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開示大悲法門(二十二) 2014.11.22

文章建立於 2016/12/17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大家翻開《大悲心陀羅尼經暨行法懺法》107頁倒數第2行。台版第113頁倒數第2行。

【行法:八登涅槃山願‧知次位也。山須自下升高‧雖觀即理‧道不浪階故。】

【八登涅槃山願】目的在知次位。「願我早登涅槃山」在這裏其實就是自修的完成,誰登涅槃山啊?小乘的涅槃山是得到阿羅漢道中乘的涅槃山就得獨覺乘大乘是八信菩薩的完成

「涅槃」是什麽意思?寂靜!登涅槃山,也就是我們「自內證」。什麽是「自內證」?《金剛經》「一切賢聖者,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那麽無爲法從哪裡開始?從初果阿羅漢開始,初果阿羅漢到四果阿羅漢,這是小乘佛法大乘佛法以圓教來說從初信開始,到七信就出離六道輪迴,那麽這些無爲法的修學過程,就是自內證,先降伏自己。佛在《佛藏經》說:不先學小乘,就去學大乘,非佛弟子。意思是你自己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你自己都不能出離生死海,行什麽菩薩道?!

我一向很反對剛開始學佛,馬上行菩薩道。人家一問你佛法,什麽也不懂。常常有這樣的人來問我:「師父,我想度那個人,那個人有什麽困難,我應該怎麽跟他說法?」我就說:「你不用去說法了!你都不知道怎麽度人家,你來問我,那我現在教你的,你今天去講,他如果再回你一句,你是不是回頭再問我,那不麻煩死了?那就代表你還沒有證悟,你還沒有準備好,應該自修,不要去行菩薩道。你還沒有資格做菩薩呢!」我自修了非常多年,當我後來開始全世界成名的時候,懺公師父就告訴我:「我們(他講我們,就是指我)現在已經知道了,我們所走的路綫沒有錯,我們所走的佛法大家讚嘆,我們也知道跟衆生的法緣殊勝,現在退回來。」爲什麽?Angela那時候年紀小,我要監守到她滿二十歲(臺灣是滿二十歲叫成人,不需要監護的人)。可是我能夠以在家人的身(外表),出家的心(內在)修出世的佛法。每天就是自修弘揚佛法、持戒律,沒別的事了。

【知次位也】,你自己知道,你「自內證」,有沒有出哪一個生死海,哪一個位次爬上去了沒?自己知道!你自己印證嘛,在那個位次該做什麽事,不能做什麽事,講得很清楚了天臺宗的教義裏面有,《華嚴經》裏面更有每一個菩薩階位有三十件事情,有十個他已經圓滿具足剛完成了,有十個是他現在正在學習、實行的,有十個是他好樂即將要學的以十爲圓滿,十個層次哦,十個方向,無限的寬廣。這些都是在經歷很多事情的過程中學會的,每次經歷的時候,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境界相來考驗,就去思惟佛經裏面可以怎麽用,在用的過程中,有馬上能成功的,那就知道這個對症了反之,就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修飾,然後自己就學成。叫做“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每經一事必長一智,所以你要去經歷很多很多救度衆生、幫助衆生的過程中,學得最多的是自己。學過了以後就記得了,這就是登涅槃山,知次位

【山須自下升高‧雖觀即理‧道不浪階故。】

剛剛說到「即惑成智,即生成滅」,因爲現在是講「一乘佛法」哦,你在學圓教的時候,你雖然對這個義理是一碰觸就「空有不二」馬上圓滿具足,可是你自己內心的轉折層次,卻是不能貢高我慢的。你依著的理”是圓教的理,是「一佛乘」的理,可是你自身的層次,是由淺到深,慢慢爬。所以你不要以爲你在聽圓教的道理,你就以爲自己是圓教菩薩了!海浪花都是不講道理的,啪~,好高,可是一下子就沒有了,還是歸回大海。所以叫「道不浪階故」,不要像海浪一樣不依照次序的突然平地撥十層樓,摔下去可慘了

【行法:九會無爲舍願成安忍行也。舍名捨衆速證無爲故。此行不專初品上地亦然。天龍恭敬不以爲喜。即其例也。】

這是無爲舍願——「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爲舍」。

《金剛經》講,『一切賢聖者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就是以你那個“無作的心”,“無爲的心”來定你是在哪一個賢聖的位次。你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去實行的時候,你能相符合的比例有多少,來決定你階位的高低由下向上爬升,是在你內心裏頭爬升你理解的越多,你不好好地實行,那個叫做“狂慧”,好像在墻壁上畫餅,能不能充饑啊?不能!所以“口說教理,行在有爲”啊!這騙人的表演者、演說家是沒有用的但是如果你能真正這樣去實行,以“無爲的心”,“無作的心”,你在“一切不思議境”(生活情境)中,能舍衆而度衆生,“度盡一切衆生,而無衆生可度”,不染著所有一切,也就是禪宗所說的,「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你要能真正實行的時候,就【速證無爲故】!

這個【舍名捨衆】,因爲住在那個無爲的心、無作的心,可是你能入一切的境所以觀世音菩薩才「合掌正住」,住在哪裡啊?無住生心的,不住色聲香味觸,不住眼耳鼻舌身從什麽時候開始學起初果阿羅漢!當然了,初果阿羅漢以上階位的,都沒有失去過。所以,你的“身見”如果能放下,你就不再住在這個身體,也不住在色聲香味觸法,這裏頭的分別心、執著心就沒有了這些東西存不存在?存在!對你有沒有影響沒有,什麽都好呀!

我們前天晚上從泉州回來,因爲到達這裏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七點了,我就問Z:「是大家各自散了呢,還是要再聚餐一下?」。他說一起去吃飯。於是我們就到附近餐馆聚餐,我們要了一間包間,點了廿二道菜服務員小姐覺得奇怪,問我們幹嘛點這麽多菜?我就說:「我們這桌12個人中間,有好幾個人是吃素的,也有一些人是吃葷食但不吃海鮮的,另外有兩三個人是不吃牛肉的。所以我們點菜我得保證這三組人馬各有幾個菜可吃。而且我們專挑金額小的菜點,每盤菜量都不多。」服務員小姐就說:「昨天晚上有一桌客人點了很多菜,動沒幾筷子就放下了。雖然付了錢,可是食物這樣糟蹋,我很難過。」我說:「小姐,你放心,我們帶了空盒子。我們連上一餐在泉州素食餐廳沒吃完的都帶回來,吃不完我們會用空盒子裝起來帶走她聽了好感動。她下班前讓人端上來兩碗梨帶著一個圓形心字的問安卡,上面寫著:我聽您剛才一直在咳嗽,所以我請廚房燉了兩碗燉梨(因爲她看見我正在倒止咳糖漿給Z喝,我自己也喝,我們兩個都在咳嗽。)後面的那一句話讓我好感動:“您的健康太重要了!”等我們再回頭找她的時候,她已經下班了。所以我要準備禮物交待侍者,等她們下次到那兒聚餐的時候,幫我找到這位小姐,獎勵她。哪有這麽好的服務員啊,老闆應該獎勵她,服務員而已,能對客人這麼貼心,老闆用到這種服務員是老闆的幸運、老闆的福報。這個服務員叫曾○婷,了不起。我不是因爲吃了那一碗燉梨,而是她會觀察,她懂得怎麽表達愛Angela以前講過一段名言,我現在常常提醒她自己,也送給你們:「人在做,不只是天在看,別人都在看。」,是不是這樣?“天在看”的意思是有因果的,自然就會有因果報應“別人都在看”是別人跟你互動,別人跟你互動的好坏,這是共業結構的改變

像我這次去清源山千手岩得到那些出家衆的照顧,就是因爲以前對出家衆的團體沒有分別心地去供養,等我碰到困難了,出家衆的團體把我當做自己人這樣照顧,陪我下來,在停車場還拿著手電筒陪我坐在那兒,等到我這些弟子們回來。你們看到師父由兩個出家師陪著在那兒,有沒有很感動?

(弟子:有!)

你們也不用上山去,也不用擔心我摸黑下山不安全。我們老早下來等你們了,還送你們每個人禮物。你知道嗎?我進了山門後,我打開錢包,留下了一百元,拿出六百元錢對她們說:「我因爲有出門弘法,有紅包收入,終於碰到出家團體,我要供養常住,修六合敬。」我到開元寺、承天寺也這樣供養。六合敬最後一個就是要分享所有的收入。她們聽到我這個臺灣來的法師說:「天下僧家同一家,我代表整個僧團出去弘法,信衆給我的紅包得送回常住,你有一份。」她們就掉眼淚。我不是供養,因爲我不是信徒,是分享好像你出門賺錢,回家拿錢給家裏人一樣,懂嗎?這就是六合敬。

爲什麽在這裏要講這個?以無爲法行一切菩薩道而不住一切處,能舍一切境界,可是能遍一切處地去”!這樣懂嗎?這就是《大悲懺》的「合掌正住」!什麽地方不能去?都能去,都不住不能去的人是因爲你染著,你就不可以去,你若無染著心,你什麽地方都能去。

【此行不專初品上地亦然。】,這個「安忍行」,「不專初品」,指圆教初住菩薩他們該做的,不是别教的那個十住十行十回向做的即使是上了地——圓教入地以上的菩薩也一樣這樣做啊!他們專修六度波羅蜜的都這樣做

【天龍恭敬不以爲喜。即其例也。】所以天龍八部對他很恭敬,他也沒歡喜心。順境逆境都沒有辦法擾亂或動搖他任何一點心

【行法:十同法性身願‧離法愛也。不滯似解‧合佛真身故。】

【十同法性身願離法愛也。】,你對你所修行的法,修成功了就要放下,就離開,還有染着嗎?沒有啦!就叫你一直不斷地舍離法愛”。

【不滯似解】這個「似解」就是六即佛的「相似即佛」位。我們來學佛受三皈依以後叫「名字即佛」「觀行即佛」是六道輪迴裏面的衆生在立止觀「相似即佛」是四聖道已經出離六道輪迴在「四聖法界」的。那麽如果離開相似解是不是就到「分證即佛」去了「分證即佛」是不是就是圓教的初住菩薩以上或別教初地以上的菩薩不滯似解」就是不停留在相似解不滯留在「四聖法界」裏面的「相似即佛」位次

【合佛真身故】,佛的真身是什麽?是「一真法界」,以法性身住法性土,所以到「一真法界」去就是「早同法性身」了。

現在有網絡真好,越來越可以講「一佛乘」的法。(待續)

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法界有情眾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弟子 持照、戒安、行朝、持中、戒心、戒弘、净利、行平 恭敬抄錄

弟子 持平 恭敬錄音

弟子 戒香 恭敬整理

弟子 正健 恭敬校對

沙門釋子比丘尼普度昌悲完校於2016.12.13.

 

 

20161217
首頁 開示摘錄 修持大悲咒法門 在廈門開示大悲法門(二十二) 201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