個層次:「當念佛時,即念返觀」,這個“念”最低的層次就是“執持名號,念南無阿彌陀佛”。返觀,怎麼觀?看著你自己在念佛向內看自己念佛的那一心!這個重要!最低的層次是自己看著這個佛號被舉起來。所以印光大師舉出三個:心在念佛(有一個心,心到了),嘴巴念出佛號(祖師大德就說了,剛學念佛的人要出聲音(口到了)很多祖師大德都是以厲聲念佛;厲聲就是很大聲。再來追頂念佛,就念得很快速。)

這裡面我們講緣(佛教的因緣所生法)即賅括一切有為法之生起所憑藉之四種緣:

第一個緣是自己的「親因緣」,就是你自己念佛的那一念心,所以親因緣是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才來念,那麼這叫親因緣。

第二個「所緣緣」,就是彌陀聖號本身,選四字(阿彌陀佛)或六字(南無阿彌陀佛)都行。自認功夫不夠好,最好念六字阿彌陀佛,念到你見到心光了,你再去轉成四字佛號吧!這是我給你們的建議;你要從頭就念阿彌陀佛也可以。那我以前是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後來脫落了。我現在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整天都在念佛,連睡覺的時候都是睡在佛號中,已經這樣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了,沒有離開過。

所以這個念佛是即念返觀,三個層次:第一個是去觀照你所念的佛號,這是最低的,可以功夫成片,那就是要念的清清楚楚,聽的清清楚楚,再回過頭來看著自己在念的清清楚楚。

第三個「增上緣」,增上緣那就是你愈念愈歡喜,要起歡喜心、很清淨的心,念得愈提愈親,好像在念自己的媽媽、自己的愛人一樣,這樣念阿彌陀佛,跟祂親切的不得了,愛祂愛的不得了,我就是要去你的這個地方,我就是用你說的方法,念你的名字就去得成,所以你跟祂很親切的一直念增上緣也是你的信、願、行;就是你對彌陀跟對淨土法門,跟求生極樂世界的信、願、跟要去實行的好樂心,不斷地增強,這是你的增上緣。

第四個「等無間緣」,這個「等」是平等的意思,前念後念都一致;「無間」就沒有間斷、沒有夾雜。所以有親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不間斷地前念引生後念,念念相續,無有間隔。

所以你就要斬除一切外緣,不要讓人家打擾你、干擾你、凡是反對你的,你就不要跟他來往,你也不用跟他辯論,你就逃離他,懂嗎?像我就是離開你們以後,我就只有住在我的精舍,除了吃喝拉撒睡以外都在用功,用功也要配合我的身体,有時坐、有時起來走動、有時得躺。不管是坐著、躺著、走著、站著,都在用功。能解門就解門,不能解門,眼睛發痠不能看了,那就行門,行門就念佛,好好的念佛經行。再不能,躺下來也能念佛啊,一樣能用功,懂嗎?你二六時中能怎麼用功,要去用功。如果你們想得三昧的話。

那麼,第一個層次“功夫成片”,又叫做“得到等持”。得到了以後就要入清淨心,這個清淨心即念返觀,這個觀就是“空理”。要出離三界火宅,是不是先要學一切智,一切智的空就是空觀的空,那就是不染五欲六塵;就在這個念佛的過程中不能去思念、想念、憶念五欲六塵;必須訶五欲、棄五蓋這個部分很嫺熟的,熟處已經轉生了,那麼你這個念佛的生處你才能轉熟。

能夠完成等持的話,功夫成片成功後的第二階段,是觀彌陀聖號的無量光、無量壽,有佛可成、有法可修,必須努力快馬加鞭,那時候會入事一心不亂,懂嗎?那個好樂的心很強。

第三階段,完成事一心不亂,想要去念入理一心的時候,他所觀的是自性圓滿,不但沒有善惡甚至沒有染淨之分,是完全的圓滿的自性。看到什麼大概都不會生煩惱,都了了分明,這不是你們的境界,這是像六祖惠能一樣的也就是已經在十信位的菩薩或別教三賢菩薩等界外之位,才能修這個理一心不亂的三昧。他所觀的境界是一真法界,不起心、不動念,自性本自圓滿。所用的方法是離相即緣,凡所有相不但皆是虛妄,卻是沒有一相不具實相,所以他對任何一個法的諸法實相、中道義理是了然於胸,要學習去實行的人。這個你們只能夠意會,沒有辦法去…,你們的意會也很少的吧?因為沒那個次第。那麼這個就是即念返觀。

下面【專注一境,勿使外馳】,就是指你要很專心的,止在“念聖號的那個境界”──“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境界,不使你的心向外(馳就是離開了,像馬跑開了一樣)不使你的心離開“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境界,這是第一層次。

好了,我們今天只能講到這裡。

今天就講到【專注一境,勿使外馳】。回去好好學習可不可以去念那個事相上的功夫成片,好不好?功夫成片拿到了,下面那個【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返念自念、返觀自觀。】才可能做到,那是第二個階段跟第三個階段。總共分成十個階段,才能夠脫落、即如如佛。第一個階段就很困難了,回去就加以用功,可不可以?一個半月以後,看你們的,看能不能夠聽得懂。

請大家合掌: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法界有情眾。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法界有情眾」這一句話是夢參師父改的,因為他叫我講華嚴,這是華嚴境界用的話,法界是一体的。「若有見聞者」,那就局限於只有見到跟聽到的人;法界有情眾,那就指所有一切眾生,不是我改的,我剃度恩師改的,叫我這麼念的。我很聽話,他講一次,我終生奉行,有看到嗎?學這個就會有成就,自己的「我」如果很大的話,就永遠在自己原來這個次第。

弟子信真恭敬錄音分段

弟子隆怡、清慈、淨璇恭敬聽錄繕打

隆明恭敬聽錄;修仁、淨潔恭敬繕打

弟子隆應恭敬初校

弟子淨怡恭敬二校

弟子隆成恭敬三校

 

首頁 開示摘錄 關務署念佛社開示 2014.10.22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