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念佛數息得三昧(三之一)
文章建立於 2015/5/28
2005.9.8於美國南加州學佛聯誼會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今天要先繼續回答同學們的問題,我希望你們如果有問題時,用紙條寫下來,我會就我能力所及的部分,盡量滿足你們。
問題一:來學習佛法而好樂佛法,是否也是貪的一種?一直不斷努力地學習佛法,是否也是貪心的表現?
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在台灣也被問過很多次,那天因為快散會了,時間不夠,我答應今天要講解。
上次是用天臺宗入止觀前的25前方便(修道之前應具備的25種基礎)跟大家講解,其中一項,是你對出世法要有「樂欲」之心──很快樂地願意學習無為法;那麼他就問我:「學習無為法,一直貪取無為法,是否也是貪心的表現?」
這個問題能解決,你對佛教才會產生真正的信心!因為,佛教的理論基礎,建立在十方法界有六道輪迴,我們是六道輪迴中欲界的凡夫,“有貪瞋癡,這是「思惑」的一部分”;另外還有「見惑」──“見解錯誤”──我們價值觀的建立,是依照六道輪迴中習性的養成,每世習慣性的行為、思想、內容、身口意三業等,一世世累積習性,變成一種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引導我們在模式中生活,這些不同模式的生活又引發不同的因緣果報,變成生生世世輪轉。
學佛,“最重要是脫離六道輪迴”,從阿羅漢到辟支佛、菩薩、乃至成佛,“要把使你進入六道輪迴的習性,減捨去除,變成四聖道的思想模式(價值觀)”。在此過程中,要善用在六道輪迴中本自具有之習性──「貪瞋癡」,轉變為“好樂出世法”。出世法與六道輪迴最大不同何在?就是“我”跟“我所”。“我”,指自身(正報);“我所”,指身外之事物(依報),執之為“我所有”,故名「我所」。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大二五‧二九五上):「“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眾(五蘊之身)為我,然後著外物為“我所”。」是故生死流轉,六道輪迴。所謂「出世」,即超出世間之意;「出世法」,即出離有漏繫縛之無漏解脫法;也就是把所謂“我”、“我所”打破──“「無我」──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真正慈悲、平等,融合為一體。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大我,所以每一部分就是我”,自己不會和自己打架、作戰,自己不會傷害自己;“大我就是無我,完整的大我就是整體宇宙觀”,你能不能進去?
所以“學佛”,第一階段是利用眾生原本具足之貪瞋癡的習性,來追求、理解出世法的內容;剛開始發動,也是一種貪欲──想要“離苦得樂”。但是它會引導你學習:如何排除“人我是非的染污”、如何“不受貪瞋癡的障礙”、如何“減少五欲六塵的誘惑”;學習用無為法:去除貪瞋癡、放下習性、改變思想行為模式,所以會用“戒定慧”,來降伏“貪瞋癡”。
上次我講了一個名詞「生處轉熟」──很陌生地開始學習佛法,要離開貪瞋癡,在阿賴耶識中常常薰修,力量就越來越大,取代原來的思想模式。例如:一桶髒水,沒辦法一次整桶倒掉,會很痛苦,所以就一次一瓢,舀一瓢髒水出來,加一瓢清水進去,日積月累,那桶水就越來越清淨了。我們的念頭,也是慢慢從骯髒污穢、貪瞋癡,轉為清淨。
我上次共修時提到初果阿羅漢的「見地」(梵語 darśana-bhūmi。相當於通教菩薩十地中之第四地。乃聲聞乘之預流果。菩薩乘者於此位斷盡三界八十八使之見惑,發真無漏智,見四諦之真理,即四諦十六心中第十六心之道類智。為佛教專有名詞,即價值觀);我們“願意捨棄原有習性及生活模式,願意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義理當作正確的價值觀、當作日常生活、為人行事的標準”。佛教本身原始不是宗教,而是“教導合乎正確真理的生活”(宗者,主要、正宗也;教者,教育也。)後來才有儀軌化、宗教化;而儀軌化、宗教化,也是為了幫助我們開顯自性、過合乎真理生活的善巧方便。),所以整個學佛的過程是:
1.認識釋迦牟尼佛講的內容是真理。
2.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清淨無為的價值觀,作為生活觀,試著照做實行”。
3.實際施行至“證得”出世果位後(最低為小乘須陀桓),信願行落實而自安住於“正知正見的價值觀中”,不間斷地朝佛果修正自己。
4.法門種種皆是方便,“自證”是豎出;“求生淨土成功”是橫出;皆可達目的。唯眾生以自心選擇而已。
這當中各人的層次還有不同,因此在天台宗的斷證表上,大乘佛教認為(根據《華嚴經》等經典),從初發心(圓教初信位的菩薩)直到圓滿成佛,總共有五十二個階位,即菩薩五十二位。實際上,能夠稱為“賢”與“聖”的,只有四十二個階位,又因最後一個階位是佛位,所以圓教賢聖階位的菩薩,只有四十一個,加上十個階位的凡夫菩薩(十信位菩薩,尚未離開十法界),便是五十一個階位。然後再分藏、通、別、圓四個階次;每一階次,依照《華嚴經》,又各有30幾件事情要學,換算下來就有幾百個層次要學。我們就是從凡夫地,一步一步磨,把習氣“熟處轉生”,佛知佛見“生處轉熟”;吃虧就是占便宜,把吃虧也放下。A居士就很有進步:
她在美國開車,已打方向燈,後面的車擠上來,她從說:「他怎麼搞的?」變成說:「眾生就是這樣」、「讓他吧!他可能有急事要趕!」、「法爾如是,不動念頭。」。一個人要成為眾生,就有成為眾生的貪瞋癡習氣;你學佛,他不讓你,你就放慢速度讓他,你可以調整你自己。
所以,所謂對佛法的貪欲,是因為眾生的習氣想要「離苦得樂」,一剛開始是不清淨(清淨心是四果阿羅漢以上的境界),例如做“大功德主”:在佛門中,也有人貪功德而當功德主,大部分的人報名法會,交錢後也是會去核對號碼,看看排在何處。不過想要得到出世法之利益,總比想要得到入世法之利益,進步一些。你以貪念來到佛門中,貪功德也好、貪無為法也好,這位師兄就問:「師父,那你愛讀經書,是否也是貪念?」我當時想,要怎麼回答?時間又很短,我當時用“25前方便品”回答,他不是很融入,所以我回去在佛堂前靜思:是的!我們想「離苦得樂,好樂無為法」,這個念頭本身是“貪”!利用這個習氣,來學習無為法,會把原來貪瞋癡的習氣dilute(稀釋)掉;“因為所學習的內容,是把心放大、包容,對別人不侵犯,能接受別人與自己的差異性;而自己無所求,不向外求(向內問自己),在過程中接受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價值觀、人生觀,慢慢趣入,所以原來學習無為法的一念貪心就被降伏”。“契入”佛法後就不是貪愛佛法,而是內心的“祥和寧淨”卻又“充滿智慧熱誠”,所謂“靜若處子、動如蹻兔”,動靜二相不離真如實相。
甚至有些人來到佛門,是追求事業、名聲、地位,因為尚未成佛做聖,故仍有夾雜;一直要到初果阿羅漢,才能完全把正知見解建立起來,完全降伏自己,知道自己原來的見解是不對的,願意以釋迦牟尼佛的教導,做為身口意三業的依據。至於是否能做到?不見得!初果須陀桓只是知見確立,知道自己不對,但還是有習氣。在初果、二果、三果的階段,碰到境界時,明知自己不對,也可能沒辦法完全降伏自己;果位越向高時,麤重的煩惱越放下,細微的煩惱還是慢慢才能放下。所以在家居士雖然慧解、讀經論,與出家眾似乎沒甚麼兩樣,但很難修成正果,原因如下:
1.惡緣多(例如:要賺錢、有家眷、有淫欲等等)。
2.靜修、禪修、持戒律不夠。(在家人不可偷學出家戒律,否則會落入三惡道。)
比丘、比丘尼分別有250、348條“聲聞戒律”,再加上“大乘菩薩戒”,使出家眾的身口意三業就有個準繩在那裡,磨練去除我們的貪瞋癡,這是戒律的薰陶;再加上出家人不用去賺錢、沒有家眷、沒有淫慾等煩惱,所以有很多時間可以返觀自照。我每天晚上最大的功課就是反省自己(像我上次共修完回到住處,已經半夜十二點半,還是要“立止觀”,仍要反省自己──在與你們共修的過程中,是否回答不夠圓滿,應該怎樣補足),然後去懺悔業障,而我把這功課當做是我戒律的一部分。
禪定,在佛教很重要,雖然通凡夫與賢聖者,失去禪定,慧解也會出問題。因此我要回答的第二個問題是:
問題二:念佛這麼多年,有什麼方法可以“念入一心”?
念佛“入一心”有很多種方法,其中最保險、快速的方法是與《阿含經》結合。釋迦牟尼佛曾在《雜阿含經》中,教導如何入禪定;但是在家人不容易依止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所以又給另一種方法:釋迦牟尼佛在很多地方提到「數息觀」,因為人呱呱墜地後,離不開“呼吸”,善用呼吸觀察它,以便“使自己專注”。
為什麼要念佛?“淨宗學會”提倡末法時代最契機的是念佛,念佛最容易成就。先前有人提到,念佛要得三昧,似乎很不容易,我告訴他沒那麼難,所以現在就要回答這個問題。
先了解為什麼要念佛?最根本的來源是文殊師利菩薩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回答文殊師利菩薩的問題:
文殊師利菩薩所說般若經有很多部,應當了解般若空慧的重要,出離三界要有般若空慧之後,文殊師利菩薩起了大悲心,問佛:娑婆眾生根器陋劣,能建立般若知見都不容易,何況運用?鈍根眾生要用什麼方法能出離三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陀說:六凡眾生,如果靠自力出不了六道輪迴,但只念一佛之名號(並非限於阿彌陀佛。佛佛相等,所悟得之「中道實相」的道理也一樣,地位相同,所悟得的真理一致;只是眾生跟不同的佛有因緣者,就會喜歡親近到祂的國土,眾生因緣不同,所以好樂不同,而“好樂不同”本身也是平等的,所以並不限於阿彌陀佛,每一尊佛都一樣尊貴)。
選擇你有緣願意專念的一佛名號以後,就要端坐,佛特別告訴我們女眾(有子宮、卵巢)不要雙盤,要單盤,生理期間如果雙盤容易血崩(這件事也形成戒律);又因為印度不穿褲子,女眾雙盤時,下體會張開,易有生物進入。因此身為女眾,我必須很嚴肅地說:「生理期間不要雙盤」,要換姿勢交叉,一個鐘頭這邊,一個鐘頭那邊,以免不測之災,這樣比較容易得定相。當你境界比較深時,例如:“未到地定”以上,慢慢會忘記身體存在,假設你與色界天相應,得到初禪,完全忘了身體的存在,如果不是打坐,容易歪斜,產生其他麻煩,所以從頭開始就要訓練好。
佛所說的「一行三昧」(梵語 ekavyūha-samādhi),指“心專於一行而修習之正定”。即選擇一佛名號、專稱、有儀軌,面向佛國,例如:西方極樂世界,你就坐東面西。端坐──最好是打坐,如果不能打坐,就坐椅子(等一下會講我過去四十幾年融合的經驗)。所謂專稱名號,乃假借「三力」(眾生與佛加持相應之三力)加持:
1.我之功德力:即行者修身、口、意之三密妙行功德善根力。
2.如來加持力:即如來大悲加持之護念力。佛的名號是以德立名、以所證的內容為名,稱萬德洪名感應道交時,就得其加持。
3.法界平等力:指心、佛、眾生之法性乃平等不二之淨法界力。
此三力互相加持,無礙涉入,開發行者本有之佛性以成佛,故稱為三力和合、三力加持。〈大日經疏卷十一〉:「以我功德力故,以如來加持力故,以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緣合故,則能成就不思議業也。」
專念一佛名號,是佛告訴文殊師利菩薩最容易超脫六道輪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方法,不限於那一尊佛號。以上是《文殊師利菩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提的「一行三昧」。
【註:《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下: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文殊師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在其他經典,佛陀提到:在末法時代,專稱念佛法門會很興盛;而在《大阿彌陀經》提到:在末法時代最後100年,會只剩下《大阿彌陀經》及名號;在末法時代最後50年,會只剩下阿彌陀佛名號;所以淨土宗的人就以此觀點,認為阿彌陀佛名號優於所有佛號,“這也是滅掉佛法的主要因緣之一”;因為眾生錯用了佛所說的這一句話,事實上佛告訴我們所有名號都一樣尊貴,每一尊佛都一樣尊貴,眾生各有因緣。
但是觀音、勢至、阿彌陀佛(西方三聖)與娑婆世界有很大因緣,大家去讀《觀音勢至授記經》、《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就可以了解觀世音菩薩為何來到娑婆世界──祂聽了釋迦牟尼佛到娑婆世界應化的偉大,特別發願要來幫助祂,得到阿彌陀佛的同意。觀世音菩薩要來之前,請示阿彌陀佛,娑婆世界的眾生,由釋迦牟尼佛引度,這個堪忍世界,成住壞空,壽命不長,我接引眾生之後,娑婆世界壞了要送到哪兒?阿彌陀佛答應觀世音菩薩,把觀世音菩薩所接引的眾生都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做阿彌陀佛的弟子,由阿彌陀佛教導,等阿彌陀佛與眾生的緣分盡了,進入大般涅槃(不是苦空無常、佛不住世、佛又死了;而是那一尊佛當祂與眾生所結的緣分都圓滿了,能度的、相信祂的眾生都度盡了以後,稱念其名號的人越來越少;其他眾生跟祂緣分沒有那麼深,而是和觀世音菩薩比較有深的緣分,其他眾生就由第二任教主觀世音菩薩來度,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以後第三任教主是現在的大勢至菩薩)。
所以並不是說過去佛就死掉了、不在了,像一貫道說的釋迦牟尼佛已經「過氣」、「沒有力量」、「彌勒掌天盤」,不是這樣,那是外教(那天你們有人問到白蓮教、一貫道等)不懂,那是錯誤的解釋。所謂佛的涅槃,是指祂應度、可度、得度的眾生度盡,其他和祂沒緣的眾生就不會信祂了,對那些眾生而言,祂是進入涅槃。所以眾生心中有佛,佛就活著,“佛的法身遍處在,我們就活在佛的法身中”,只是你們不會感覺到,你每天都活在佛的一毛孔中,同時也是觀世音菩薩的一毛孔中,也是普賢菩薩的一毛孔中,只要證得法身都一樣,共同享有這個時間、空間,我們大家一起用,只是有人用得清淨,有人用得不清淨。
所謂涅槃境界,我們凡夫心很難去理解,如果您願意打坐、禪修,慢慢會感覺到很多氣場相應,相應後有很多不可思議。心的力量有多大?必須在禪定中才知道:“原來心的力量大到可以震山河”,現在人很難去體會。
因此,我們現在說我們要超出六道輪迴,要念ㄧ佛名號,目前在台灣,乃至在美國,在佛教界來說,念西方三聖,尤其是念觀世音菩薩跟念阿彌陀佛名號,是最多的,比較少人念大勢至菩薩;可是念佛法門是大勢至菩薩加持的──祂教“念佛圓通”,祂教你怎麼念佛(參考:《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那你如何念佛來超出三界?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較晚弘揚這個念佛法門,祂老人家最先弘揚的是「阿含」,在印度當年的時候,是先講修行自證者。
有一部經叫《彌勒菩薩所問經》,彌勒菩薩問釋迦牟尼佛:「世尊!菩薩成就幾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而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釋迦牟尼佛就講:「菩薩成就一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一?所謂發勝意樂菩提之心。是名為一。」就是你要下決心,你要成佛!「發菩提心」不是我們現在講的“多發心”,“多拿錢出來”,不是!是你下決定性的決心──「我誓必要成佛!」這一世成不了,下一世成不了,十世、百世、千世、萬世,我一定要成佛!我一定要“把我自己證明出來我是佛”!這個叫作「發菩提心」!「菩提」就是“覺悟”啊!你願意去跟佛所證的道理融入在ㄧ起,百分之百的去實驗它、證明它,這個心叫做“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是學佛第一件事情。
彌勒菩薩又問釋迦牟尼佛第二件事情:假設能擴張成兩個層面又是什麼呢?佛就接著說:「彌勒!復有二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二?一者、於“奢摩他”常勤修習;二者、於“毘鉢舍那”而得善巧。是名為二。」(「奢摩他」漢譯為寂止,簡稱為「止」;「毗缽舍那」漢譯為勝觀、內觀,簡稱為「觀」。)那麼這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大家共修的內容──「止觀」。
你們問的:「念佛如何念入三昧?」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講“止觀”的「止」這個部分。因為“三昧”第一部分,是從「等持」;等持是“欲界定”,就是「止」,那裡面沒有「觀」,必須要等到你得到“等持”以後才能開始“起正觀”。凡夫也有觀,凡夫的觀行不夠清淨,就像人家說以“貪欲”而來的,很多的不清淨。所以你在觀道理的時候,如果沒有定境,你沒有得到「等持」以前,所有對佛法的研究,因為所立的基礎是不清淨的,常常都是“狂慧”。也就是說你研讀經書,因為你原來的“見惑沒有去除,知見不是像佛一樣”;“思惑沒有卻除,就是貪瞋癡還很嚴重”,在這個情況之下,你讀經書還是用自己原來的立足點來看。因此你理解佛法的部分,都在凡夫的立足點,都在外凡位;一直要到你慢慢精修到內凡位,然後你趨向我們那天講的「四雙八輩」;還記不記得我跟你們講向初果位,初果位,向二果位,二果位?【註: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合稱為「四雙八輩」。】我講了四雙八個位次,那麼你要向那個方向去趣入的時候,你才是真正修學「無為法」,這是佛教的精華所在。佛教那些「消災免難」、「人天福報」啊!這些都是“先以利鉤牽”──用利益來勾引你──來啊!來啊!到這裡可以消災免難啊!到這裡可以增長福慧啊!你為了“有所得”才來嘛!若只教你“無所得”,叫你什麼“都放下”,你才不要來呢!《藥師經》云:「隨所樂願,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維摩詰所說經》云:「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先勾引你來了以後,然後再把這個真正佛法的道理講給你聽,讓你安住在這個「發菩提心」,知道自己是佛!
各位現場的人,真正相信你有成佛的可能,而且願意「來“學佛”是為了“要成佛”的請舉手」。「不到一半!」這代表什麼呢?你來學佛是為了什麼?你是“為了得到附帶價值的那一部分”,你沒有“真實的了解佛教跟對你自有佛性的信心”;佛教是教你對自己內心蘊含的那分佛性──你的自性,你要有信心。
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佛性,你要是用這樣子去念佛,你在念“他方佛”的同時,你就是在念你的「自性佛」!你才能成功啊!要不然你永遠都是念著別人啊!別人跟你怎麼合在ㄧ起?懂嗎?所以我要鼓勵你們,念佛一定要“先發菩提心”;這樣念佛法門才是大乘佛法!才能夠使你成佛,才不是迷信,你才能夠真正的融入。所以你一定要相信:你在念佛是念那個佛能成就的內容;就是你有本事去成就,你自己是有這個內涵的,只是你還沒有開發出來,祂已經開發出來,就是這個差別。如果認識了這一點,發了菩提心,你就會知道。
佛就回答了彌勒菩薩:「唯“止觀”二字而已!」學佛整個過程,不過就是“止”跟“觀”,這兩個以後怎麼變成「止觀ㄧ如」,變成「定慧等持」而已,認真用功自然就會到達那個目標。
所謂真正的“慧解”,是必須要到達「未到地定」以上才能開始的;沒有到達“未到地定”的功夫,沒有通過欲界第六天天子波旬那關之前,“功夫都是假的”!為什麼都是假的?是不真實,不穩定,那個知見不見得完全正確;因為你沒有辦法觀察到細微之處,“自己用錯誤的基準見解來觀察,永遠都是錯誤的,而且不知道自己是錯誤的”。因此必須把自己的心安定下來,入那個定境,「在定境之中才能夠不被外物、外界的干擾,然後才能夠在這個中間思惟佛所說的義理,才會產生“慧解”的力量」。我們現在沒那麼多能力,那要怎麼辦?──要先得到「等持」──欲界九心定裡面的「等持」;你就要去專念佛名號。可是專念ㄧ佛名號,我們習性喜歡妄想雜念,尤其「阿彌陀佛」只有四個字,到最後只剩錄音機一樣播放「阿彌陀佛」,腦筋儘管打妄想,你打到十萬八千里外,還可以念「阿彌陀佛」!那就是“口念心散漫,喊破喉嚨也沒用!”所以你必須把你的心拉回來,拉回來關注在佛號上,但是常常它又跑掉。所以呢,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安那般那」,這是個“數息觀”的法門。可是這個數息觀的法門,不是一開始就數息,不可以一開始就去數;你要先“調息”,要調你的呼吸,叫你把注意力拉回來注意你的呼吸;可是在注意呼吸的時候,“可以融入佛號”。
【普度2015.05.12註:因隆成居士代眾請求說明歷史上修此法門之根據,故引述如下。唯學尼所施行之“細節”與其皆不同。蓋“法門運用存乎一心”,各人有各自殊勝之經驗,唯有家裡人方知家裡事。學尼謹提供參考,學或不學,悉聽尊便。勿生煩惱!】
參考資料:
1.《念佛三昧宝王论》唐紫阁山草堂寺沙门飞锡撰
夫含齿戴发,死生交际,未有无出入息焉。又,一息不还,即属后世者。亦诚如所问。世上之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槵,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于息不还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今昏寐,含佛而寝,觉即续之。必于梦中,得见彼佛。如钻燧烟飞火之前相。梦之不已,三昧成焉。面覩玉毫,亲蒙授记,则万无一失也。子宜勉之!
2.印光法师
念佛以志诚为主。若志诚,则不会大散。当用随念随听之法。掏珠不过为防懈怠,掏之有碍,则不必掏。随念随听,比随息好。当云随息,不可云数息。则但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即已。但依我说,决无有误。
问:随息一法,尊钞颇极提倡,但未说明如何念法。宝王论云,此法大有恃怙,亦只云称佛名号,随之于息,仍未详如何念法。惟饬终津梁云,随息念佛,用呼不用吸,一呼,或一句,或二字均可。学人疑吸息不念,岂非间断,每每试炼一呼一句,颇觉吃力,且念得不甚清楚。惟有随吸时,念阿弥,随呼时,念陀佛,既不间断,且能清楚,又不吃力,不知如此念法,可否。抑或吸时,不能用否。答,吸息不念,此中何可云间断。一呼念一句,吸则不念。呼吸俱念,必伤气。若只念二字,则一呼一吸念佛一句,则无碍。(答幻修学人问)
3.与谛闲法师书
光自出家以来,即信净土一法。但以业障所遮,二十年来,悠悠虚度。口虽念佛,心不入道。近蒙法师训励,誓期不负婆心。无奈昏散交攻,依旧昔时行履。因日阅十余纸净典,以发胜进之心。至宝王随息法门,试用此法,遂觉妄念不似以前之潮涌澜翻。想久而久之,当必有雾散云消、彻见天日之时。又查文类,圣贤录,皆录此一段。因悟慈云十念,谓藉气束心,当本乎此。而〈莲宗宝鉴〉亦载此法。足见古人悬知末世机宜,非此莫入,而预设其法。然古人不多以此教人者,以人根尚利,一发肯心,自得一心。而今人若光之障重根钝者,恐毕生不能得一念不乱也。故述其己私,请益高明。当与不当,明以告我。光又谓只此一法,具摄五停心观)。若能随息念佛,即摄数息、念佛二观。而摄心念佛,染心渐可断绝,瞋恚必不炽盛;昏散一去,智慧现前,而愚痴可破矣。又即势至都摄六根法门,愚谓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记数,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依此法,决定难成三昧。法师乘愿利人,自虽不用,当为后学试之,以教来哲。若是利根,一七二七定得一心。纵光之昏钝鲁劣,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乱矣。【普度註:自稱“光”者,印光法師也!】
略注:
谛闲法师:民国古虚,字谛闲,号卓三,姓朱,浙江黄岩人。慧性夙具,二十岁,投临海县白云山出家。得法于迹端融祖,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由是终身讲演,到处迎请,法会所开,皆数千指。每日必持金刚,圆觉,观经,行愿品等,及念佛万余声为常课。朔望加诵梵网经。其间中兴温州头陀,天台万年,宁波观宗,杭州梵天等寺,为嘉惠来哲,造就僧材,安众办道之所。著述宏富,皆妙契佛心,普投群机。一生教阐天台,行专净土,故凡讲经,一一指归念佛。行解超妙,四众钦崇,人称其为中兴台教,可谓不愧。加之公益慈善,无不慷慨助成。壬申七月初二日午前,忽向西合掌,良久云,佛来接引,老人将从此辞。旋令侍者用香汤沐浴,更衣。继命寺众齐集大殿念佛。复令人扶行,趺坐龛中。午后一时三刻,于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含笑而逝。面色光洁,顶暖逾时不散。世寿七十五,僧腊五十五,塔于慈溪五磊山。(季圣一撰谛闲法师行状)
4.佛光大辭典第四冊第3210頁﹝中﹞,『念佛』條下:˙˙˙˙其他尚有攝心念佛、數息念佛、參究念佛、看話念佛、釋迦念佛、觀音念佛、藥師念佛、彌勒念佛等多種念佛法門。˙˙˙˙˙˙
這是我自己實行了廿年以上,得到非常大的利益。我得到懺公師父、威因法師、夢參師父、玅境師父他們的鼓勵,希望我跟大家共修這一部分。所以我願意將我怎樣把“念佛法門”和“安那般那數息法門”,這兩個部分,融入在ㄧ起學習,拿出來給你們做個參考,希望你們會得到大利益。
我剛剛講過,你在呼吸的時候,是每天廿四小時,連睡覺都要呼吸,對不對?但是,我如果說:「你們大部分的女眾不懂得怎麼呼吸。」你們女眾可能不同意。男眾要學這個法門比較快,是因為男眾大部分是“腹式呼吸法”;女眾大部分是“胸式呼吸法”。
什麼叫腹式呼吸法?跟胸式呼吸法有什麼不同?都是用肺啊!可是男眾呼吸是氣直接下沉,會壓那個橫隔膜,因為吸進去的氣,下壓那個橫隔膜的時候,那個肺部就會漲大起來,所以男眾呼吸的時候,肚子會向外凸的,那這個“肺活量就大”。那女眾為什麼肺活量小?女生就這樣,像手風琴一樣,所以這個橫隔膜上升在這個地方,向外撐開的力量不夠,所以女生“氣”很短,那“氣很短”你要進入ㄧ心,不容易。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如果你們要入定,腦得清醒。初禪以上是呼吸停止的;不用呼吸道呼吸,是全身的毛孔張開來自然呼吸。現在我們先不要講到初禪,我們先講我們這個呼吸法。你怎樣讓你能夠坐在那裡,腦筋ㄧ直維持清醒,是因為你腦部的含氧量,紅血球帶氧去腦細胞,去四肢循環,所以帶氧量要夠!
我用現代醫學跟你們講:“氧氣不夠”──頭腦氧氣不足的時候,昏沉啦!像說我們現在這麼多人在這裡,如果沒有開空調,窗子又都關著,等一下大家都昏沉,要睡著了。等一下只要把窗子打開,這麼多人呼吸的時候,氧氣才不會不足,你才不會昏沉。打坐也是一樣啊!你打坐的時候,靜下來了,那個呼吸的力量就會變小,你肺活量吸進來的氣,不足以讓你的血液帶到腦筋去的時候,你腦部就起昏沉。所以你們坐一坐就想睡覺,為什麼?因為你這邊會昏沉。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你要注意呼吸。
所以,念佛法門,要怎麼能念入專心?一定讓你頭腦先清醒;頭腦清醒,第一個腦部的帶氧量要夠;帶氧量要夠,就是你的呼吸一定要很平順;呼吸的平順,佛在《阿含經》裡面,叫你第一個,你就先觀察自己的呼吸。
所以我怎麼念的:
第一:要先把佛號用固定的速度,在心中默念,用你的心去聽。
你不要出氣念,你一直「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追頂念)你一定氣短,懂嗎?你永遠不能入定!剛開始的時候、想愛睏的時候,自己可以這樣念。但是你如果真心的想要進入三昧,你就要這樣的訓練──心中默念(我這是給老參學長用的,初機學佛的人可能會用不到)。
當你們老參們念佛念久了,你們有沒有辦法默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自己念你自己聽得到,有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你現在心裡默念四字佛號,不管什麼腔調,你念你自己聽得到,心中能感受到自己默念佛的請舉手,「很少人喔!」所以你們連念佛的初級班都未達到。對不起!我講話比較不客氣。就是你們一直都在「散心念佛」,那就是“增長福德”。那你想“念入一心”,你“要下功夫”。下功夫是什麼呢?你要把念佛的這個法門,跟你生活中的各種情境去結合;你在掃廁所、你在切菜、你在洗澡、你在各種的時候心裡都在默念佛號,你要先這樣去訓練你自己。
我在台灣訓練我自己是一天24小時,包括睡覺的時候,要求“念佛要念到睡著,醒過來的一剎那就要是佛號”。如果不是,就訶責自己:為什麼我今天醒過來不是佛號?就到佛前去拜懺,我是這樣訓練我自己。所以我最遠地方是從高雄,大部分的時候是從台南或者是從嘉義開車回台北,我從來沒有中途下車休息過,我從來佛號或者咒語沒有間斷過的,就是這樣訓練自己,懂嗎?“定於一”,把你的念頭放在那一境,這還是散心念,但是它會形成力量,散心念佛念久了,它還是有力量的啊!所以,如果你們還沒有“專心念佛”的習慣的人,你一定要從散心念佛的機會不斷加強;那就是你開車的時候念佛、洗澡也念佛(但是默念),懂嗎?我有的時候是持大悲咒,一持就是五個鐘頭、六個鐘頭,大悲咒沒有停過啊!沒有讓它有任何空隙。你就是練習念(即使是散心的),只要不用腦的機會你都念。(待續)
我們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法界有情眾。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弟子信真恭敬錄音分段
弟子淨怡、隆德、隆怡、淨璇、修仁、隆如、隆淨恭敬聽錄繕打
弟子隆應恭敬初校
弟子隆成恭敬二校
圖片來源:totalawa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