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8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一)

文章建立於 2015/3/13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

(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講題:『佛說彌勒菩薩本願經(佛說彌勒菩薩所問往昔本願因緣經)──止觀一如.念佛三昧』

參考經典:「念佛三昧摸象記」 印光大師

我們上一回講到【證入無念無不念境界】,就是把如何念入「理一心不亂」的整個過程,這個觀行的內容整個的講完整了。

我在這一個禮拜以來,得到很大的欣慰;很大欣慰的原因有兩個因緣第一個因緣是在你們這兒,一月十四日星期三講完了以後,隔了兩天聽華藏電視播放節目,淨空老法師在《淨土大經科註》的演講中,不管是2012年的註解,還是2014年的講解,都提到了念佛的次第是依照各個菩薩不同的品位,他們的「定力」!他用的是「定力」這兩個字;尤其是昨天的《淨土大經科註》也是這麼講的,他一再地在這兩個禮拜播放節目中講到這個。他講解圓教分成五十二個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覺位,總共圓教五十一個位次是屬於真正入佛門的「釋迦牟尼佛」的合格弟子,第五十二位次就證得究竟佛果妙覺位。沒有入小乘的須陀洹(初果阿羅漢)位次,或者大乘圓教的初信菩薩以前,都是不能脫離六道輪迴的凡夫眾生,叫做佛門的門外漢,沒有辦法「入佛知見」。這個原因是只有小乘須陀洹果他破了小乘的“見惑”及對自己的五蘊:根、塵、識的“執著”,他認知而且完全接受佛陀的知見,沒有自己的意見。而到了“圓教初信菩薩位”,雖然在天台宗的斷證表上面認為,這個位置好像是跟初果阿羅漢是位齊的,可是實際上他所能領受佛陀教育的內容、觀行、層次是不可以同日而語、等同齊觀的。也就是說這兩者的觀行內容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一個是著重在自己要怎麼樣離開六道輪迴,那叫小乘人;另一個不是!他認知除了「我」以外,別的一切眾生,乃至於器世界(依報),所有一切物質界(物品)、現象界(包括自然界、包括他人),都跟我一樣「法性清淨」!因為在這個大乘菩薩的心裡頭是這樣子的法性清淨的觀念,所以他的觀行是「一圓一切圓」。這個「圓」的意思是什麼?──別人跟他是“平等”的,所有“法界是一體且圓滿具足的”。

阿羅漢很害怕度眾生啊!阿羅漢他想要離世!要離開我們這個凡夫的世界;小乘之人就入偏真涅槃,他不開發「道種智」。而菩薩不是啊!菩薩是打從心裡頭知道,所有的眾生都跟他一樣具有清淨無染著的自性,只因妄想、分別、執著使他們的如來智慧德相隱而不現!因此,菩薩心中就充滿慈悲,而這慈悲不是只有「一切智」的智慧引導,而是由佛智(「一切種智」)在領導的;因此菩薩們要去開發「道種智」。開發「道種智」是什麼意思?──他要度眾生,因為一切眾生都跟他是平等的,都有潛能成佛;因此,他就會升起平等的心、隨喜的心、成全的心,要成就一切眾生跟他一樣學佛而成功。所以還沒入初住以前的菩薩,即圓教十信以內以及別教三賢菩薩,叫做“有眾生可度”;急切地要幫助其他的人,急切的要把自己所懂得的東西與別人分享。所以他會很積極喔!他要去度眾生,「道種智」就是度眾生的各種方便善巧啊!因此,不一定是別人來求他喔,他會很主動(你怎麼不來呀?我在這裡啊!你應該來護持我,你應該來我這裡呀!我的法很好啊!我要給你!),這都是屬於還沒有證悟自性本圓滿之前,還沒有進去法身大士以前,大乘行者所實行的內容。由低層次“藏教外凡位的凡夫”,一直到“圓教的十信位之前”,都是有這種習氣。而這種習氣到底是屬於四聖界的習氣?還是屬於六道輪迴的習氣?那就又有差別。是染心呢(染心是裡面夾雜著有名聞利養,有世間事業。)?還是純粹只有法執?這是不一樣的。

以前懺公師父教我《百法明門論》的時候,給了我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三界以內無法執、但有我執”,沒有資格講法執。因為三界以內是“煩惱”為主,他的隨煩惱跟主煩惱都在,怎麼發動都是煩惱跟習氣。煩惱未斷,見惑、思惑還在,他是不知道什麼叫正法的,他受薰陶而已必須等到證得初果阿羅漢或圓教初信位的時候,那時見惑沒有了只是這個見惑裡面所理解的內容層次差很遠:一個是大乘思想,一個是小乘思想。小乘思想是只有「我」,「我」要出離!他的重點在自己,自己要怎麼出離六道輪迴大乘思想是除了自己要出離以外,承認所有眾生都有資格出去,只是因緣未成熟。因此,他對眾生不太生煩惱。可是修小乘的人對別人很生煩惱,生什麼煩惱?他怕被染污,所以他要遠離眾生,遠離塵世的憒鬧──「阿蘭若處」。所以四果阿羅漢叫做阿蘭若處,單獨一個人住,他不要入污泥,眾生是污泥。而大乘菩薩不是!大乘菩薩是「入」啊!「入市度眾」。在吵雜無比的凡夫境界中,他不生煩惱,他“直接見性,見性成佛”。他看到什麼──「相似佛法」!因為他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但還沒證得,可是「相似」──猶如月朦朧!月亮已經在那兒,很朦朧、看不清!可是他知道月(心月比喻為佛性)是在那兒的,他要去破除朦朧的霧(迷惑)。

各位同參道友,我們已經講完「念佛三昧摸象記最大的重點的那一部分從凡夫地進入「功夫成片」只用了一句話──【當念佛時,即念返觀。專注一境,毋使外馳】。就叫你用「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來代替整個其他妄念雜想,就是叫你離開欲望你們剛剛念「歸依法,離欲尊」,這“欲望”是所有的煩惱根本。因此,六道輪迴分無色界、色界、欲界,我們在欲界的三善道之一,那麼是不是要先離開欲界?離開欲界的時候就得到「功夫成片」,就是這句話【專注一境,毋使外馳】,這「一境」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境界。

到了第二階段就有觀行了──【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這句話就是從你自己每一個波動的念頭,叫你平息下來,平息下來的那個就叫做「心」。你的「心」起了波動叫做「念」,叫你連續性的每一個波動都讓他平息下來。平息下來幹什麼呢?「入」的境界要“相似的相續相”,相續的卻是每一個「念」都慢慢的接近平等,可是尚有微妙差別的。做什麼呢?──【契合佛體】。讓你來契入貼合你原有的佛性、能成佛的體性。這句的總說就是告訴你要出離三界火宅、六道輪迴。你看【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有個「心心」、有個「念念」,是不是有個過程?“從頭到完成”就用兩個字連續性的說。也就是從「出了欲界」等持,到你「離開六道輪迴」,這就叫做得「事一心不亂」。用彌陀聖號當作你的技巧工具,拿這個技巧工具安定你的心。你們要知道「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萬德莊嚴、以德立名,如來的體性、智慧、德相,全部都融合在這一句聖號裡面。所以當你舉聖號的時候,就是在念「自他不二」的如來智慧、德相;「他」──他方的佛「阿彌陀佛」;「自」──自己的自性佛。假藉著念已經成功的彌陀聖號,來開顯你自己的自性彌陀、自性光明。你的目標是你自己要成佛,現在只是這個老師(指阿彌陀佛)在引領你,跟你分享祂所有的一切功德「功」是祂從因地以來所做、所完成的一切功,這個功就是過程中所下的工夫「德」就是祂完成了、祂證果了。從祂的因地到果德,全部融會在這一句彌陀聖號中,你現在只以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就得到祂所有的加持(“加”是加給你智慧,加給你祂的福德;“持”是祂憶念你,當你在憶念祂的時候是「眾生心想佛,如來影現中」)如來所有的智慧德相就在你念那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歸依、尊敬、祈求教導,祈求跟祂合而為一”的這種觀行中,在這種懇切的心之下你能夠得到多少,完全看你跟祂相應的程度有多少。就從我們“雜染的心慢慢變成專一的心”,“從專一事相的念佛,變成是合乎體性好樂成佛的,叫做「發菩提心」”。這時候這個菩提心就會越來越真實,越來越穩固,越來越成為唯一的「念頭」。

台灣諺語說「一心想要死 ,一心想要愛吃米」。形容:做事自我矛盾、猶豫不決,拖泥帶水。唉呀!我很想成佛,我要到極樂世界去,可是生活中各個層面──我愛我爸爸、愛我媽媽、愛我配偶、愛我兒女,這五欲六塵還很好享受咧!就是剛剛那句話(一心想要死,一心想要愛吃米),那就會自己拉扯,拔河!世間六道輪迴的染著,太好(ㄏㄠˋ)樂本身就叫煩惱,跟你想出離的念頭兩邊拔河吧!如果還在拔河,你連第一句「功夫成片」都沒有。欲界煩惱降伏了,到“等持”的時候就“定在彌陀聖號中”只有“事相念佛”現在從“事相念佛”要進入“證一切智”,那就是般若空理啊!而以這樣的文字【念念照顧心源】,這個源頭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你的法身。你的源頭是什麼?──「自性是佛!」所以,你讓你的「心」一直回來照顧這個「心」源。【心心契合佛體】:「契」動詞,我常講approach and then fit.這英文就講得很實際,就是趨向於祂,然後貼合在一起,那就「合」。「合」什麼?合乎你覺悟的體性,這個時候是「事一心」。

第三句【返念自念,返觀自觀】、第四句【即念即觀,即觀即念】、第五句【務使全念即觀,念外無觀】、第六句【全觀即念,觀外無念】、第七句【觀念雖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到這裡為止是由「事一心不亂」的淺境界進入到深境界,由天台藏教、通教、別教各個次第轉進,“準備”要出離十法界去證「理一心不亂」。我們用天台宗的藏、通、別、圓四教來解釋,總說「藏教」就是給三界以內鈍根的眾生學習的次第指標;什麼叫鈍根?就是學一件是一件、學兩句是兩句,他不會舉一隅以三隅反的,他只會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你如果要教他十個東西,你不能用比喻的,比喻他聽不懂,你得一件一件說白了,直接教他才懂得。所以很執著啊!執著性越高,染著性越重,這就叫鈍根的眾生只有自己好,別人的都不好,那就是鈍根了。

假設能接受“所有的都好”,知道「因緣所生法」,所以在「空性」裡面“什麼都有可能”,那種就叫做三界以內利根的眾生利根的眾生就是加入了「般若空慧」,「般若空慧」由「析空觀」到「體空觀」。藏教人要分析,要一件一件分析給他聽,他才聽得懂。那叫「析空觀」;到了通教,他就可以「體空觀」──「當體即空」。體性──他就知道大家因緣不同、所學不同,所以“能夠接受所有一切眾生跟我不同,各個安住在自己的次第,學那個次第應該完成的佛法”。因此,自己就能再向上提拔、向上提升,也能理解和包容身邊其他與自己不同修行次第或是不同法門的人。急不得啊!拉不得啊!不可揠苗助長啊(咦!這個苗怎麼老長不高,趕快提它一把;完了,就這樣死掉了,結果生煩惱啊)!所以要怎樣?──「長養聖胎」得順著眾生的「根器」,讓他依照自己的「次第」(就是自己的程度叫次第),依照每個人不同的速度,每個人所結善知識的「因緣」不同,每一人要證悟所需要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這跟他宿世以來,開發善根的過程中,所種的「福徳」是有差別的。《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不能少了極樂世界規定的「善根、福德、因緣」這三樣而得生極樂世界,你少了就沒辦法具足因緣而成功。少了「善根(就是不貪、不瞋、不癡)」就是“不能降伏自己的煩惱”的意思。「福德」就是你“應該無量劫的供養十方諸佛、菩薩”。你看《金剛經》講,你如果能得到般若空慧,是「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你今生才能得到這樣子殊勝的、能度你出六道輪迴的「般若空慧」。從「事一心不亂」到「理一心不亂」全部都是「出世法」的出世智慧,都是要由「淺般若」進入「深般若」的。

你看《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是等覺菩薩的示化,或十地菩薩的示化,或者至少在《大悲心陀羅尼經》說“爾時頓超八地”;八地以上──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是最後的成就的品級。所以「八地」常常被說是最上輩的下級,這是在佛經的教義上面來分的。以什麼來分?以祂們的念頭的波動、清淨來分的。淨空老法師喜歡用「定境」這兩個字來形容五十二個階位的不同,但這樣講大家還是不能了解,因為很籠統的講一個因為「定境」的不同。什麼叫「定境」的不同?其實就是「觀行(ㄏㄥˋ)」的內容不同,所以他們分出來的階位不同。那為什麼「觀行」不同呢?就是「波動的幅度」跟「波動的內容」的不同,那就是「觀行」;如果講「思維」就落入第六意識了。為什麼叫「觀行」?「觀行」跟「思維」有什麼不同?「思維」是第六意識起了作用,是有分別著力的;「觀行」不是,「觀行」是整個放空了自己,進入十方法界的同一體性中,也就是圓教初住位以前或別教入地以前,他的「觀行」是完全開放跟宇宙融合的,是宇宙觀。所以“出世的菩薩”他的老師是誰啊?──出世的佛菩薩。不是人間的這些“人”,他會感召到法身大士們及佛的教導。這個在人世間很難懂,所以叫“很不思議的出世間法”。因此,我們要曉得藏教是沒有所謂「理一心不亂」的,他只有到「事一心不亂」以後,他有一個「四果阿羅漢」是他所追求的境界,叫「藏教佛」。

「通教佛」的位次是有加入「淺般若、體空觀」,也就是三界裡面的利根眾生所修學的。別教就是指“初時”以出離三界為志,離開了三界以後“轉想證入大乘佛果”,知道有佛果,可是他是三界以外大乘鈍根眾生的漸進學佛法;所以他“有別於”「藏教」跟「通教」,是指他不是三界裡面的修學佛法,他是學習三界以外的“出世法”。可是這出世法他又“有別於”「圓教」,因為:第一個,他是有順序次第的學;第二個,他的佛果是不圓滿的。別教佛只有破十二分的無明就證得別教的佛果。所以他在進入別教的「十地」或甚至「八地」以前,如果他不知道有「圓教」這麼一回事的存在,如果他仍舊以那十二分無明破除為滿足,那麼他就有一個“別教佛”為他的目標可成,因此他就不會更上層樓了。因為他目的地很明顯,破十二分無明證得他的圓滿佛果,就是「別教佛」啊!所以想成就究竟佛果得一定要被「轉接」。這個在智者大師所立的天台宗《斷證表》,對於「轉」跟「接」的這個部分說得很少,只有講了可以被接走,可以因為自心念頭的轉換、心量的擴大、定境的加深、觀行的深入被接走。「深入」是什麼?就是“愈平息、愈與涅槃相應”的時候,所以他就“無染著”。

度眾生度到最後,就無眾生可度。無眾生可度,法身大士是“有感才應,不感不應”。“祂沒有度眾生的心,無眾生可度,有感祂才應”。那“「感」是要怎樣?你要達到祂的限制。什麼限制?你得有資格當祂的學生才能感應道交,祂只接引那個能夠感通的人,否則不用談”。

所以你們看你們拜佛拜那麼久,觀世音菩薩有來嗎?你看到釋迦牟尼佛了嗎?我告訴你,我看到了。我講真話會被打死啊!但是我告訴你我為什麼看到,我今天在這裡講,現場人聽到我舉的是真實的人、事、地點,人名、地名都有,刊上網的時候通通會用代號隱藏真名,上網不可以寫給不認識的人知道。今天我就跟你們講,那件事情發生在1986,在我住處的地方隔兩條街有一個男孩,那年四歲,叫巫○○,著魔了。著魔是因為他們家上兩輩前一個收養的孩子,他的養父母沒有好好照顧他,在養父母生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就放任這個養子讓他得了肺癆病死掉了,死的時候是死在柴房沒人知道,死後沒把他的名字寫入家族祭祀牌位。原先這個養父母因為沒有生育,可是世代單傳,所以收養這個養子來「硩花欉 teh hue-tsâng」。(台語習俗:抱養別人生的孩子以引發自己生育之機。硩:「壓底」的意思,花欉:「生育繁殖」。),等這養父母生了自己的孩子後就對他不重視了。而這個養子死了以後他的魂並沒有離開,他一直等……等到這個四歲小孩的媽媽生了第二個小孩,而這個媽媽生兩個都是兒子,讓他等了兩代了,他來要求有後代祭拜他,就來障礙了。他希望有一個男孩能過繼給他祭祀他,就因為這樣的因由,這小孩就著魔啦!鄰居就找我去,因為只要一到半夜,整條街都沒辦法入睡,晚上只要到十一點開始就有淒厲的叫聲,你們可以去聽《超度之意義與實修》裡面有完整的敘述。

就因為這樣的因緣,我禮拜天半夜去處理了以後暫時安定,當時這個魔聽我念誦《金剛經》時,附在那四歲男孩身上,是搖頭晃腦表示心領神會,高興得合掌恭敬禮拜,而我就答應他隔天帶他去歸依三寶。可是沒想到佛寺那時的當家師(現在是住持),當時就給他“收驚”(收驚是驅魔),跟我要求的原意不同。我原意是帶著他(魔也是眾生)跟小孩一起歸依佛門,以便攝受他、救拔他、調伏他。可是當時法師是用驅魔的方式,認為你是個障礙應該要離開,只要這個活著的小孩與其母歸依被攝受,不要你這個無形的。這下魔就不高興了,魔一不高興就起瞋念,就障礙這個出家人;這出家人就跌坐在大殿沒辦法回寮房,只要他一出大殿這個魔就來干擾做怪。所以這佛寺的另一法師在星期二早上打電話罵我:「郭文秀!你把這魔帶到佛寺來障礙我們未來的住持,我們不能接受,你自己去負責,你怎麼可以讓我們出家人這樣子?」你們知道我後來為什麼要出家?就是從這件事開始醞釀的。那時我一聽:「啊!怎麼會這樣?你不是“攝受”他呀!原來你是要“驅魔”呀!那怎麼辦?」,「好!“要命”是不是?那我這條命給你!」我禮拜二就下定決心,所以我持了三天的八關齋戒,禮拜三、禮拜四、禮拜五持八關齋戒,一心念佛迴向“求生極樂淨土”。

我在那三天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止語、持八關齋戒,一心念佛求往生。我這個人世間的這條命可以給那個魔,他要“人命”嘛!而我的“法身慧命”要去極樂世界。第二件事情是一直教我那個時候只有虛歲六歲的女兒,外婆家的電話要她背清楚,然後告訴她:「媽媽如果睡覺了怎麼叫都叫不起來,你就打電話給外婆,外婆來了就知道該怎麼辦。」都沒有讓她受驚嚇,讓她每天背電話號碼給我聽、電話該怎麼打,教她撥電話,要撥什麼號碼、怎麼撥。等她撥去我媽接到電話,她就跟外婆撒嬌:「外婆你好,我在學打電話給妳」,外婆就很高興,我也不講為什麼,就掛斷。三天之內就好幾次的練習,小孩就喜歡練習撥電話。等我確定這兩件事都完備了,禮拜五的晚上十二點,我就去迴向功德;孩子在睡覺,我去洗了澡,迴向一切功德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來拿吧!這條命給你,完全的不會報復任何人,完全的沒有怨恨,自己做自己擔;我願意,是我把你帶到佛寺去的,我惹了這個麻煩,我願意給你這條命!請別再障礙某某法師。”

一下子喔!整個元氣就像被拔掉一樣,全身出冷汗,一點力氣都沒有,整個虛脫掉了。虛脫到什麼程度呢?我想去跟我女兒告別,但整個眼前發黑沒辦法走路,只能扶著牆壁走,否則就好像要飛走了一樣。最後到她床邊(她的床, 4尺寬、16吋高,專門在持八關齋戒用的),我走到那裡沒辦法上床,完全沒力氣,所以我跪在地上伸手摸我女兒的手說:「永別了,親愛的女兒,媽媽因為處理魔的事情沒做好,讓出家人受委屈、受困擾了,我現在願意把這條命捨給那個魔;對不起,我沒辦法再撫養妳了,但是妳還有爸爸,雖然我們離婚了,我死了他就會負起責任,那就是妳的命,請妳原諒我,希望妳記得外婆的電話,記得打電話給她。」

這樣祝告完畢以後打坐在床邊地上,背部靠著一個小小的置物櫃,看著另一邊的衣櫥,然後眼前發黑,就閉目念彌陀聖號。念啊,念啊,不到一會兒,釋迦牟尼佛出現了!學尼奉懺公師父口諭不准講這整個場景給你們聽,以防以後有人做偽(偽造)。懺公師父跟我講:「你是真的見到了,但是不准講給人家聽,以防後人做偽證無法判斷,細節不准講。」(省略場景描述),那個時候世尊告訴我:「某某(住持之法號)周內可安,汝可安心。」世尊摩頂傳《大輪金剛陀羅尼》。隔天以後,身心之健朗與道業之突飛猛進,無法形容給你們聽。所以我後來用《大輪金剛陀羅尼》法門在中國大陸救了好幾個現在擔任住持的法師。2002年三月在廈門夢參師父於學尼跪著上香時問:「你有辦法救某某法師的禪病嗎?」我不能撒謊,看著佛桌上的佛像和韋陀菩薩像,接到的訊息是:「大輪金剛陀羅尼可救!」所以只好點點頭。師父問:「用什麼方法?」無奈的回答:「大輪金剛陀羅尼。」師父問:「妳有傳承嗎?」我說:「有!」師問:「誰?」我說:「釋迦牟尼佛!」夢參師父很驚訝問:「怎麼得的?」我就告訴他整個來龍去脈(因為他是上師、剃度恩師)。只用了三座法的因緣,那個禪病十二年的比丘尼就領悟而離邪境。夢參師父說:「傳啊!廣傳啊!」於是他打電話叫好幾個省份的出家眾來聽法,驚動了公安局、佛學院,甚至北京高層。我講這個的用意是什麼?你若能捨身,不要這個六道輪迴,你“真的志在淨土”,你“真的如法的修行”,佛菩薩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啊!問題是出在我們學佛是學假的,不是真的要出離啊!是來這裡攪和的,來這裡得你自己自以為是的利益,你不是在學祂啊!我叫你捨離煩惱,你不肯“捨”,你要“得”啊!如果到佛門來不是“以捨離自己的煩惱習氣為目的”,你永遠進不去這第三句以後的事情,“不關你的事”。

這整篇「念佛三昧摸象記」的重點,最主要的都是我們前三、四次所說的內容,那就叫做How to get it?! know-how.know-how”是不是比較重要?到達目的地以後的境界面目,你到了你就懂了嘛!我們等一下消文很快喔!可是同參道友們,最重要的是怎麼去?How to get it?你怎麼到達那裡?是不是更重要?所以學尼一直在這裡不斷的給你們分析。淨空老法師只有幾句話,說:「因為各個菩薩五十二階位,他們的定力不同啊!觀行不同啊!成就不同啊!」他就只有這樣講,你能懂嗎?你能得到好處嗎?這個太總結了。好了!更總結的人是誰呢?讓我非常安慰的第二個因緣:林口長庚醫院的宋副院長。現在說起來是2006年歲末的事情,他的父親住院在加護病房,當時八十五歲了,叫我去開示。我去了加護病房跟他父親說:「你的兒子功德很大。」他的兒子宋副院長學佛,台大醫學院畢業的,他在2006年因為買了房子,透過學佛社請我去「灑淨」,我不肯去。我說:「你請我灑淨的意思是,以後就必須保證消災免難、必須吉祥如意。就靠一個灑淨儀式就得到這功德力?如果沒有效果,就說這個『灑淨』沒用,是不是?」你們去想一想我說的道理。「因緣和合唯識現」,所有一切事情的成果不是單一的條件就可以完成的,你如果想要住得吉利吉祥,不能光靠灑淨。因此,我說:「叫他自己來請!」如果不懂義理的人就會說我架子很大,但他不是啊!他很謙虛的馬上求懺悔說:「我錯了!我叫長庚學佛社的人轉傳這個話,我錯了!」他親自來到桃園大悲精舍,跪下來求懺悔,請我幫他看看房子。我一看他的態度,“佛子也”!我講這個就是“教育”喔!你們能不能聽得下去?聽了多少?都是你們自己的本事,“重點就在他的態度,他會反省、敬謹接受人家的教導”;而他當時是在位的副院長啊!我就說:「好!我到你家去看看。」我去看了,我就告訴他地理風水的各項細節。講完了以後就問他,你讀什麼?他說:「讀《楞嚴經》」我說:「開悟在楞嚴,你只想開悟是不是?你幾歲?」他回答:「六十二歲,屬雞的。」我說:「沒時間讓你慢慢修圓通,那是我二十幾年前修學的東西,現在才來修,太晚了。」他說:「那應該怎麼辦?」因為他喜歡《楞伽經》,喜歡《圓覺經》,喜歡般若的東西,所以就跟他講般若。我在他家做別的事時間少,跟他講佛法講三、四個鐘頭,就為講佛法而去啊!這個人之利根啊!就這麼一場,不得了了,突飛猛進。接著他父親生病,我給他父親只有一個法門,我說:「你現在這樣死了,我看三惡途有你的份。」他父親嚇死了,我說:「如果我是你,我不敢死啊!」他問我:「要怎麼辦?」我說:「活著到佛堂來受三歸依,我傳你一個法門,絕對讓你成佛。」他父親講:「哇!這麼棒啊!」我說:「是的,保證的。」他說:「好!」三天之後就出院了。我當然有去加持、有去灑淨啊!但是那些都是我的事,我沒跟他說。我只跟他說:「好好給我活著出來受三歸依,教你一個法門,可以成佛。」他父親就跟兒子說:「我比你跑得快,師父說我可以成佛!」後來他就來受三歸了!副院長夫婦及父親、家人都來受三歸。他父親受三歸依,我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八十五歲了,不然你要叫他做什麼?念佛最快啊!他父親念到去年2014年農曆元月初八,吃晚飯吃了一半,跟身邊服侍的人說:「夠了!你扶我去床上休息。」於是就扶他到床上,這位九十三歲的老人家雙手一合掌,口稱:「阿‧彌‧陀‧佛!」走了!念佛往生了!這下副院長對念佛法門更有信心了,種種解門歸於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爸爸示範給他看!所以去年浴佛節我去林口長庚醫院主持浴佛的時候,他父親往生還沒有滿百日,他來代父供養上師,他說:「父親臨終吉祥,念佛往生,代父供養。」我每次從國外回來講法,他就一定會出現一、兩次,然後就不見了。最近,我在林口長庚醫院講《藥師經》,他來迎接師父回來講法、敘舊,然後又不見了。兩個禮拜前來了,他準備了紅包代父供養上師。我就告訴他:「十月份你來見我一面,就不見了;十二月又來見我一面,又不見了,不曉得你忙什麼去了?」他就說:「為父守喪,專心念佛。」我說:「我告訴你,現在講的『藥師法門』還在講很淺的東西,你不用來聽,不要浪費你的時間,上網去看在財政部關務署講的『止觀一如.念佛三昧』吧!我正好講到【尚未鞫到根源】」。你猜他回答我什麼?一句話而已喔!他說:「菩薩品位、觀行(ㄏㄥˋ)不同,念佛層次內容不同,由“事一心”要到“理一心”,尚未完成。」我就站在林口長庚醫院佛堂前面說:「不用往下說了,你也不用上網去讀了,你是此中人物啊!」終於出現一位圓教根器的人。我講分析給你們聽,他講歸納,懂嗎?歸納就只有那一句話──菩薩的等次不同,階級不同,是因為他們所立的觀行不同,是因為波動的起伏不同,是因為對真理的領悟次第不同。所以你所觀(ㄍㄨㄢˋ)的內容,跟念那一句彌陀聖號的「切切提撕」的「切」,是有不同層次的「切」。但這樣子你也只是做文字上的體會,知道是有不同的;你得親自去走一遭。我們講到後頭的時候,就會講到馬祖道一禪師的一個例子。

從剛剛一直講到第七個層次,都是包括別教三賢菩薩以及通教的菩薩們所作的內容。下面這三句【須向者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上,重重體究,切切提撕】就進入圓教,從圓教的八信菩薩開始,下面一句九信,到最後十信,然後證入。這個八信、九信、十信菩薩,他們的觀行就已經很細微了,是完全的【越究越切】。你看喔!這一句【一念】;沒有「念念」,也沒有「心心」,只有【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在這一句上面下功夫。【重重體究】是指觀行“由淺般若入深般若,到見自性”。【切切提撕】那是乾淨利落,直截了當,完全的。提撕】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是不可須臾離者,那個叫【提撕】,而且是【切切】啊!所以跟你們提出來「真切」、「懇切」、「熱切」、「深切」這四個切。我今天給你們做總複習,因為現場有很多同參是第一次來的。

越究越切】的「──深衍。很深很深的向內心看去,越是向內心裡頭去看,追本溯源要親見本來面目的努力越切,越來越直入了「切」要與真如自性相應的「真切」;要至誠「懇切」;要「熱切」就永遠不能停,不能澆息,熱度沒減下來的;要「深切」,不斷的向心裡面,不斷的向內看,不斷的參究下去。

愈提愈親】的「提」,就是提“彌陀聖號”「親」要到什麼程度?上回跟大家分享,你跟你自己最親,還有誰跟你自己最親?跟你再怎麼親的人,你都有秘密不告訴他,只有你自己知道怎麼一回事。所以“彌陀就是你,你就是彌陀”,那個時候就最親了。因此,【愈提愈親】親到怎麼樣?──【力極功純】。在這就“完全貼合在一起,彌陀就是你,你就是彌陀,不用作念頭,不用起心動念說彌陀是我!”如果還有這麼一句“彌陀是我,我是彌陀”,就還是有個念頭在那兒。連這個作意的念頭都沒有了,當下就是,很自然的。

我以前講這個被毀謗啊!說我自認為是觀音再來或彌陀再來,所以才說我就是彌陀,彌陀就是我。真是“阿彌陀佛”!這樣懂了沒有?我以前就講這個啊!我二十五年前這樣講,台灣沒有人聽得懂!因此招致毀謗。因為說了「彌陀是我,我是彌陀」嘛,那「我是觀音,觀音是我」是不是也要被人家毀謗啦?真的就被毀謗。現在總算可以講這個教理,真是感謝有這麼多的大德在電視台講佛法。尤其是淨空法師,三十年來他用了網路,用了電視,這麼積極大量的弘法;另外,還有海濤法師、法界電視台等,一直在弘揚這些“出世法”。因為這些大德們的努力,現在終於可以講這個話了,教理終於多了很多人聽,也可以聽得懂了。楊居士現在人在這裡,她是我三十三年的老鄰居,全程經歷巫家的事情,就看著我以前這樣講,可是在以前這樣講大家不能聽受,認為“你怎麼可以是彌陀,彌陀怎麼可以是你啊?彌陀是彌陀,你是你”,你要跟一般人講這個教理,他們是聽不進去的。(待續)

 

弟子隆如恭敬錄音分段

弟子清慈、隆怡、慧千、隆騰、修仁、隆明恭敬聽錄繕打

弟子隆光恭敬初校

弟子隆成恭敬二校

 

首頁 開示摘錄 關務署念佛社開示 2015.1.28財政部關務署念佛社開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