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布施的真義」(一)

文章建立於 2016/2/27

1990.12.26郭文秀居士講(台語)於嘉義國際女獅子會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甲、緣起

各位獅友,大家阿彌陀佛!今天真的很榮幸,接受嘉義市女獅子會的邀請,來這裡跟各位善知識大家見面,末學看各位在座的菩薩,大部分年紀都比較年長,應該算是我的尊親輩。所以在這裡跟大家參學佛法,心裡感覺非常慚愧。因為講到「佛法」─佛陀所說的教法、道理,那是釋迦牟尼佛多生累劫的經驗,體悟宇宙的真義,然後無量的布施、無量的梵行,六度萬行來成就祂的誓願,才能成佛。今日要講的佛法,對末學來講,是用非常的虔誠、恭敬和慚愧的心來跟大家一同參學。希望在大家還沒有吃晚飯之前,我們先來享受一些法味。我們所吃的食物都是滋養我們的「色身」(也就是身體),很多佛法的利益是要滋養我們的「心法」,用現代話來講,生活分成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從儒家講起,民以食為天,都需要吃,但是吃下去的東西呢?大部分東西都消化之後就不見了;但是有一樣東西,是吃下去都不會消失不見,而是會越積越多─這就是法味(佛法)所以今日我得知,女獅子會的各位先進老菩薩們都是真正的大發心;不管是你或你的家庭眷屬對於社會慈善事業皆有發心在做,所以末學跟會長討論之後,將今日的主題定為:「布施的真義」。

乙、布施的真義

一、布施-我的學習歷程

什麼叫做「布施」?布施跟一般慈善事業有什麼不同處?如何才能得到最大利益?什麼叫做真布施而不是表面的布施?希望用這樣的內容,來利益在座大發心想要利益眾生的先進菩薩們。在佛法上「菩薩」的意思已經覺悟宇宙的真理,又能幫助別人成就的眾生菩薩知道一切世間所有現象都是暫時的,沒有長久、永遠的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所以祂沒執著沒有想永遠放在自己的手中,而不跟別人分享的這種心理,這就是「不自私」。不自私就想到別人沒這麼好命、沒這麼好運,可以得到你今日所擁有的一切,所以願意拿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也就願意去做慈善事業,願意來布施。這是一般社會人士所作的事情,這是很好的慈善,但這是不是究竟呢?所謂的「究竟」,就是對你本人或對方都可以得到很深、很實在、很永遠的利益,才稱為「究竟」。

(一)、持咒因緣

我自從念北一女初一”的時候,大約三十多年前,常常發願我長大以後要做慈善家,但是當我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接觸到大悲咒,我看到大悲咒本子註解部分寫著:「持這個咒語,以觀世音菩薩的誓願力,可以治八萬四千種疑難雜症,而不需要用人間的醫藥;只要持這個咒語,就可以得到這種利益。」我當時不知這個道理是什麼?因為我的父親是醫學博士,我就起了這樣的慈悲心:我的父親是醫生,他想把所有的病人的病都醫好,最好是沒有人再生病受苦,醫生都沒錢賺的時候,就是世間最和平的時候。那我就想“要如何幫助父親達到這個目的?”當時我是一個小孩子,應該如何來做?那時我起了一個恭敬心─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倘若我持這個咒語能在冥冥之中幫助我的父親,讓他所醫治的患者,都能隨時來隨時治癒,那不就是無量的功德嗎?”所以我就開始持大悲咒。

(二)、感應難思

沒想到開始持咒至今,也滿三十年了。在這三十年之間,每日都固定持定量的大悲咒,這一持咒也持了好幾十萬遍。不明白、也沒有用那個心,去研究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大功德?或是本人可以得到何種利益?都沒有這樣子想過。但是在冥冥之中,這個利益還是存在的。結果,最近這五、六年之中,拿一杯開水在那兒持大悲咒,持咒之後的大悲咒水,很多現代醫學治療無效果的人,醫十年、醫十七年、醫二十年……醫不好的人;在無意間談論到,我就說不然你拿這大悲咒水喝喝看……,竟然病就好了。我那個時候發了大心,應該深入經藏,去研究為何大悲咒的功德竟如此的大?所以從現在講起,大約五、六年前,開始從《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每一個字去體會;從我生活中所經歷印證的很多感應與經典中一字一句的去對照、去體會,我發現我得到無量的寶藏,而這個寶藏不是世間的學問可以比擬的,也就是超越現代人認為的最大智慧、能力所做得到的事。從這個咒語中,真不可思議、無法可說明的,皆可完成祈求的目的。我就這樣想,若是可以利益人、布施給人的時候,哪需執著一定要自己眼睛看得到、耳朵聽得到、自己能夠理解的,我才要相信?要是我不能理解、不能看得到,我就要把它擱置一邊,不去學習,不去做,那我是不是很驕傲(佛門中稱為貢高)?在這一念間,我把自己放下身段,當作自己不是台灣大學畢業,也不是外交官太太,當作“自己什麼都不懂,從頭學起”用這種方式來“消滅自己原有的價值觀念、原本一直認為應該這樣才對的執著心”,皆放下。當作自己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懂”,我要來了解這無上甚深的意義

(三)、深入經藏

從這樣開始,深入佛教的經藏,五年前開始認真的讀經。在這五年之前,我只讀過「四合經」(就是《金剛經》、《藥師經》、《普門品》、《佛說阿彌陀經》)及朝暮課誦本和《地藏經》,還有在道場拜〈慈悲三昧水懺〉〈梁皇寶懺〉〈大悲懺〉、〈水陸法會儀軌〉,之外沒有其他的經典。但是五年前開始,從經典中突然了解到,所有的經典中都存在著一個義理這個世界存在的一切,不管是物質生活跟精神生活,都是暫時的現象如果你“執著想佔有”這個暫時的現象,想把它保存著,想要永遠擁有它,那你永遠都達不到這個目的。若是你沒有執著,你覺得“怎麼樣都好”,就是你最平靜安詳的時候。」從那時候發現到:布施越多,獲得的也越多。所以我在日記裡寫著:世界上有一種東西是給別人越多,自己獲得的也會越多,那叫做「平等的愛」或「慈悲」。基教徒稱為「博愛」。愛心,你越給人,它永遠都不會減損消失掉;而且相對的回饋(別人對你的反應),會讓你的慈悲心越來越大。但是,當我做很多的布施,這樣長期以來已經滿二十年以上,長期支助養老院、育幼院及幫助蓋學校,或是有殘障人士來到家裡募款,我都沒讓人家失望;雖然能力薄弱,但是我盡力去做。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無論是面對貧困的或是生病的,我可以幫忙的都是用有限的世間財用這有限的世間財幫助他時,他得到的幫助是有限的。例如:我今天給他一百元,他只能拿這一百元去繳學費,或者拿這一百元去吃東西,不然就是拿這一百元去買衣服,用完之後這一百元就沒有了;接下來仍舊需要靠另一個人給他一百元。結果,在這個長期的互動過程中,我發現有下列的毛病:第一、布施的人力量有限。第二、接受的人養成一種依賴性,無法自己堅強。第三、他們的痛苦並沒有消除。我只是幫助他一丁點當時欠缺的所需,我覺得這樣的力量太少了,到底應該如何協助,受助的對方“獨立的力量才會增強”?所以自己不斷的思惟這個問題,就一直去讀很多的經典。

有一天,我讀到一本現代人寫的書,其中有一段話講到:「你要幫助一個沒有食物的人,你是給他一支釣竿,教他如何釣魚?還是你每餐都送魚給他吃?」我看到這一句話時,心中突然有一種領悟:幫助人是要教他方法,讓他可以自力更生、讓他自己可以幫助自己,自己可以獨立;讓他可以不用再靠別人你幫助他是要讓他如何再站立起來?以及教他如何獨立的方法?還是你用相同的精神、力氣及金錢,供給他每一頓所需要的?將這兩種方式拿來做比較,就會發現第二種方式是很累人的。不知在座的各位是否同意?真的很累人。第一種是教他方法,那受幫助的人就可以靠自己,我只是剛開始時比較辛苦;在辛苦教導之後,若他能領會到、會使用的時候,以後就不用再依賴別人。接下來,我再來幫助另一個“不會自我獨立的人”學習獨立的方法。這就好比有位腦中風的病人,一般醫院都有復健科,你是永遠用輪椅把他推來推去,還是你“費比較多的心力教他復健,讓他學會自力自強,讓他自己可以獨立”。雖然前者用輪椅的方式,看起來好像比較慈悲怕他受苦;第二種看來比較殘忍,在訓練的過程中,他必須接受種種的痛苦;他自己必需要吃苦。但是之後他就會發現:第一、不會增加別人的負擔。第二、他會有自尊心,他會覺得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長期受他人支助時,會形成自卑感,就會形成一種保護心理;第二種若不是形成自卑感,就是會產生依賴心,結果演變成身心不健全。

二、「法布施」─真正的大布施

最後我就從佛法中研究布施,什麼才是真正的布施?認真的去思惟這一件事;之後事隔不到一年,我就發願要將布施的精神發揚光大,“教人如何自己站起來,自己獨立,不要只是用我個人有限的力量來做”。這麼一想,我郭文秀做一個商業公司經理,大約在八年前,當時一個月的薪水大約四萬元新台幣,去年辭職時月薪大約十二萬元新台幣。若是將這十二萬元,扣掉我的生活費、家庭所需費用後,再怎麼想幫助別人也無法超過十萬元,對不對?就算是全部都拿出來,十萬元如何夠用?聽說現在有錢人吃一頓飯就花掉幾十萬,因此這十萬元很難有很大的發揮作用!用一個月的時間,自己為了賺錢造了很多的業,只賺到十萬元,然後只作一點點的功德。我算一算,怎麼算都覺得不合算。生命很寶貴,花很多時間、力氣去做這些商業行為;在商場上大家互相來往,多多少少都會說謊話(有做過生意的人都會了解,在生意上或多或少都會如此,因為不是自己做老闆)。老闆若說:這東西有瑕疵,你不要跟客人說出。若這東西是二等貨,你敢跟客人說:這是二等貨嗎?你說真話,客人就不買了。或多或少都在造惡業,我就想:「所賺的世間財,造業多得福少,再將這個“不淨財拿來布施,然而這個布施仍然是有限的布施。若是這樣,世間有這麼多的人,我若要發大悲心來救度,累死!一輩子做到死,也做不到冰山一角那一刻,我就想到「法布施」─教人獨立的方法、覺悟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大布施。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常常隨緣跟一些朋友,大家一起參訪道場或聊天的時候,就開始講“人生離苦得樂的方法”。也就是說,朋友之間有人情緒受到影響,夫妻正在爭吵、婆媳不合,或是小孩在學校成績不好、不得老師疼愛、不受同學的擁護;當情緒受到影響時,可以用愛語、溫和的話來安慰,讓他心情得到平和,這也是一種布施。不一定要用金錢。我就發現很多家庭失和的人,在我的面前抱怨,大約六、七年前,有一段期間,常常在調解別人家夫妻的問題,不然就是調解婆媳不合。

我女兒今年小學四年級,幼稚園時是念基督教的思恩幼稚園,我本身是佛教徒,但是我有很多好朋友是基督教徒。本來慈悲心就是不分宗教的,佛教的慈悲心不但不分宗教、不分男女,而且也沒有限制只能對人,或是限制只對動物,是針對一切眾生都用平等心。所以我去幼稚園時,常常都帶著一疊衛生紙,若是看到小孩子流鼻涕,就牽著小朋友幫他們擦鼻涕;若是去廁所,我就幫他們擦屁股。結果,很多小朋友把我當作是幼稚園的老師。有一次我跟老師談話時,有位小朋友盪鞦韆,沒坐好以致跌倒流血,其他小朋友跑過來,不是找真正幼稚園的老師而是找我,說:有小朋友跌倒,要求我去幫忙。在那一瞬間,我發現到“不是職務讓你承擔你該做的事,而是你表現出來的,就讓人感覺到「希望得到你的幫助」,她是老師而我不是,但是小朋友跌倒,不是找她而是找我”。在那情況下,我真正感受到:“名稱上你是什麼人?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做?」”結果,思恩幼稚園的園長真正了不起,她是基督教很有名的佈道會副會長,她邀請我擔任家長代表,在幼稚園畢業典禮時上台演講(這是他們十二年以來,第一次聘任“非基督教徒”而且是“女性”的家長代表)。我在台上時,很多小朋友都大聲叫:郭媽媽、郭阿姨……,我就問當時在場超過一百多位的學生,認識我的人請舉手,大約超過半數以上都舉手。

三、布施的對象、內容、方法

當時我真正感受到,布施的真義是什麼?

第一、布施的對象沒有限制。不是今天看了順眼才布施,看不順眼就不布施;跟我同一國的,我才布施,跟我不同國的,我不布施,若這樣子就不是真布施。所以布施的心量要放寬,對象要沒有差別心

第二、布施的方法、內容必須沒有限制。這一項我要做,那一項我不要做,若是這樣就不是真布施。噯呀!擦屁股髒死了!擤鼻涕?我不要做!……。或是,我只願意拿錢救濟,因為我有錢,我拿錢來給這間孤兒院買米、買菜;但是“叫我幫小朋友擤鼻涕、擦屁股,對不起喔!這有違我的身分地位。”若這樣子就不是真布施。

所以布施的“內容”是“隨緣”看你可以做什麼?應該是沒有差別心對象沒有差別、內容也沒差別,才是真布施。接下來,我發現這仍是單一對象(一對一),再怎麼做都只是在自己的週遭,也是有限的心量應該如何放大?之後,我發現「財布施」力量不足,無法達到我想做的那麼廣;而這個「無畏施」也是一個對一個,也是很有限。之後我發現,只有讓每個人心量放大,讓他如同蠟燭一樣,我點一支蠟燭在這兒,我將這個方法講出去,每個人也點一個火出去,我這個火也沒有熄滅,大家的火及亮光就越來越多,眾人的力量就很大,一直延續下去才是大慈大悲因此希望將“如何鍛鍊自我心量的方法”傳給所有的人,這就稱為「法布施」(方法的布施)。這就是最大、最高、最殊勝的布施。

那麼應該如何來做「法布施」呢?

第一、修「法供養」。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什麼是法供養?指自己修道之外,能以自己所聞知的佛法,以清淨心為人演說;乃至印贈經典,流通法寶等利益眾生。

第二、如說修行以世間財的觀念來說,我若是要布施給別人,應該是我有錢才可能給別人,對不對?那麼如果自己的“內財”不足夠、德行不夠,說的話有人信服嗎?自己都沒學問,沒辦法講出來,自己沒內涵又如何給人呢?所以自己必須修養鍛鍊自己的心。

四、為何需要布施

從此處下手,才了解到為何需要布施?需要布施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彼此都欠缺自己覺得不夠、有需要,才讓別人布施給自己我們是要布施給別人的人,那麼我們是不是真的很富有?是不是真的很豐富?思維至此,我生出很慚愧的心,原來我自己做的不足夠,哪能說我要去布施?比方說,眾生若是平等的,請問在座的諸位,家中有人養狗的、也有人養貓的,甚至鄉下地方也有人養雞,都會跟自己所養的眾生產生感情,若你發生感情的對象就不忍心殺牠;反之,沒有跟你發生感情的對象(無緣的眾生),那你就沒有感覺,要怎麼做都可以。以前有次應酬吃飯的時候,上了一道“酥炸乳鴿”的菜色,其中有一位先生是養鴿子的,即刻起身就走了,如同割到他身上的肉一樣。在那一刻,我想到如果將別人視同自己一樣,我是不是有把事情做好?倘若在做事情的時候,交換立場(將你當作是我,把我當作是你),相互對待的時候,我要如何去做呢?想清楚之後才採取行動。若是這樣子,就會有很多的作法,跟原本自己所想的方式不同。(待續)

迴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增福報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弟子信真恭敬錄音分段

弟子修仁、隆明恭敬聽錄

弟子修仁恭敬繕打

弟子隆應恭敬初校

弟子隆成恭敬二校

普度比丘尼總校及修定於2016.02.22元宵節

 

 

20160227

圖片來源:tw.123rf.com

首頁 開示摘錄 其他開示 講題:「布施的真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