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2美國電話廈門開示(二)
文章建立於 2015/6/25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二)、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辟支佛所修的,我們流轉生死門,是苦集二諦。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然後就受、愛、取、有、生、老死。什麼意思呢?因為「一念無明,起自波動」。從自性變成波動,波動就叫做“行”。因為行,有波動了,就形成妄念,那個波動就叫做妄念。無明是只有無始無明,頭一瞬間叫無明,第二瞬間就叫行,觸發波動本身是一個無明。無明的意思是你沒有辦法說明原因,他就是波動了。那個瞬間,三十六萬億分之一秒的那個觸動叫“無明”,無明一波動的時候就叫做“行”。這個“行”起了一個了別作用,叫做“識”。然後這個“識”就來投胎了,投胎就叫“名色”。胎兒的各個部分,在媽媽的肚子裏面就叫做名色,那就是懷胎的期間。懷胎了以後,我們就有眼、耳、鼻、舌、身。等我們被生下來的那一瞬間,就“跟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就入”了。你看那嬰兒生下來第一件事情,被拍拍屁股是不是就「哇」哭了?
(大眾:是)
他為什麼哭?因為接觸到外面的空氣,跟他原來所處的子宮裏面的環境不一樣。他原來是用臍帶在接受母親的營養跟空氣,現在把臍帶給切斷,就要拍他,讓他用自己的肺部去呼吸。呼吸中運動量最大的就是哭,我們常講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這時候的哭就叫“入”。入的意思就是這一邊跟那一邊互相交融在一起就叫入。所以“六入”的意思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彼此入對方的境界這叫六入。
過了這個“六入”,就有接“觸”。“入”是一瞬間,互相交融了,然後就感覺接觸到了,接觸到了以後是不是就有覺受?冷、熱、重、輕、愉快、不愉快,這些是不是就有受?領納謂之“受”,領就是理解,納就是接收到。接觸後是受,受了以後就分出取捨——要和不要、愛或不愛的感覺。“愛”包括“愛和不愛”,排斥也屬於愛這一支,正反兩面都屬於那一支。但是身體還沒有行動,只是內心有這樣的想法。有了愛以後就想著“取還是不取”,我到底是要拒絕他,還是我要接受他,這就是“取”這一支。「“有”就包括“沒有”」,我要拒絕他以後,就是沒有他;我要接受他了,就是有他。現在的眾生常常都在「愛取有」裏面打滾,“愛或不愛”是原因,舉動的爭取與不爭取,還是推辭與不推辭都是“取”,“擁有”還是“拒絕不要”就是“有”,無非都在「愛取有」。請問還要不要繼續再「愛取有」啊?
(大眾:不要。)
要的話,那你就永遠做六道輪迴的眾生好了。為什麼叫你們把心量打開,你們中間還有人跟我說:「師父,我有點為難,打不開。」那你就永遠做六道輪迴的眾生好了。我在教你怎麼離開六道輪迴,你說你做不到,那我也拿你沒轍。如果你有「愛取有」,就一定有生老病死苦,那你就在塵世中打滾。如果你想要「還滅涅槃門」,就要走「滅」跟「道」這兩個諦,從你現在“有生老病死苦”的現象中去滅掉你的「愛取有」。“生老病死苦”是你的現象,而「愛取有」是你能決定的取捨。從愛跟不愛開始,放下那個分別心,不要有動作,取或不取,擁有或不擁有對你來說沒什麼影響。你們這中間至少有兩三個人已經在這裏面領悟到了,不要去做「愛取有」,減少自己的感受,觀察自己的六根門頭與外境接觸時的心理狀態及行動。
1991年我在「蓮因北部齋戒學會」講“十二因緣”,本來要講三個鐘頭的課,我們懺公師父占走了一個鐘頭,另外一個老師遲到又占走一小時。三小時的內容要擠壓成一個小時講完,我就很著急,心裡想把它講得越多越完整。當我講完課正在收拾,懺公師父走到大殿來。他跟我說:「課程的內容非常好,可是講話不要像機關槍掃射,講得那麼快,讓人沒有思維的時間。」直到懺公師父圓寂,我都沒有對他解釋過原因。我當時就只是趴在地上說:「弟子懺悔,弟子受教!」他說:「你的教理講得真好啊!」我當時並不是看註解本,是自己體會到的。我告訴大眾,要從「愛取有」去斷,《十四講表》裏面有專門講十二因緣的部分,我有特別講到哪個是前世的十二因緣,哪個是這一世的十二因緣。「愛取有」就屬於這一世的部分,是我們可以著力的地方。生和老死是六道輪迴中的狀況,你對生和老死沒辦法掌控,你必須從「愛取有」去斷。
這個十二因緣表是李炳南老居士做的,我沒有辦法改變它。如果是我來編輯,我一定把十二因緣串成一個圓圈,不是平行的,不是由左到右、由右到左,不是的!因為他們是迴圈不已的六道輪迴,就像一個手環,你從任意一個地方把它截斷以後,它就斷了,就不會再來了,所以叫“還滅門”。
我們現在在六道輪迴中,你已經來投胎了,你現在已經有五官、已經有七情六欲,有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意識到第八意識種子了,那你要怎麼辦?你要“轉識成智”啊!在哪兒表現?就是在「愛取有」。在「愛取有」的這三支上面觀看自己,這是最初級的、最淺的學佛入門。我有沒有對什麼事情好惡分明?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當我喜歡他時,好歡迎他;現在我又覺得他哪一點讓我看得不順眼了,哪一件事情我不同意了,我恨不得一巴掌打死他。有沒有這樣?取和不取、愛和不愛非常地相關聯,對不喜歡的東西去之而後快;對喜歡的東西拉攏都來不及。各位有沒有這樣?
(大眾:有)
對人、對物質都這樣,那你就永遠在六道輪迴中打滾了。這就是我要教你們的,從「愛取有」去下手,「愛取有」是今世的十二因緣當中最嚴重的三支,我們就拿最嚴重的這三支去切除。善根利器的人從「愛不愛」下手,當你一感覺到的時候,就像L,她看到沙堆在她面前的時候,產生了憎恨心,這就是“愛”這一支起的作用。她就觀照到了,我不想擁有這個境界,是因為它擋了我的路,我就會想要把它去除掉,是因為我內心有瞋恨心。她就觀照到「愛取有」這三支了。
「苦集滅道」是比較粗略的說明,「十二因緣」是比較詳細的說明。「苦集滅道」很粗糙地說這個是入世的因果關係,那個是出世的因果關係。可是「十二因緣」就把入世的因果關係開出十二個門,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這幾點你看不到,你看到受、愛、取、有、生和老死。可是你拿生和老死一點辦法也沒有,他的成果是來自於你前面所造的因,那你就從後面開始滅起。“粗糙的人”是滅“有和沒有”,我要擁有它或我要排斥它,那是鈍根的人。利根的人從“受”、“愛”這兩支下手。
(三)《四諦表解》
我此刻不能全部地講解《四諦表解》,詳細的說明你們要去聽《十四講表》,這裏面有幾個字特別重要。如果你們不能理解《四諦表解》,我講《天臺斷證表》你也還是聽不懂,所以我們先講《四諦表解》。最右邊有一行黑色的字:
◎無苦集滅道
這講義的編撰是引證懺公師父所立的這些表解,照《心經》來講的。一部《心經》包括佛教所有的法門。『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是圓教的思想。『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從沒有「五蘊」,到沒有「十八界」,到沒有「苦集滅道」,到沒有「十二因緣」。無無明到無無明盡,就是在講十二因緣。一部《心經》260個字,所有的佛法都在《心經》裏面。
我講過兩次「心經」,其中一次是西元2000年1月在紐西蘭。我下午在慈明寺大殿講心經。夢參師父跟道海律師,很好奇地要知道有多少聽眾來聽我講法。因為他們一直問我,我不能講啊,他們晚上講經通常都有30人至60個人之間來聽法,而我下午聽眾都是一兩百個人。他們兩個看我不肯講,支支吾吾的,以為一定是人很少不敢說。他們兩人就悄悄地出來,看我聽眾有多少。他們沿著內部的走廊走到大殿來,結果把他們嚇一大跳,我的《心經》在講整部的佛學概論。我那時候還沒出家,這是西元2000年1月份的事。
玅境長老也是這樣。他問我拜大悲懺有多少人參加,我聽說他們拜大悲懺都五六十個人到一百個人,我不敢講我在臺灣主持拜大悲懺,都是五六百人到一千多人。他們都以為我是因為參加人數太少而不敢講,我是因為拜過玅境長老為親教師了,所以不敢講。都是他們看到了真相才說:「你趴在地上拜我們,結果你講法內容很深入,你法緣非常殊勝,沒有什麼不可以講的。」我根本就連我為了維護他們面子這件事情都不敢講,我只是趴在地上磕頭請他們慈悲。這是我的做法,跟你們不一樣的,因為我的次第與知見跟你們的不同。
是不是真的有一個表(指《斷證表》)來指明或斷定修行的位次?不是的。沒有!本來都沒有這些東西,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是智者大師慈悲,以這個表的“順位及文字說明”讓修行人藉之省識自己內外二境,可以用“當位教理”審知“應用功之方向與內容”。“心行處滅”的意思是要把心“行”波動的那個地方,把它滅掉,不波動了。不波動了就沒有「無明緣行」的那個「行」,再把「無明」滅掉就成佛了。“言語道斷”;講得出來的都是因為對方是鈍根,只好借助語言、文字來瞭解。哪來的語言文字啊?!語言文字都是有限度的解釋。為什麼還得要這樣講?我們現在還是得借助文字。但是“請各位打開你的心”,來瞭解“那些文字”是為了講“沒有文字的意境”的。借助文字講「不是文字的“義理”」。
「無苦集滅道」這句話是來自《心經》。
◎四皆審實不虛,故名為諦
這個「四」是四個次第(循序漸進)的意思,「審」是很細微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講「苦、集、滅、道」這四件事情,是實在的、合乎真理的,連很細微的都合乎真理而不是虛妄的,所以叫它為「諦」。「諦」就叫做真理。
◎又諦者實義、直義、如義、不顛倒義、無虛妄義、不變異義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實義」,這個是講中道實相觀;有「直義」,這個直就是真實。「諦」理的這個「諦」,跟真理的「理」合在一起,就是佛教要講的中道實相觀,就是在講自性,這是圓教的。可是大家聽不懂啊,聽不懂之後要講「真義」跟「如義」,那就是講真如啦(以前「直」跟「真」是相通)。就是只有這個,沒有別的了,一路通到底,從學佛的開始,到學佛的成功。
我在給財政部關務署學佛社講《念佛三昧》之前,講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彌勒菩薩向佛請示怎麼樣成佛?佛舉十個層次的法門。第一個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你們知道嗎,「一佛乘」就是只要「發無上菩提心」,只要發心哦!然後「一直守護這個無上菩提心,不讓它消滅,直至成佛」。因為他的每一念都想成佛,Buddha是“覺”的意思,妙覺位就叫成佛。你們這中間有人發EMAIL給我,說下決心要學佛了,從此要修行,要向內觀照自己的念頭了。在天臺宗這就叫「觀現前一念不思議心」。我們每一瞬間都是現前一念心,你就守護你這“現前一念不思議心”,到下一秒鐘的“現前一念心”,再到更下一秒鐘的“現前一念心”,都不離開你原來“發心要成佛的那個決定性的決心”。所以你就會“觀照自己的身口意三業”,絕“不離開佛的知見”,你“不敢去做壞事”,“不敢再起貪瞋癡”。
你要懂得教理的所在,懂得教理在講什麼,這是你用來保護你自己的寶劍。敵人是誰?敵人是“自己的煩惱”,敵人是“外在環境的誘惑”。你要拿什麼來斬斷與這些的連結?就是“智慧”!文殊菩薩手裏為什麼拿的是寶劍呢?它代表斬斷煩惱的智慧之劍。智慧從哪里來?智慧從“教理引導明白”、“開發自性”而來。你們都是很鈍根的人,沒有辦法靠自己的理解力,因此你需要善知識,你需要有經驗的師父來帶領你,讓你瞭解什麼叫做正確的知見、佛的知見。以“佛的知見當做智慧的寶劍”,斬斷自己的煩惱跟對外界的愛好、連結。連結就是Connection,連起來結合在一起。也就是當你的六根對六塵的時候,你要怎麼樣擴展自己的心量,“開發自性”包容所有一切,而又不受外在的各種影響。
◎又名四聖諦一謂是聖者所見真理故。二依之修行能證聖道故。(法性如月,苦集如雲,道如卻除,滅如卻已。)
「法性如月」指法性像月亮一樣,它只是被雲遮蓋住了,所以看不到。雲是什麼呢?苦集如雲,你自己的煩惱,所造的惡業使你正在受苦。你看不到自己的自性也看不到別人的自性,所以你起不了平等觀,你覺得別人好可惡。可是等到你犯了跟別人一樣的錯誤,甚至錯得更離譜的時候,就會覺得原來我也跟他一樣不好。
「苦集如雲」是所有六道輪迴眾生都有的。一直到什麼時候才看到「法性如月」呢?到圓教的初住菩薩或別教的入地菩薩。多高的層次啊!目前做不到啦!要到十方法界的佛次第才見到了法性。你自己做不到,哪能要求別人做得到啊。學尼就沒要求你們一下子做得到。「道如卻除,滅如卻已」,修道的過程與方式和真如相應就能除去煩惱與習氣;滅諦的境界就是煩惱習氣都完全卻除了。
《四諦表解》的右側這邊有分行說明
1、第一:四諦
◎苦諦,先示苦果令知厭離;集諦,然後令滅眾苦之因;滅諦,舉涅槃果令生欣樂:道諦,勉令發心修諸道品。
苦諦的旁邊「先示苦果令知厭離」。集諦「然後令滅眾苦之因」。這兩句是讓你先瞭解你目前現象界的苦果怎麼回事,你很厭惡,你想離開。你知道苦的原因是來自煩惱,為了想離開苦,所以願意滅這個煩惱。你滅煩惱是幹什麼呢?「舉涅槃果,令生欣喜」。講了涅槃的好在哪裡,所以讓你生出樂於去趨向滅諦的欣樂心。怎麼做呢?「勉令發心,修諸道品」勉令就是勸勉,讓你發心。修諸道品,就是三十七道品。
2、第二:釋義
◎苦以逼惱為義。三界(六道)色心(五蘊)三苦、八苦。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些是六道輪迴。等到出了六道輪迴,就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是誰啊?六道輪迴以外,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啊!他們也還有“心”哦,所以他們的“念頭”要怎麼去掉,那是界外四聖道要修的內容。三界裏面,事相上身有六道輪迴;色心,就是五蘊;有所謂三苦、八苦、十苦、百苦,佛經裏面有各種的對苦的描述。
◎集以召感為義。見思惑及有漏善惡業、有漏不動業
什麼叫「召感為義」?“感”就是煩惱,你有感受,你招了很多的煩惱,所以就把它聚集在一起呀。以前寫的是「積蘊」,就是五蘊皆空的蘊,累積的意思。累積了非常多不正常的觀念、知見以及感受。貪瞋癡慢疑,那叫做思惑。見解的不對,叫見惑。形成了有漏(“漏”是“煩惱”的意思)的善業跟惡業,有漏的不能動的業。有怨、有煩惱必定要酬報,那是沒辦法動的。
◎滅以滅無為義。惑業既盡,生死已了,故名為滅。滅有還無。
1990年我請教懺公師父:「“滅”怎麼會“滅無”為義啊,不是滅“有”嗎?」懺公師父就說:「傻孩子啊,‘有’是六道輪迴,等出離了,到四聖道的時候就變成‘無’,那‘有’跟‘無’,還是有對立分別心的,所以“滅”就是要連四聖法界這個因為‘有’而起的‘無’,也把它滅掉。」
「滅要以“滅無”為義」,這個「無」是四聖道,這個「有」就是三界之有。出了三界,是不是就有一個阿羅漢果,就有一個辟支佛果,就有一個菩薩道業,有沒有?
(大眾:是)
所以要把阿羅漢的知見——對好的、對淨的分別去掉。淨是不是對著染?
(大眾:是)
沒有“染”哪來的“淨”啊?所以還要再把那個「淨」、「空」、「無」給滅掉。《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四聖諦裏面的“滅諦”,跟念佛法門有很多地方到同一個層次的時候,用了不同的名相都在述說同一件事情。對「有」是執著,對「空」是不是也是執著?
(大眾:是)
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中指出要把「空」給滅掉,要“空”其空,那空掉了就變成“不空”。如來藏就有「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空”跟“不空”是能夠很靈活地運用而不執著的,執著“空”不對,執著“不空”也不對,這樣懂了沒有?
(大眾:師父,實際上跟《圓覺經》裏頭講的“遣遣”是一個道理吧?)
是的!不管《圓覺經》也好,或是其他哪一部經也好,佛在種種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眾生,用了不同的名相,講的是同一個“真如自性”的道理的。但對不同根器、不同層次的人,要講那個層次能聽懂的話,所以沒有那麼複雜。你想一想,以前佛陀走路到一個村莊,只對那個村莊的人講,如果不集結經典,哪來的衝突?哪來的複雜?每個人只聽到他該聽到的那一部分而已。現在是因為佛陀涅槃後,弟子們集結經典,把佛講了四十九年的東西給全部整理出來了。糟糕了,你現在四十九年的東西都看到了,有些是你該讀的,有些是別人該讀的,可現在全部都讀到了,都看到了,就自己複雜化了。假設今天讀幼兒班,就只有在幼稚園接受幼兒老師的教育,他根本不知道有所謂小學、初中、大學,他會不會煩惱啊?
(大眾:不會)
那幼稚園的學生,回到家,是不是喜歡這麼講:「老師說怎麼樣怎麼樣,老師偉大極了。」有沒有?
(大眾:是的)
他只在幼稚園,你不要把他拿去跟中學、大學比,你不要讓他花了眼睛。等到他上小學的時候,他越過幼稚園的階段了,他就知道,原本那個不夠高了。只是他也覺得小學最好,每一個層次的時候都非常得意自傲,總以為自己學的部分最好。所以我常常講今天我給了你一張考卷,你原來考不及格,一直被糾正以後考成一百分了。如果你一直滿足於那個一百分,不肯換考卷,你每一道題目都很明瞭,永遠的一百分,你就只見到了那個數目字“一百”,你看不到你的考題沒進展,你就停在那個層次。同不同意?
(大眾:同意)
所以如果你們想向上提升的話,就是考了一百分後就把你推到上一級去,上一級考不及格了,那不及格當然就是打擊哦。可是我問你,讀二年級的二十分是不是高過一年級的時候的一百分?
(大眾:是)
那你就不要只看到二十分,你要看到你在不同的年級,那就是等一會兒《天臺斷證表》展現的相貌。
苦集滅道,這幾個字是概括式的陳述,一個字就包含了好大的層次,而《天臺斷證表》就很微細地在講解。你看滅諦裏面,“滅”以“滅無”為義;是籠統地講,現在是總體地講:惑業既盡,生死已了。你看就把「苦」跟「集」給滅了。生死已了,就沒有苦了;惑業既盡,集就沒有啦。故名為滅,滅有還無,還要再“滅無”為義。你看就這麼幾行話,就把《天臺斷證表》從藏教外凡位一直到圓教成佛講盡了,可是能理解嗎?
(大眾:不能)
沒辦法,因為它就是一個概括的說法。就好像我說,這個人有受教育,那個人沒受教育。好,「教育」兩個字,從幼稚園一直到博士班都是受教育,可是就只有講了這兩個字「教育」。你搞不清楚他是在講博士班的博士,還是指幼稚園畢業?這些都叫「教育」!
◎道以能通為義。略─三學,中─八正道,廣─三十七道品
「道」,能通達,能夠讓你通到滅諦去,就是讓你從凡夫地能通到成佛的那些方法。略而說,就是三學——戒定慧;中間來講,就用八正道來解釋;廣泛地來說,就用三十七道品來解釋。
3、第三:行相與註釋
苦集滅道的行相是什麼呢?
(1)、「苦」就是苦、空、無常、無我。
(2)、「集」是集、因、緣、生。
煩惱是什麼?是因為有“因”,“因”是自己的“心”,“緣”是外在的條件,你就生了煩惱,把煩惱累積,累積了就叫做集,然後產生作用。因為你內心裏面有煩惱,與外面的助緣合在一起,就叫因緣所生法。這因緣所生的法,你讓它累積在那裏,就產生作用了,所以就造惡業。這就叫做「集因緣生」,有沒有簡單?
(大眾:是)
(3)、「滅」是滅、盡、妙、離
下一行是對行相的解釋。你看,這個“滅”是什麼?“無我”,就是“沒有一個我”,三界裏面就是“我執”嘛,把「我」去掉了,他就滅了六道輪迴的苦。「盡」是什麼呢?因為你沒有那個「我」的感覺,所以就沒有覺得苦,你就覺得解脫了。而這裏面,因為你們對所有一切的境界相“不起心動念”,所以它就“妙善寂靜”。因為覺得一切都是好的,就沒有什麼你要排斥的,沒有什麼不好的,你內心是寂靜、是和平的。什麼叫「離」呢?「離」指三解脫門,就是“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和“無願解脫門”。就在這裏面能“觀空”,能“不執著這些相貌”,能“沒有自己的意思”。“無願”,沒有願望,是指沒有願望再來六道輪迴了,因為不想所以“不作意”,也叫做“無作解脫門”,“無作”他就“不再起心動念”。那麼這個三解脫門,在《十四講表》裏面,有一頁也特別提到這個。
「離」是什麼意思?「離」的意思是離開六道輪迴。用什麼方法能離呢?不是真的身體離開啊,是你的心入了那個解脫的門。那什麼是解脫?你看「盡」是「苦盡解脫」。阿羅漢有兩種的說法,一種是身體還留著,叫有餘阿羅漢;一種叫無餘阿羅漢,沒有這個色身的,真正進入無餘涅槃的。另外有一種分法,叫做“慧解脫阿羅漢”與“俱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指具一切智出離六道束縛但無高定境神通力;俱解脫阿羅漢則兼具一切智與定境神通力。
這個解[jiě,姐的音]脫事實上在以前佛法是念成解[xiè,卸的音]脫。解脫的阿羅漢事相上就是離開六道輪迴,理體上就是他沒有六道輪迴的煩惱。當他證得阿羅漢果,可是色身還存在的時候,他是有智慧的。碰到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情,他的看法跟六道輪迴裏面的人是不一樣的,他是用阿羅漢的境界。阿羅漢什麼境界?“清淨、沒有六道輪迴煩惱的境界”,所以叫做空解脫,一切都是觀空。如果你進入大乘菩薩,那就除了“證入空解脫門”還“證入無相解脫門”,先離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然後進步到:“實相無相無所不相”。到最後的「極大乘」,從別教進入圓教的時候,那就是無作解脫門,或叫無願解脫門。講無願解脫門是就“別教”說的,他沒有願望來做下一個層次的人(已出界外不再墮落),他根本“沒自覺意思,所以不起心動念”,沒自己的意思就叫做不起心動念,所以又叫做無作。為什麼叫無作呢?不作意啊,不作意就叫沒念頭,沒念頭是誰啊?圓教初住或別教的初地。
滅諦的最後一個「離」,是心離開了,就是《圓覺經》所說的,入境而不迷,是那三個解脫門。
這個在《十四講表》的「道諦」,另外有一頁講這個的。那麼這個“無作”,就是沒有起心動念。無願的次第就是指離開六道輪迴,去到四聖道。無作指離開十方法界,進入一真法界。由“無願”到“無作”有兩層不同階段在同一個解脫門,“無作”是不起心動念,不作意了,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圓教初住,或者界外菩薩的鈍根─就是別教,到入地的時候它才得到。所以別教的入地在《斷證表》裏面跟圓教的初住是同一個等次,到那個時候他才能用“中道實相觀”。圓教的人從頭(指十信位)就學用中道實相觀,別教的人到入地才開始中道實相觀。這個等以後講《天臺斷證表》才能講到這裏,因為我現在講「三解脫門」就附帶講些許內容。
(4)、「道」是道、正、跡、乘。
「道」就是講“根本智”,要拿根本智做理體來趨向菩提,是在講“般若空慧”這部分。「正」指它的方法,就要用很多方便法門,即三十七道品的方便。下面各寫了體相用的「體」和「用」。
那「跡」是什麼意思呢?修行人的心,住在不同層次的道理裏面,它顯現不同層次的相貌,所以有“跡”可尋。像有人寫了個Email給我,要發菩提心,那個文字相是不是“跡”?
(大眾:是)
“文字相”裏面“蘊含著”它發菩提心的內心作用,是不是就會看到他發菩提心了。
(大眾:是)
所以那就是“跡”。因為那個“文字相”顯露出文字的“義理”,代表他寫的時候,他的“心”是住在“法的哪部分”。
「乘」就是心量。像網站上「來信刊登」一欄,有人寫信反省自己,他在自度,自己在反省自己;像J寫信發菩提心,他講要利益周圍的人,跟他接觸的人。這是大乘、小乘之區別,一個用小乘修飾自己,就是自我反省的那個人;一個發願要學佛利益大眾,修大乘。「修解脫法,行盡苦道」,意思是他起心動念的地方要離開這個「苦」,還要離開這個道諦的「道」,因為“滅「無」為義”,要把“有為的學習”滅乾淨,不著相。就是《圓覺經》說的,「遣“離”」,還要「遣“遣離”」。
《圓覺經》講了四種菩提——離境、離心、遣離、遣遣。先“離境”,接著要“入境而離心”。離心裏面有「離」的意思,所以要把「離」的意思遣開,就是“遣離”。還有那個「遣」的心,所以要把「遣」的心譴掉,就是“遣遣”。越來越微細!
我每次講解就像在考試一樣,這樣把我所學的融會貫通以後,我自己得像一本大辭典一樣,是不能有閃失的,你說當老師有多可憐。(笑)
4、第五:因果
集諦、苦諦是“世間”在迷的人,他們的“因和果”;道諦、滅諦就是出世間、已經開悟的人,或已經有一些理解力、要離開六道輪迴的人往悟的方向所走的“出世的因果”。
5、第六:三轉四諦法輪
分示轉、勸轉和證轉。
(1)、示轉
「苦」是個病症,有逼迫性;「集」是病因,有招感性。“病”是指有“六道輪迴”的意思。那麼想出六道輪迴就要用良藥來治癒,所以「道」是有“可修性”,「滅」是有“可證性”。將整個道理展“示”一覽無遺。
(2)、勸轉
這樣「示轉」給你看,你還是看不懂,是不是?那就「勸」你,這個逼迫、生活中的苦境就是苦的相;滋生出煩惱會吃苦受難。“惑”就是“集”的相貌,你要斷掉它!所以就「勸」,勸“你應修”,“你應斷”,“你應證”。就告訴你那些出離的相貌,“修道”的相貌就是“出離”,“內心的寂靜”就是「滅諦」之相。所以不要在心裏面有那麼多念頭啦!
(3)、證轉
佛看大家還是聽不懂,就表演給大家看——我已知,我已斷,我已證,我已修。(待續)
我們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法界有情眾。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法會當機眾26人
弟子戒因、行平、修華、戒弘、行朝、清慧、持照、修明、戒育、行文、戒心恭敬抄錄
弟子持平恭敬錄音剪輯
弟子戒香恭敬整理
弟子正健恭敬校對
圖片來源:makeswe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