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意義與布置佛門功課(二十九)─農曆六月二十四護法伽藍菩薩關羽誕辰(中)

文章建立於 2016/7/26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B3%E7%BE%BD  (另開視窗)

關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羽(關聖大帝)

襄陽太守

前將軍、假節、漢壽亭侯

國家

時代

東漢→三國

主君

劉備→曹操→劉備

長生→雲長

封爵

亭侯

封地

漢壽

籍貫

河東解良

本貫

解縣

其他

名號

關公、美髯公

出生

東漢延熹三年?(160年?)

東漢河東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

逝世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220年)

東漢荊州臨沮(今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

諡號

壯繆侯

墓葬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縣佃莊鄉關莊村的關林(曹操以諸侯禮安葬其頭顱)

位於湖北省當陽市的關陵(孫權則以諸侯禮安葬關羽身軀於當陽)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成都關羽墓(成都關羽墓則是劉備為關羽建的衣冠冢)

祠廟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縣佃莊鄉關莊村的關林

親屬

 

道教

關羽(約160年?-220年)[1],字雲長,本字長生司隸河東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2],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劉備的重要將領。與張飛並稱「萬人敵」(見《三國志‧魏書‧程昱傳》:「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

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其倍受中華文化歷代推崇,由於其忠義勇武的形象,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大爺、關老爺,又多次被後代帝王褒封,直至武聖,故也俗稱為(關)聖帝、(關)帝君、(關)聖帝君、關帝、關帝爺等而流傳至今。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中國佛教界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其中儒宗神教奉為五文昌之一扶鸞信仰者則奉為恩主,故又稱關公為恩主公、山西夫子、文衡聖帝民間由於《三國演義》等傳統作品的影響,普遍認為關羽與劉備、張飛義結金蘭,關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二爺關二哥。直至現當代的某些社會群體與場合中,仍然經常出現祭拜關公的情況。

生平


早年事蹟

關羽是河東解人。不知因何事而逃離家鄉,前往涿郡躲避。

中平元年(184年),劉備在鄉里募集支持民眾以組織一支義勇軍來參與保衛鄉里免於黃巾軍的掠奪,而關羽與張飛也隨之禦侮。

後來,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以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劉備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劉備周旋,不避艱險。

之後,劉備領徐州,在建安元年(196年)被袁術、呂布夾攻,關羽便跟隨劉備一起投奔曹操。198年,劉備與曹操一同在下邳圍攻呂布;據《蜀記》《華陽國志》記載,當時呂布部將秦宜祿外出求援,留下前妻杜氏和兒子秦朗[3]關羽以其妻沒有生子,曾向曹操請求城破後娶杜氏為妻,曹操答應。之後關羽又數次向曹操提起,曹操懷疑杜氏是否異常美貌,城破後便先去看她,見她有美色,便占為己有,關羽因此心中不悅。後來曹操任車冑為徐州刺史,關羽與劉備便跟隨曹操班師。後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於徐州,劉備趁機襲殺車冑,命關羽守下邳、領徐州,劉備返回小沛。

降曹與重歸劉備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進攻劉備,關羽戰敗被生擒,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袁紹派大將顏良與淳于瓊、郭圖等攻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並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衝鋒,刺殺顏良於萬軍之中,並斬顏良首,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三國志》對「斬顏良」的記載只有19個字,卻是正史中極少數關於古代武將單挑的記錄之一(民間傳說中的單挑大多為虛構)。

起初,曹操壯慕關羽為人,而察知其無意久留之心意,著張遼試以人情探問。既而張遼以此問關羽,關羽嘆息道:「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我深知曹公厚待我,但我受劉備將軍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始終不會留下,當我立功報效曹公後便離去。)[4]:278張遼以關羽言報告曹操,「曹公義之」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贊揚曹操:「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義,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於此乎?斯實曹公之休美。」

《三國演義》故事「千里走單騎」稱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是關羽盡拒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

關羽離開曹操時,劉備已在汝南附近,聯合劉辟等進攻曹操,於是前去與劉備會合。

鎮守荊州

關聖帝君寶像。

劉備攜民以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率兵分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會合,但劉備於途中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軍駛至漢津,一同乘船至夏口。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於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將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斷曹仁後路。待劉備取得荊南,關羽被推為元勛,受封襄陽太守、盪寇將軍;這時襄陽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關羽可能於江北駐防。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總督荊州事,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孱陵。荊州北部為曹操領地,江夏郡則被曹操和孫權中分。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認為劉備只是敷衍,於是派太守要接管荊南三郡,關羽一一加以驅逐。孫權大怒,命呂蒙率兵二萬強行攻取三郡,又命魯肅率萬餘兵馬駐軍巴丘防止關羽來救;劉備聞訊,派關羽帶兵前往爭奪,並親率五萬兵到公安作為關羽後援。時關羽號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宣稱要從上游渡河,吳將甘寧率領一千人前往駐守,關羽得知後沒有過河,在河對岸扎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瀨」。雙方對峙期間,呂蒙已盡取三郡,北上與魯肅會合。於是魯肅邀請關羽會談,雙方約定軍馬各駐於百步外,僅雙方將領攜帶單刀與會,會中雙方據理力爭,但沒有共識。此時,曹操進攻漢中的張魯,劉備迅速和孫權修和,協議平分荊州,但雙方關係已趨惡化。孫權已經仇視劉備、關羽君臣。

威震華夏

主條目:樊城之戰

成都武侯祠中的關羽塑像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自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都督荊州。同年,關羽率軍進攻荊州北部的樊城,當時樊城是曹操部下曹仁駐守,曹操派左將軍于禁進行援救。那時正逢秋天,天降暴雨,漢水暴漲,于禁所率領的七軍都被大水淹沒,導致於禁被迫向關羽投降,另外將軍龐德因不向關羽投降而被關羽斬首。關羽進一步圍困曹軍大將曹仁於樊城,並另派遣軍隊包圍襄陽。而曹操所指派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反而投降了關羽[5]。與此同時,當時丞相曹操陣營治下的梁、郟、陸渾等地的盜賊皆回應關羽的印號,為關羽的支黨,這使得關羽威震華夏。

成都武侯祠中的關羽雕像

這使曹操與群臣商議遷徙許都以避其兵銳,司馬懿、蔣濟等人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服,可遣人勸孫權在其後方干擾,許諾割江南之地以封孫權,則樊城之圍自然解決。曹操同意,就這麼做。不久,孫權遣使者為其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反而辱罵其使,不許婚,孫權大怒。

敗走麥城

主條目:麥城之戰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曹操欲自許遷都避關羽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答應將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動員徐晃、張遼等將,及袞州刺史裴潛、豫州刺史呂貢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討關羽。而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呂蒙、陸遜等遂次第攻陷荊州各地。

救援樊城的徐晃開始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將領以及殷署、朱蓋等12營兵馬增援徐晃,最終徐晃出戰擊敗圍困樊城的關羽軍隊。此時關羽知悉後方生變,乃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期間關羽不斷派遣使者前往呂蒙處,關羽軍隊家屬多在江陵,呂蒙刻意讓使者到城中傳遞家書,關羽軍因此漸漸潰散,往西退至麥城。十二月(220123日—221日),關羽偽降,在城牆上立幡旗模仿人樣,藉機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關平、趙累於臨沮被斬殺。二十四史的記載中南北朝當時世人普遍認為關羽不願投降而殉節[6]

身後

洛陽關林關羽像

孫權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通常認為即關林,不過現代有觀點認為關莊村關羽墓才是埋葬關羽頭顱之處,關林只是萬曆年間建的祀祠場所。[7]孫權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政權則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後來,關羽故鄉山西運城解州則建立了關帝廟,是為解州關帝廟,被認為是關羽魂魄歸返之處。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鄉[8](或稱『魂歸故里』、『魂歸山西』)」。

孫權背盟偷襲和關羽成仁,象徵孫劉聯盟徹底破裂。章武元年(221年),蜀漢先主劉備以為關羽報仇之名東征東吳,曾專程到大王冢祭拜關羽,並在玉泉山建關羽祠。之後蜀漢軍隊在夷陵之戰中敗於陸遜率領的孫權軍,蜀漢從此徹底失去荊州。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禪在追諡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特徵和形象


關羽的個性也非常剛毅而矜持,不甘屈居人下馬超歸附時,關羽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的才能可與什麼人相比?」諸葛亮回信說:「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張飛)並驅爭先,猶未及髯(關羽)之絕倫逸群。」及黃忠官拜後將軍,關羽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幸得諸葛亮和費詩勸解,關羽才接受。他與同僚關係也不太好,如麋芳、士仁和潘濬都與關羽不和,其中麋芳、士仁十分怨恨關羽輕視自己。當關羽出征樊城,麋芳駐守的南郡城失火,燒毀很多武器、軍品,關羽責備他。後來,關羽命令麋芳、士仁準備軍糧,二人「不悉相救」關羽說待回軍時便處罰他們,二人不安,後來呂蒙來襲,便投降東吳關羽並不是和所有同僚牽連都差諸葛亮、張飛、廖化和趙累等人都與他交好,又如費詩開解他也能聽得進。而在湘水協定後成為東吳下屬的吳碭、袁龍也起事反對孫權,欲回到關羽手下。

家庭


祖父

關審,字問之。永元二年庚寅生,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寶池裡。記載說他「沖穆好道」,常以《易經》、《春秋》訓其子,於永壽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

父親

關毅,字道遠。性至孝,父審卒後,在墓上結廬守喪三年,除喪,於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關羽。

正史並未記載關羽妻為何人,清代馮景撰《關侯祖墓碑記》關羽妻胡氏,即關平之母。

•正史並未記載關羽妾為何人,但民間的戲劇對於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蟬的故事作一點延伸,並常常提到關羽,在《關公月下釋貂蟬》中,貂蟬就被關羽釋放,最後不知所終。而《關公蒙面斬貂蟬》就借姜太公蒙面斬妲己為藍本並道出紅顏禍水,關羽害怕其傾國傾城之貌會為天下帶來大亂。有些稗官野史中稱貂蟬與呂布分開以後,成為關羽之妾。

子女

關公(中)、掌印-關平(右)、持刀-周倉(左)。

關平,關羽長子,跟隨關羽征戰,與關羽一同被斬於臨沮。《三國演義》寫作義子。

•關興,關羽次子,少已有名聲,深得諸葛亮器重,弱冠後擔任侍中、中監軍,數年後死去。

關氏,關羽之女,民間稱為關銀屏,孫權曾為子求婚,遭關羽所拒,並罵辱來使[9]。在民間傳說中嫁給了李恢之子李遺[10],現在澄江存有夫婦二人的合墓[11]

•關索,據傳是關羽三子,但是正史並無記載。其佚聞據說出於南中(今雲南省)一帶傳說。

關樾,據說是關平長子。雖然《三國志》並無記載,但有記載於一些地方志以及傳說。

關統,關興之子,娶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無子而終。

•關彝,關興庶子,在關統逝世後承襲其位。

後裔

•據裴松之引《蜀記》注《三國志·關羽傳》,蜀漢滅亡後,龐德之子龐會盡殺關氏為父報仇,但此說應為虛構。由於裴松之註引《蜀記》備受爭議,且正史並無此記載。後世解州、當陽、洛陽等地關姓氏族,常自稱為關羽後裔,然多無可查考。《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唐德宗年間,宰相關播為關興後人。[12]清朝《江陵縣誌》等記載關平在江陵有後人。

•雍正十年七月六日(1732825日),授關羽五十二代孫關朝泰為五經博士,准其世襲。[13]

評價


時人評價

•陳壽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曹操:「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曹丕詔問群臣令料劉備當為關羽出報吳不。眾議咸云:「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14]

溫恢: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為患。」(《三國志·魏書·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呂蒙:「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三國志·吳書·陸遜傳第十三》)「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諸葛亮書與關羽:「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程昱:「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徐晃:「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劉曄:「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並認為如果像他這樣的人能率領其中的一個攻戰,就可定大事。[15]

陸遜:「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有相聞病,必益無備。」(《三國志·吳書·陸遜傳第十三》)

傅幹:「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此三人者,皆人傑也。」(《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第二》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關雲長、張益德: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藩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贊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姦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董昭:「備勇而志大,關羽、張飛為之羽翼,恐備之心未可得論也!」(《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廖立:「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袁准:「張飛、關羽與劉備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後人評價

關羽和張飛在當時及後世都成為勇猛善戰與義士的代名詞:

•「值天下大亂,(劉)遐為塢主,每擊賊,率壯士陷堅摧鋒,冀方比之張飛、關羽 。」(《晉書·劉遐傳》

•「(閻)負、(梁)殊曰:『……驍勇多權略,攻必取,戰必勝,關、張之流,萬人之敵者,則前將軍新興王飛,建切將軍鄧羌,立忠將軍彭越,安遠將軍范俱難,建武將軍徐盛。』」(《晉書·苻生載記》

「李庠,字玄序,特第三弟也。少以烈氣聞。……趙廞深器之,與論兵法,無不稱善,每謂所親曰:『李玄序蓋亦一時之關、張也。』」(《晉書·李特載記》)

•「傉檀曰:『吾今新牧貴州,懷遠安邇之略,為之若何?』(宗)敞曰:『涼土雖弊,形勝之地,道由人弘,實在殿下。段懿、孟禕,武威之宿望;辛晁、彭敏,秦、隴之冠冕;斐敏、馬輔,中州之令族;張昶,涼國之舊胤;趙昌、張穆、邊憲、文齊、楊班、梁崧、趙昌,武同飛、羽。』」(《晉書·禿髮辱檀載記》)

崔公,古之關張也。」(《魏書·崔延伯傳》)

•「史臣曰:『長孫肥結髮內侍,雄烈知名,軍鋒所指,罔不奔散,關、張萬人之敵,未足多也。』」(《魏書·長孫肥傳》)

當世推其驍果,皆以為關、張弗之過也。」(《魏書·楊大眼傳》)

「薛彤、(高)進之並道濟腹心,有勇力,時以比關羽、張飛。』」(《宋書·檀道濟傳》)

「又有西域胡,妙於弓矢,弦無虛發,眾軍尤憚之。及將戰,(吳)明徹謂摩訶曰:『若殪此胡,則彼軍奪氣,君有關、張之名,可斬顏良矣。』」(《陳書·蕭摩訶傳》)

「武人略陽垣歷生、襄陽蔡道貴,拳勇秀出,當時以比關羽、張飛。」(《南史·文惠太子傳》)

•「(從弟京杲)後從李光弼出井陘,督趫盪先驅,戰嘉山尤力,(唐)肅宗異之,召見曰:『黥、彭、關、張之流乎!』」(《新唐書·辛雲京傳》)

「退闕關羽殉節之忠。」(《南齊書·曹虎傳》)

「羽為曹公所厚而忠不忘其君,可謂賢矣。然戰國之士亦能之。曹公得羽不殺,厚待而用其力,可謂賢矣,然戰國之君亦能之。至羽必欲立效以報曹公,然後封還所賜,拜書告辭而去,進退去就,雍容可觀,則殆非戰國之士矣曹公內能平其氣,不以彼我為心;外能成羽之忠,不私其力於己,是猶有先王之遺風焉。吾嘗論曹公曰:是人能為善而不能不為惡,能為善,是以能享國;不能不為惡,是以不能取天下。」(唐庚《三國雜記》)

張輔:「張飛關羽,皆人傑也。」(《名士優劣論》

•葛洪:「咸謂勇力絕倫者,則上將之器;洽聞治亂者,則三九之才也。然張飛關羽萬人之敵而皆喪元辱主,授首非所。」

郎士元:將軍秉天資,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誰為感恩者,意是思歸客。流落荊巫間,徘徊故鄉隔。離筵對此宇,灑酒暮天碧。去去無復言,銜悲向陳跡。」(《壯繆侯廟別友人》

王勃:以先主之寬仁得眾,張飛、關羽萬人之敵,諸葛孔明管、樂之儔,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幾有濟矣。《三國論》

張仲宣:張遼運籌之方,可以歸之於先軌;關羽搴旗之效,可以論之於後塵。

南濤:「及刺顏良於東郡,曹公即錶王漢壽亭侯。」(《紹興重修廟記》

黃茂才:「氣蓋世,勇而強。萬眾中,刺顏良。」(《武安王贊》

陳亮:夫關羽好勇而無謀,恃氣而驕功,此其勢甚易譎也。

陳元靚:劍氣凌雲,實曰虎臣。勇如一國,敵萬人。蜀展其翼,吳折其鱗。惜乎中勇,前後絕倫。」(《事林廣記後集》

郝經:羽、飛昭烈啑血起義,夙定君臣之分,期復漢室,百折興王。闞如兩虎嘯風從龍,夾之以飛,雄猛震一世,號稱萬人敵。羽報效於操,致書而去,飛瞋目橫矛,而與操決。矯轎義烈,上通於天,漢於是乎不亡。」(《續後漢書·卷十六》

楊博:「維帝忠義昭宇宙,功業垂史冊,祀祠遍天下,黃髮稚齒,極海窮邊,靡不崇重。而帝之隨在者靈,威蓋顯赫,千載一日。」

王夫之:吳、蜀之好不終,關羽已死,荊州以失,曹操以乘二國之離,無忌而急於篡,關羽安能逃其責哉?羽守江陵,數與魯肅生疑貳,於是而諸葛之志不宣,而肅亦苦矣。肅以歡好撫羽,豈私羽而畏昭烈乎?其欲并力以抗操,匪舌是出,而羽不諒,故以知肅心之獨苦也。」、「關羽,可用之材也失其可用而卒至於敗亡,昭烈之驕之也,私之也,非將將之道也。」《讀通鑒論·卷九》

清代趙翼的《廿二史劄記》卷七關張之勇的部份,詳細整理了古人以關羽、或關張用作皆為勇將代名詞的資料,並且認為「漢以後稱勇者必推關張」。

毛澤東:「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前會長朱大渭[16]「關羽並非只有一般名將英勇戰鬥的作風,以及武藝超群的素質,而且具有指揮大型戰役的能力,荊州的失守,主要責任不在關羽,而是蜀國戰略方針失誤造成的。關羽雖有一定責任但其忠於職守,以身殉職,應無所非議。」「關羽從小受儒家思想薰陶,因而在處身立事道德規範上,同劉備、諸葛亮可算同道中人。劉備甚有知人之明,他之所以特別看重關羽,深知其德才兼備,後來將留守荊州以及北伐的重任交給他,其原因也在於此。」

歷史學家、《萬曆十五年》作者黃仁宇關羽剛傲而缺乏處事的謹慎周詳,他不顧利害讓自己兩面受敵,弄到戰敗授首,比曹操早死一個月。可是千百年之後關公仍被中國人奉為戰神,民間崇拜的不是他的指揮若定,而是他的道德力量。關羽『義重如山』,至今秘密結社的團體仍有些奉之為師祖。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易中天:「關羽確實有令人崇敬之處,那就是特重情義。民間崇拜關羽雖然有道理,但有些信仰和習俗也很奇怪。比方說剃頭匠奉關羽為祖師爺,就匪夷所思關羽並沒有當過剃頭匠呀!再說東漢時也不剃頭。想來想去,也就是他們手上都有一把刀。不過關老爺手上的刀是殺頭的,不是剃頭的。清代有一剃頭舖門前掛一對聯云:『問天下頭顱幾許,看老夫手段如何』,倒很像關羽的口氣。還把關羽奉為財神,什麼民營企業啊,個體戶啊,供個關羽當財神,難道他們的錢是靠打架搶來的嗎?你說關羽一個武將封個戰神不就行了嗎?怎麼還當起財神了呢?依我看啊,關羽,遲早要被民間推崇為愛神。因為他對愛情的追求是很執著的。《三國志·關羽傳》裴松之註引《蜀記》和《華陽國志》,關羽曾經愛上了一個女人,一再向曹操表示要娶其為妻。這話說多了以後,曹操便『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一看,果然國色天香,結果『因自留之』,害得關羽很是鬱悶(羽心不自安)。此事如果屬實,曹操就太不厚道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尹韻公:「關羽是一個心機較深、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左右逢源的人,無論在敵友哪一方皆可受到厚待,可能這是他在黑白兩道都吃香的緣故了。正史中的關羽並非如人們所崇拜的那個關公高大完美。乃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根據心理和社會需要不斷改造而成的一個來自於現實而又大大超現實的一個偶像。」

禚夢庵《三國人物論集》:「建安二十四年十月,曹操與孫權都已親自出馬,為了戰一關羽,魏吳兩國幾乎動員了傾國人馬,上下費盡心機,則關羽之勇猛善戰可知了。這次戰役,關羽雖敗猶榮,但蜀漢克復中原的希望,也隨關羽俱逝了。本來萬人之敵的猛將,很少不剛而自矜的,只要用之得當,剛猛正是優點。這種剛烈人物,古今中外,代不乏人。即以吾國而論,如楚之項籍,漢之關羽,宋之岳飛,近人吳子玉,都是這一類型。這類人物,也同高人義士一樣,為歷史增加不少光彩。但他們成功最快,失敗也最速,只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供人憑弔而已!」

出生爭議


《三國志》《資治通鑑》正史以及三國魏晉時期的其它資料等並沒有可以被用來推測關羽出生年月的相關信息,唯一牽涉到年齡長幼的信息是關羽比張飛年長數歲,不過張飛的年齡也無任何記載。[17]

但是伴隨著關羽從北宋開始在民間藝術形象及各統治政權對其推崇的不斷提高,[18]此後關於其出生時間開始出現了多種不同信息,諸如: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六月六日未指明年份。

元胡琦《關羽年譜》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明崇禎二年(1629年)立於石磐溝關羽祖塋的《祀田碑記》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解州州守王朱旦據傳在浚修古井時發掘出關羽的墓磚,磚上刻有關羽祖、父兩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還提到關羽的家庭狀況。他因而寫了《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19]依銘所記,關羽生於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

清張鎮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編修的《解良關帝志》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周廣業《關王事跡徵信編》郭茂泰《荊州府志》等認為是五月十三日。

這些資料雖受到爭議,但現今國家民間皆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作為神明關公聖誕生日確切可信的資料。《關帝志》內容多出自《三國演義》非嚴謹的史料《祀田碑記》和《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未經嚴格考究。現在,關於關羽出生日期的考證仍舊在繼續,諸如田福生就認為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最可信,此外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二日等說法也有相關證據[20]但各種說法都缺乏決定性證據,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出生年相關的資料首次出現的時間相距三國時期都超過一千年,可考證和確信程度均不大。當然近年來開始也有史學家指出陳壽的《三國誌》也有記載錯誤。

民間藝術


清代安順地戲面具關羽像

演義以前

關羽於民間的形象至宋代即與今日相去不遠洪邁的《容齋隨筆》按理是史論,但其中已有「關羽手殺袁紹二將顏良、文醜於萬眾之中」的傳說。而膾炙人口的三英戰呂布、千里保皇嫂、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水淹七軍等民間傳說,已見於《三國志平話》,《三國志平話》所敘事跡雖多為民間傳說、然卻初步架構了三國歷史進程的故事元代關漢卿所作戲曲《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有提到關羽過五關,可見《三國演義》中過五關斬六將的情節亦早已在民間流傳

三國演義

章回小說《三國演義》總成過往傳奇、野史、戲曲、地方世代說法、被官史避畏說法、說部話本及民間傳說中關羽的故事,和史書中關羽的事蹟有所出入,如關羽溫酒斬華雄為漢末、魏晉以來的傳說,按史華雄實為孫堅所殺;土山約三事是關羽戰敗而投降;文醜死因存見地方史料以及東晉王羲之父子的二王尺牘集和容齋隨筆。而桃園結義、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戰黃忠、手持青龍偃月刀、坐騎赤兔馬、身高樣貌等都為三國演義小說中所雕塑。而後人更引此形象將關羽神話,造就了民間偶像。

《三國演義》對於關羽忠勇自負的性格也加以誇大、轉嫁,如諸葛亮問關羽若曹、孫同時來侵(關羽懼怕呂蒙),關羽回答要分兵拒之,關羽不滿馬超授官而起妒,改寫為要入川與馬超比武,關羽拒婚時罵孫權的兒子是犬子等等,都是小說的藝術創作。

漫畫

在三國漫畫中,關羽被刻畫成是繼呂布之後的天下第一的猛將,與張飛各自擁有萬夫莫敵的實力。而且在諸多的三國漫畫的劇情中,經常可以看見關羽獨戰呂布的場面,如:王欣太的《蒼天航路》、陳某的《火鳳燎原》、池上遼一的《超三國志霸》、本宮宏志的《吞食天地》等,也許是在人們的心目中認為關羽是武聖,而呂布是戰神的原因,所以才把這兩人設定為死敵。

戲劇電影

中國傳統戲曲中關羽的角色,以民間傳說、野史、《三國演義》的描寫而創作,其臉譜為揉紅臉,表示忠勇,「紅臉忠勇」之說法即由關羽臉譜而來。丹鳳眼,雙眼俊秀。加上關羽有「美髯公」之稱,所以都會加上演關羽時專用的大髯口,稱為「五綹」或「關公髯」。手執青龍偃月刀和紅馬鞭,頭戴專有的綠色盔頭,綴黃絨球配後兜,兩耳垂白飄帶和黃絲穗,著綠蟒。後世對關羽的信仰普遍,具有神格,為表示對關羽的敬畏,所以會特意在面譜上加一黑點或加一條金線,稱做「破臉」,代表不敢完全模仿他。而且關公亮相姿式就有48種之多,稱為「關公48圖」。

而在舊時上演關公戲曲時,有許多規矩:扮演關羽的演員在演出前七到十天要齋戒獨宿,薰沐淨身;出場前要給關帝像燒香叩頭,在後台殺雞拜祭;演員要在盔頭或者前胸掛有關帝像的黃表附,演出結束要用此紙拭臉,並拿到關帝像前焚化,以示感謝關帝的庇護等演《單刀會》時,周圍不可有嬉鬧聲、在演《走麥城》時,更要台上台下燒檀香、點蠟燭。據說如果違犯禁律,關帝就會顯靈,演員要出事故,戲園要出亂子。清廷皇宮演戲時,每臨關公出場,天子、后、妃都得離座走幾步,然後才能坐下看戲。一些有損於關帝形象的劇目,如《斬熊虎》、《怒斬關平》、《關公辭曹》等,宮廷及燕京的著名戲園皆禁止上演。現今也有對演關羽的演員有不少禁忌,如當演員上了妝後,不可大笑、有邪淫,其他人看到上妝後的關羽也不能舉動失儀。

傳統戲曲至現代,有關於關羽或有其角色的電影、電視劇集,及曾飾演關羽的演員亦有不少,例如有(依年份):

1956年《關公月下釋貂蟬》(香港麗星影片公司電影):由關德興飾演

1957年《關公千里送嫂》(香港麗星影片公司電影):由關德興飾演

1957年《關公守華容 劉備過江招親》(香港寶華影業公司電影):由靚華亨飾演

1968年《桃園三結義》(台灣國益影業公司),由丁強飾演。

1969年《武聖關公》(中央電影公司電影):由楊群飾演

1976年《三國春秋》(麗的電視本港台電視劇集):由劉志榮飾演

1976年《戰神》(別名:《關公大戰外星人》)(陳洪民執導電影)

1992年《醫神華佗》(無綫電視翡翠台電視劇集):由尹揚明飾演

1993年《關公》(別名:《關公傳奇》)(中國太原電視台電視劇):由張山飾演

1994年《三國演義》(中國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集):由陸樹銘飾演

1996年《三國英雄傳之關公》(中華電視公司電視劇):由勾峰飾演

1998年《超時空要愛》(黎大煒執導電影):由王衛國飾演

1999年《曹操》(中國中央電視臺電視劇):由楊凡飾演

2000年《江湖告急》(林超賢執導電影):由黃秋生飾演

2001年《呂布與貂蟬》(陳凱歌執導電視劇):由楊凡飾演

2001年《關公》(電視劇):由王英權飾演

2002年《貂蟬》(中國深圳電視臺電視劇):由張山飾演

2002年《武聖關公出解梁》(電視劇):由陳思成飾演

2008年《見龍卸甲》(李仁港執導電影):由狄龍飾演

2008年《赤壁》(吳宇森執導電影):由巴森飾演

2009年《終極三國》(台灣八大電視電視劇):由胡宇崴飾演

2010年《越光寶盒》(劉鎮偉執導電影):由方力申飾演

2010年《三國》(中國大陸電視劇):由于榮光飾演

2011年《關雲長》(麥兆輝、莊文強執導電影):由甄子丹飾演

2012年《回到三國》(無綫電視翡翠台電視劇集):由歐瑞偉飾演

2012年《銅雀台》(趙林山執導電影),由成宗煥飾演

2014年《曹操》(胡玫執導電視劇),由張益群飾演

2016年《武神趙子龍》(國建勇執導電視劇),由李田野飾演

傳說俚語

在關羽家鄉解縣,傳說關羽本名馮賢生在有文化教養的農家,青少年時期在家習文練武兼作農事,娶胡氏為妻,更在178年五月十三生了關平。大約在關羽24歲時,即183年,因斬殺惡豪呂熊而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並改姓為關。

於明朝時,仍有關羽有一子關索一說,但關羽不認他,最後成為蜀漢一員將領,但一般學者都認為關索只是傳說,歷史上沒有關索此人。

陶弘景《古今刀劍錄》一書中,曾記載關羽當時為劉備重任,不惜親自採都山的鐵,鑄成二刀,銘為萬人。後來關羽兵敗,將二刀投入水中。

因為《三國演義》故事家喻戶曉,所以產生不少與關羽有關的歇後語,如關羽過江赴會、單騎千里、義薄雲天、威震華夏、喝酒看不出來臉紅、華容道放曹操─念舊情等等。

又因關公鬍子漂亮,因此有外號「美髯公」之稱。

武器和坐騎

南梁(此時南北朝,距離關羽生活年代約300年)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記載:「關羽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武都山鐵為二刀,銘曰在萬人。及羽敗,惜刀,投於水。此記載較為可信,歷史上的關羽很可能用的是兩把環首刀。

近代日本浮世繪師櫻井雪館(1715-1790)所繪桃園三結義圖

正史上並未記載關羽使用的武器《三國演義》等的影響現代關羽的形象一般使用偃月刀(青龍偃月刀),不過考古學上並無漢晉時期使用此類武器的證據[21]同樣正史上沒有對於關羽坐騎戰馬的特別記載,不過《三國演義》講述了曹操將原為呂布騎乘的赤兔馬轉送於關羽的故事,深入民心。據小說家言,赤兔馬在關羽成仁之後絕食而死,故今日祭祀關羽的廟宇或大堂等,常會有一尊赤兔馬的雕塑像。

遊戲

三國無雙是1997年在PS平台上出現了一款對戰遊戲,直到2000年,光榮在PS2借用新平台製作了第一部真三國無雙。這種獨特的遊戲方式以及那讓玩家體會到一騎當千的感覺,在遊戲界一亮,受到玩家歡迎。無雙系列除了它獨特的遊戲方式以外,它的人設也是頗為出色的。主要受到《蒼天航路》這部漫畫所影響。相同的是,遊戲第一代及第二代,和呂布爭鋒的不是趙雲,而是關羽。二人也被設定為死敵。

信仰


歷代崇奉

主條目:關羽信仰

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代表,以關羽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例子,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請參考下表:

朝代

皇帝

年號、時間

封號

東漢

漢獻帝

建安四年(199年)

受封 漢壽亭侯 爵位

蜀漢

昭烈皇帝

章武元年(221年)

蕩寇將軍、前將軍

蜀漢

蜀漢後主

景耀元年(258年)

壯繆侯

蜀漢

蜀漢後主

炎興元年(263年)

義勇壯繆侯

隋文帝

開皇二年(581年)

忠惠公

北宋

宋徽宗

崇寧三年(1104年)

崇寧至道真君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年)

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年)

昭烈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年)

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高宗

建炎二年(1128年)

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1187年)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文宗

天曆元年(1328年)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文宗

至順二年(1331年)

齊天護國大將軍、檢校尚書、守管淮南節度使,兼山東、河北四門關招討使,兼提調諸宮神、無分地處檢校官、中書門下平章政事、開府儀同三司、駕前都統軍、無佞侯、壯穆義勇武安英濟王、護國崇寧真君

明太祖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太祖皇帝恢復關帝原「前將軍壽亭侯」(之「漢」字久缺)頒旨列入祀典。

明神宗

萬曆六年(1578年)

協天護國忠義大帝

明神宗

萬曆四十二年(1613年)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思宗

崇禎三年(1630年)

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世祖

順治九年(1652年)

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世宗

雍正三年(1725年)

追封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

清世宗

雍正三年(1725年)

頒令全國啓建武廟、併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縣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儀、春秋兩祀,此為關羽列入國家祭祀主神之始。

清高宗

乾隆元年(1736年)

山西關夫子

清高宗

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

加封[靈佑]二字

清仁宗

嘉慶十八年(1813年)

加封[仁勇]二字

清宣宗

道光八年(1828年)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清文宗

咸豐五年(1855年)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關聖大帝,再追封三代為王。

清德宗

光緒五年(1879年)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總二十六字、為歷代最長之封號。

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敕封的封號最長,其次為清德宗光緒帝的「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封號,共26個字,採用了眾多美好的文詞。

金瓜石勸濟堂關羽銅像

關羽的祠廟遍布各地,為最多祠廟的中國神明之一古代祭祀的戰神本是「兵主」,也就是發明許多武器的蚩尤。就官方祭祀言,唐初開始便有武廟,但主祀的是善於用兵的周武王宰相姜子牙,而關羽則為從祀之神。平日出征,則祭拜佛教四大天王中掌管北方的毘沙門天王,並繪製毘沙門天王旗,以保佑戰爭勝利。

金瓜石的關聖帝君,為手捧春秋文相坐姿於廟頂

今日盛行於華人世界的關帝信仰,可能肇始於宋代,完成於明代。關羽信仰由來已久,至宋朝更趨昌盛,至遲宋朝末年,民間供奉關羽的廟宇已經「郡國州縣、鄉邑間井皆有」(郝經《陵川集》),宋朝皇帝也多追封關羽為王。元代朝廷雖崇信藏傳佛教,但未箝制人民信仰,因此民間對關羽的崇信有增無減,元朝皇帝且曾遣使致祭。明代不立武廟,然而明太祖朱元璋嘗以「漢壽亭侯關羽廟」列為京師金陵祀典之一(《萬曆明會典卷九十三》)之後明朝歷任皇帝不斷追封關羽,關羽漸漸成為明朝「所最崇奉」(《萬曆野獲編》)。明朝尊奉關羽,甚至要求藩屬朝鮮官方修建「關王廟」(朝鮮《宣祖大王實錄》)。隨著明朝追封關羽為帝,明朝人對關羽的尊稱也由「關王」漸漸升格為「關帝」,沿襲至今。

明清以降,供奉關羽的廟宇不僅遍布中國內地,且延伸至蒙古、西藏、朝鮮半島乃至海外。今日僅在老北京城裏,就有一百多座專供關公或兼供關公的廟宇。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另外,民間認為關帝君是專管文學的神靈朱衣神轉世化身。如民間流傳的「桃園明聖經」:「吾(關帝君)乃紫微宮裏朱衣神,協管文昌武曲星。」又被尊為五文昌之一。關羽不僅受到儒家的崇祀,同時又受到 道教佛門等兩教的膜拜,所以關羽是橫貫儒家佛門道教三大中國教派的神祇。但其中以儒家的關羽體現更多關羽的本色。

隨著關羽地位變得顯赫,關羽更被尊稱為「武王」、「武聖人」,與孔子並肩而立,合稱「文武二聖」。也正因為關羽如此顯赫,除了軍人、武師奉他為行業神崇拜外,就連商業、煙業、描金業、香燭業、教育業、命相家等等不相干的行業也推崇關羽,所以也信奉他為「財神」。

佛教信仰

漢地佛教的信仰

漢地佛教尊奉關公為伽藍菩薩,源於隋代創建天台宗的智者大師。

「伽藍」是梵語「僧伽藍」的簡稱,意為僧院,即佛教的寺院。而守護伽藍的護法神,則稱為伽藍神。

「關羽顯聖」最早或出於陳、隋年間一個與佛教流布有關的傳說。現知最早的記載為中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董侹《荊南節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關廟記》,其雲:「玉泉寺覆船山東,去當陽三十裡,迭嶂回擁,飛泉迤邐,信途人之淨界,域中之絕景也。寺西北三百步,有蜀將軍都督荊州事關公遺廟存焉。將軍姓關,名羽,河東解梁人。公族功績,詳於國史。先是,陳光大中,智顗禪師者至自天臺,宴坐喬木之下,夜分忽與神遇,雲:『願舍此地為僧坊。請師出山,以觀其用。』指期之夕,萬壑震動,風號雷虩。前劈巨嶺,下堙澄潭,良材叢木,周匝其上;輪奐之用,則無乏焉。」[22]

初唐道宣律師的《續高僧傳》卷二一談到智者大師在玉泉造寺。又依《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註》、《佛祖統紀卷六‧智者傳》、《關帝傳》等所載智者大師發願在全國建立三十六座寺院,其中之一選定建在當陽玉泉山。隋開皇十二年,大師到玉泉山勘察建寺地址時,當晚在山中打坐,關公偕子關平顯現,表示願意護持,協助建寺。寺成,智者大師寫信向晉王楊廣(當時擔任代理揚州總管)報告此事,楊廣回信說:「當陽建寺,既事出神心,理生望表,當具奏嘉號。」並將此事於玉泉寺刻碑為記後來關公又向智者大師請求授戒,願為護法,大師遂為受五戒。從此天台宗門下寺院,都供奉關公為伽藍神。後來流傳到天下各宗寺院也都群起效法,尊奉為「伽藍菩薩」。

藏傳佛教的信仰

(1)寧瑪派:寧瑪派普遍認為關公和格薩爾王是同一尊在漢藏兩地的不同化現。而格薩爾王是由文殊菩薩之身、觀世音菩薩之語、金剛手菩薩之意、蓮華生大士之功德事業所共同化現,所以寧瑪派認為關公也是這四位菩薩共同化現的智慧護法。

如伏藏大師米旁仁波切的伏藏文《格薩爾王煙供儀軌》中曾說:「事成白戰神,在藏地被稱為格薩爾王,在漢地被稱為關公,在象雄被稱為大守舍神。」

年龍上師的意伏藏《關公供養儀軌》中也說:「(關公)在勝義界中早已成佛,但又示現為佛教的護法形象,祂是文殊、觀音、金剛手這三怙主以及蓮師的共同幻化的眾生怙主,祂的名號叫關公、義成、以及摩尼伏敵力(格薩爾王的名號之一)。」

又格薩爾王在藏地是戰神兼財神,而關公在漢地也是戰神兼財神,伏藏師特尼仁波切在2011年取出的關公伏藏法,即屬於武財神。

另外,民初時代來到漢地的諾那呼圖克圖,也曾開示:「關聖帝君是佛教的護法,漢地歸他所管,供養關聖帝君很重要,特別是軍人供養更為得宜。」

(2)噶舉派:五世噶瑪巴曾受明成祖之請,駐京三年,回西藏時即將關公信仰帶回楚布寺,奉為護法神,稱為「噶瑪漢神」,並著有供養儀軌。

(3)格魯派:五世班禪受清乾隆皇帝之請入京時見關公顯現迎接入京班禪諭令漢地國師及呼圖克圖(轉世活佛),都要供奉關公為護法。

最初格魯派認為關公是世間護法,後來三世章嘉呼圖克圖才認定關公是智慧護法。《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所載三世章嘉呼圖克圖某次行經四川襄陵大山時,在夢兆中,得知漢地的雲長王(藏地對關公的稱呼)和藏傳佛教的兄妹護法是同一心識的不同化現。兄妹護法在格魯派認為是馬頭明王的內眷屬,其他宗派或有說是阿彌陀佛之化現,所以關公即為馬頭明王或阿彌陀佛所化現的智慧護法。

香港信仰

關羽抓住龐德,在明代繪畫1430年。

在香港社會中,各界同樣地推崇和尊敬關羽,尊稱他為「關二哥」或者「關公」等。傳說關羽年少時擅長簿記與會計,被不少商業人士視其為財神的象徵,故此香港許多商店都供奉關羽,其像多半持《左氏春秋》,不持刀劍,希望能夠藉此保佑店舖生意興隆另外,香港建有不少的祠廟供奉關羽,荷李活道的文武廟十分有名。

在香港,民間都相信關公會保衛盡忠守義之人,所以各行業之人士同樣尊崇關羽,社會均不認為存在信仰上的衝突。然而,警察所供奉的關帝君像多持關刀、穿紅鞋,商業(多著綠袍、持《左氏春秋》)及黑社會(多懸寶劍、穿綠鞋)所供奉的關帝君像不同。因此,警察臥底及線人被黑社會俗稱為「著紅鞋」。

警察

人員在警察處所內供奉關帝君的習俗始於1931年,當時刑事偵緝處油麻地警署的總探長黎兆在雜差房供奉關帝君神位,以示忠於職守,祈求庇祐,得以順利破案,維持治安時能勇武表現。自此,其他警探隊人員亦相繼彷效,使得這個民間信仰帶進警察隊,英國及印度等外籍人員亦都入鄉隨俗,與華人夥計一同向關帝君燒香,以示團結一致[23]。除了上述原因,若然人員獲得晉升、重大調動、久久無法破案及破大案,以及在節日時,皆會舉行供奉儀式。

英國殖民地時期,警察隊的記者會經常以供奉關帝君的神桌為背景。時至今日,大部份警察處所仍然供奉關帝君,部份警察處所則因為地區文化而奉祀其他神祇,例如黃大仙警署就供奉黃大仙。此外,部份部門人員不參拜關帝君,例如交通部。此外,部份部門人員亦刻意不在當更開始時參拜,部分警察處所的全數女性警務人員亦依從特別俗例,不作參拜,而月事來潮的女性警務人員皆會避卻參拜。

2004年,香港傳媒報道指出警務處高層有意淡化此種活動及不鼓勵供奉關帝君成為既定儀式。2003年,警察公共關係科將關帝君從辦公室「送往」灣仔一間廟宇;新香港警察總部警政大樓無依照傳統舉行「拜關二哥」儀式,亦無安放一尊關帝君像。縱然起源點雜差房仍然供奉關帝君像,惟新一代領導人員公然表明「寧信一哥都唔信關二哥(寧可相信警務處處長,不相信關二哥)」,聲言不鼓勵參拜關帝君成為既定儀式,亦開始有警區考慮「送走」關帝君像[24]。然而,時任警務處處長李明逵澄清一直都很尊重關帝精神,表示從未下令移走任何以至準備安放在警政大樓的關帝君像[25]

臺灣信仰

關帝廟信徒。穿藍色道服的是以收驚科儀

聞名的効勞生,以年邁女性居多。

在臺灣,祭祀關羽的廟宇也相當普遍,除了一般武廟、小型宮廟、神壇將其作為主祀外,也有稱為恩主公廟的大型關帝廟,其中宜蘭縣礁溪協天廟臺北市行天宮、新竹縣芎林鄉飛鳳山代勸堂、苗栗縣玉清宮、臺中市南天宮、臺中市醒修宮、彰化縣彰化關帝廟、雲林縣四湖參天宮、雲林縣斗六南聖宮、臺南市祀典武廟、臺南市開基武廟原正殿、臺南市鹽水區的鹽水武廟、臺南市關廟區的山西宮、嘉義縣布袋武聖宮、高雄市苓雅區的高雄關帝廟、塩埕區的文武聖殿、基隆市通淮宮、金瓜石勸濟堂、新竹市普天宮、桃園市大溪區普濟堂等最為著名。

行天宮所謂的「恩主」,是鸞堂信仰的名詞,是「對民有恩的主神」,另說是「救世主」的意思(源自鸞堂信仰)。臺灣所謂的「恩主」共有關羽、呂洞賓、張單、王善、岳飛。而關羽為「五恩主」之首,所以一般臺灣人亦稱關羽為恩主公,也因此順勢稱關帝廟為「恩主公廟」,如臺北行天宮。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臺南市鹽水區的鹽水蜂炮就是關聖帝君出巡顯聖祈求平安演變成的民間習俗。每年農曆六月廿四關聖帝君聖誕,有三十幾個社團會在當天為關聖帝君公祝壽,以大溪普濟堂主持的慶典與遶境最為熱鬧,俗稱「大溪大拜拜」,計有三十二個社團參與,有上百尊大仙尪以及為數眾多的雙龍、童仔。大溪社團中又以大溪共義團雙龍最為出名[來源請求]20111229日,桃園縣政府公告「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暨遶境儀式」為文化資產,列入民俗及有關文物資產保護。[26]

臺中市南天宮

少部分扶鸞行天宮信眾,稱關羽被推選為「第十八代玉皇大帝」玄靈高上帝,也就是第十八代的「天公」。

時見關公神像陪祀有兩者:一位捧漢壽亭侯官印的是關平,另一位手持關刀或寶劍者是周倉。關公則坐虎皮椅,左手捋鬚,右手研覽《左傳》。行天宮法會時,玉皇壇的十八代玉皇大帝(關羽領任),旁邊兩位陪侍拿取的物品就有所不同,關平一手拿官印、一手拿寶劍,周倉則一手拿令牌、一手拿卷宗。

日本信仰

在日本幕府時代,足利尊氏和水戶黃門亦非常崇拜關羽。而據小松田直的《圖解世界史》,也有為數眾多的關帝廟,奉關羽為學問與生意之神。現時日本仍有關帝廟。

朝鮮半島信仰

朝鮮半島的人也尊崇關羽,以關勝教為名到處宣揚。較為著名的關帝廟有東關王廟。

琉球信仰

琉球國時代關羽信仰由閩人三十六姓傳入,自此琉球人也信奉關羽,久米村亦設有關帝廟。

漢字文化圈以外名聲

無論是英國或美國等非華人的國家,只要存有華人社區,都會有人祭祀關羽[來源請求]

注釋與參考文獻


三國主題首頁

道教主題首頁

1.^ 關羽於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逝世,十二月折合公曆即220年的123日至221所以關羽的逝世年份應為220,並非219年。

2.^ 現存元明清時期出現的資料以關羽於東漢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出生這一說法為多 ,參見田福生著《關羽傳》(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年出版 ISBN 978-7-5034-2022-1)第二章 關羽的家教及青少年時期 第四節 關羽出身 生辰之辨。

3.^ 《三國志·明帝紀》引《魏氏春秋》:《獻帝傳》曰:朗父名宜祿,為呂布使詣袁術,術妻以漢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

4.^ 張作耀. 《劉備傳》.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5.

5.^ 《資治通鑑·卷六十八·建安二十四年》

6.^ 《南齊書·卷三十·列傳第十一·薛淵戴僧靜桓康尹略焦度曹虎》:卿進無陳平歸漢之智,退闕關羽殉節之忠

7.^ 田福生著,〈關羽陵墓知多少〉,《關羽傳》第十六章第十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ISBN 978-7-5034-2022-1

8.^ 解州關帝祖廟簡況,以「身臥當陽、頭枕洛陽、魂歸故鄉、位尊帝王」為主線詮釋關羽的悲壯人生。歷代帝王廟

9.^ 《三國志·關羽傳》: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10.^ 民間傳說多作李蔚,澄江存有的李關夫婦二人的合墓上的刻字也是「漢忠臣興亭侯子李蔚」,是因為遺字為多音字,當以三國志記載為準。

11.^ (日文)三國遺址探訪·關三小姐墓

12.^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關氏出自商大夫關龍逢之後。蜀前將軍漢壽亭侯羽,生侍中興,其後世居信都。裔孫播,相德宗。

13.^ 《世宗憲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九 雍正十年七月六日

14.^ 《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三至晉紀十二》

15.^ 《資治通鑒·卷六十六》

16.^ 「中國歷史文化上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將群中獨一人-關羽人神辨析。

17.^ 《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18.^ 為江湖藝人和民間文學推崇關羽一步步成為神(2006-08-18).於2010327日查閱.

19.^ 汗青(本名葉軍)。《史說新語》。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4年:41-46

20.^ 見田福生著《關羽傳》(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年出版 ISBN 978-7-5034-2022-1)第二章 關羽的家教及青少年時期 第四節 關羽出身 生辰之辨。

21.^ 田福生認為關羽所拿的武器應該是長柄刀或是刀刃較長的槍、矛或戟,見其所著《關羽傳》第十六章第四節(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年出版 ISBN 978-7-5034-2022-1)。

22.^ 關帝崇拜的起源:一個文學史現象的歷史文化考索(作者:胡小偉)

23.^ 警隊今昔-關帝. 200498.

24.^ 衝擊傳統信仰 前線警員反感 警隊新總部踢走關帝《太陽報》,20041029

25.^ 李明逵澄清無下令移走關帝《蘋果日報》 20041030

26.^ 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暨遶境儀式.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 首頁 > 資產檔案查詢 >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參考資料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關羽(分類)

•《三國志》陳壽著、裴松之注

•《廿二史劄記》趙翼撰

蜀漢五虎將

關羽 | 張飛 | 趙雲 | 馬超 | 黃忠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1676 (週三) 12:42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協議之條款下提供,附加條款亦可能應用(請參閱使用條款)。

Wikipedia®和維基百科標誌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普度2016.07.26增註:感謝正健今日下午提供資訊,林垂立老師、戴泉明老師慈悲,共襄盛舉為《關聖帝君》《帝爺公》誕辰紀念增添光采,同學們,這是兩岸首創合作閩南語《關聖帝君》《帝爺公》之歌,好好欣賞吧!】

http://www.chinanews.com/tw/2012/06-20/3975621.shtml  (另開視窗)

第二届泉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庙会启幕

2012年06月20日 0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泉州620日电(戴泉明 孙虹)作为第四届海峡论坛的收宫之作,“第二届泉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将于62729日在福建泉州举行。但19日晚,为期半个月的关帝文化节庙会在泉州通淮关岳庙广场先行启幕。

当晚,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知名节目《唱歌拼输赢》组织五年来的冠军歌手、魔术师、小品王等,在通淮关岳庙广场举行大型义演,拉开了关帝文化节庙会的序幕。

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第二届泉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庙会期间,泉州梨园、高甲等剧团将连演13日大戏。

作为首场演出的《唱歌拼输赢》义演共有38个节目,有观众熟悉的本土歌星,有百看不厌的“变脸”,有观众喜爱的原创方言小品,有年轻人喜爱的爵士舞、街舞等。

由戴泉明作词、台湾音乐人林垂立作曲的新歌《帝爷公》,首次在义演唱响。这首歌是历史上第一首歌颂关帝忠义精神的闽南语歌曲。“只为百姓尽忠,只为人间正气,才有万世的敬仰”歌曲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据介绍,第二届泉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的规模将远超过首届,除了来自台湾的关帝信众1200多人外,还有来自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以及香港的关帝信众数百人。

628日晚,数千人的巡游踩街队伍将从华侨大厦出发,经打锡巷、中山路、庄府巷、新门街、涂门街到达通淮关岳庙,并举行台湾以及海外关帝庙神尊谒祖晋殿安座仪式。来自台湾著名的电音三太子、八家将、宫将首等将有精彩的表演。629日,在通淮关岳庙广场将隆重举行“第二届泉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开幕式和纪念关帝诞辰1852周年祭祀大典。届时,泉州电视台和台湾华视将联手直播这两场活动()


http://www.zhggwhw.com/Article/news/1207.html  (另開視窗)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关公文化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第三届两岸关帝文化节在台湾新竹市开幕

文章来源:泉州晚报 点击数:71 更新时间:2014-12-30 22:52:01

日前,以“续接两岸源流 传承关帝文化”为主题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在台湾新竹市开幕,来自泉州、香港以及台湾各地的信众齐聚新竹市普天宫,祭拜关帝神尊。这也是泉州通淮关岳庙建庙600年来关帝神尊首次赴台巡游,接受祭拜。

神尊绕台 全境祈福巡礼

第三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的指导单位为泉州市人民政府和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单位为台湾关圣帝君弘道协会和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会。

1210日从福建省平潭出发抵达台湾后,泉州通淮关岳庙的关帝神尊经过多日巡游,于21日到达新竹市,数百名来自泉州、香港及台湾各地的关帝信众在新竹市普天宫内祭拜关帝爷。

“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活动,我们企盼它在两岸之间以血浓于水的精神持续举办,让两岸人民之间没有战争,没有任何的喧嚣,和平共处,大家共同快快乐乐地在这两个地方过幸福平安的日子。”台湾新竹市原市长许明财对于第三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充满期许。

据悉,此次关帝神尊巡游台湾是自明朝嘉靖年间泉州通淮关岳庙建庙以来关帝神尊首次“东渡”台湾海峡,也是大陆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关帝神尊赴台巡游活动。活动从1210日开始,将在台湾的台中、新竹、桃园、台北、新北、高雄、台南等20多个地区开展为期43天的祈福绕境活动。

百幅精彩字画 宝岛巡展

作为第三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重要活动之一,关帝文化巡展——泉州通淮关岳庙“中华武圣,千秋传送——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和“千秋浩气——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全国征联百联书法作品展”日前在台湾新竹市启动。

巡展内容除了前两届文化节的部分精彩照片之外,还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6000多副对联中遴选出100对参加巡展,不少当地的民众自发前来欣赏展览。

“这些字画跟两岸的图像,可以促使我们每个民众对关圣帝君崇拜的信仰更深厚,我们也更认同。”台湾新竹普天宫董事长郭逸榛女士对这些作品印象深刻。

“我们邀请全国楹联专家对6000多副对联进行评选,最终评出12对获奖作品,再选取100对参加巡展,并通过我们泉州的书法家一对一对地写下来,的的确确是墨宝。”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长吴金炎充分肯定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

此次关帝文化巡展将伴随关帝神尊巡游活动,分别在新竹及台湾东西南北五个区域轮流举办。活动结束后,参展摄影作品及征联书法作品将全部赠送给弘道协会留作纪念。

闽南歌《关圣帝君》同步首发

“东南西北中,谁是真英雄……穿越千年时空,汝在我心中……只为百姓尽忠,只为人间正气,才有万世敬仰。”在第三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的开幕现场,台湾著名艺人林垂立的一曲《关圣帝君》唱出了“帝爷公”的浩然正气。这是海峡两岸第一首歌颂关帝精神的闽南语歌曲,林垂立是《关圣帝君》的作曲者,歌曲作词则由泉州知名文化人戴泉明完成。

在开幕式上,《关圣帝君》的首发式同时举行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长吴金炎向台湾关圣帝君弘道协会总会赠送了关帝主题歌曲DVD——《关圣帝君》光盘。《关圣帝君》光盘拟在台发行1万张,向两岸同胞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传统美德和忠、勇、仁、义、礼、智、信的关帝精神。

关帝信仰是台湾第二大民间信仰,信众近千万,台湾乡亲尊称“关圣帝君”“恩主公”,而泉州尊称“帝爷公”。所以,这首歌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台湾出版的《关圣帝君》,另一个是大陆出版的《帝爷公》

两岸民间信仰 交流持续深化

本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民俗文化活动贯穿全程,海峡两岸的民间艺人倾情演绎,10多个阵头各具特色,从电音三太子到女子八家将,角色各异,表演精彩。而泉州的民俗表演一点也不逊色,排子吹、火鼎公婆等独具泉州特色的表演让台湾民众大饱眼福,特别是拍胸舞的抚胸翻掌、扭腰摆臀,活泼而妙趣横生,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深化了台湾民众对泉州民俗文化的认识认同。

“这样比较有从前的那种感觉,看起来很热情,很有精神力量。”家住台湾台中市武圣宫附近的郭忠实在欣赏完拍胸舞表演后赞不绝口。

据悉,台湾现有关帝庙分炉300多座。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为数众多的台湾宫庙和信众自发组织来通淮关岳庙晋香谒祖。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至2014年上半年,台湾关帝庙宇组团前来泉州通淮关岳庙谒祖晋香100多次,1万多人次。

2010年以来,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会与台湾关圣帝君弘道协会连续3次联合举办关帝文化节。此次关帝文化节首次在台举办,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关帝庙宇的互动往来和交流,有力地促进了两岸关帝信仰的传承接续。


http://www.zhggwhw.com/Article/news/1198.html  (另開視窗)

闽南语歌曲《关圣帝君》在台湾首发 歌曲获赞

文章来源:泉州新闻网 点击数:140 更新时间:2014-12-23 13:46:03

中华关公文化网讯:21日上午,在台湾新竹市普天宫举行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开幕式上,两岸第一首歌颂关帝精神的闽南语歌曲《关圣帝君》举行首发式。

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长吴金炎向文化节主办单位关圣帝君弘道协会总会赠送了《关圣帝君》光盘及版权。这首歌的作曲、台湾著名音乐人林垂立应邀赶到现场献唱,赢得现场台湾乡亲的喝彩。

出席开幕式的新竹市长许明财对此歌十分赞许,他表示,这首歌很大气很好听,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又是闽南语歌曲,有利于传唱和传播“仁义礼智信”的关帝精神。

现场的台湾关帝信众也十分高兴。“我们信奉的关帝也有自己的歌了,回去后我们要好好得到学唱。”一位70多岁的阿伯说,歌词中“只为百姓尽忠、只为人间正气,才有万世敬仰”唱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关圣帝君》作词者、泉州文化人戴泉明介绍,这首歌是在泉州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首次发布,并列为文化节的主题歌。应台湾主办方的要求,今年4月《关圣帝君》DVD/CD光盘在台湾出版2万套。

戴泉明表示,关帝信仰是台湾第二大民间信仰,信众近千万,台湾乡亲尊称“关圣帝君”、“恩主公”,而闽南尊称“帝爷公”。所以,这首歌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台湾出版的《关圣帝君》,另一个是大陆出版的《帝爷公》。

责任编辑:福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BgUKkpo7Y  (另開視窗)

 關聖帝君 恩主公 林垂立主唱 (3’49”)

(待續)

迴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增福報

普願罪障悉消除

往生圓成菩提道

沙門釋子比丘尼普度昌悲完稿於2016.07.26

 

 

20160726
首頁 開示摘錄 年節意義與布置佛門功課 年節意義與布置佛門功課(二十九)─農曆六月二十四護法伽藍菩薩關羽誕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