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5日美國電話廈門開示(三)

文章建立於 2015/8/13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三)、師父的聯想

我看到這則報導,Rosetta休眠三十一個月,只剩下鬧鐘系統跟加熱系統沒有被關掉,它預設了時間,時間一到,就重新啟動。第一個念頭是想到“修定”,我們入禪定”跟它的“休眠”非常類似。

現在很多地方“不講究修定”,“以學戒律為主”。你們知道嗎?『以戒為基,止惡行善』這是人間佛法,我出家以後,每半月誦出家戒律,我每次誦到「回向文」“持戒能升天”這部分時,心裏就很悲哀,悲哀什麼?現在的佛教界有一大批的人必須要“標榜持戒的功德”是因為有很多的佛教徒連“最基本的持戒”都做不到,更不要說“修定”、“開智慧”了,所以道海律師、果清律師就一直在標榜、提倡持戒。不管在臺灣或者是中國大陸,有一些大德體會到戒律的重要,圍繞著戒律一直在講“止惡行善”;結果佛教界裏面的人,對“修定”這件事情,就很少有人願意再下功夫。

可是如果學尼告訴你們所有的道業,都是“要在定中完成”的!如果沒有定力,如果你沒有辦法進入“等持”以上,進入“未到地定(一名「未至定」)是毫無道業可說的,怎麼樣都還是六道輪迴中的事。也就是說,初果須陀桓」或者「大乘的初信菩薩」,他在什麼時機證果?在“未到地定或以上之禪定境界”才能證得。“未到地定”是什麼呢?是完成了“欲界的九心住”─“等持”完成後,能於“未至定”中起“觀”,在沒有欲界的妄想雜念干擾之下「止」已有力量以後,來觀義理這個“義理就觀得清清楚楚”「在“未到地定”中“斷了見惑”且“降伏了自己的前六品思惑”」

三界“見惑”是知見,是一種“抽象概念”,是一種“接受價值觀的建立”。那麼五種內容的見惑,因為讀經、聽法,都已經很能接受概念的建立了,這個“見惑怎麼斷”呢?這個見惑的「斷」“是在定中斷的”“定中”的時候,完全沒有妄想雜念、沒有原來的知見干擾而能“起觀”,能夠“把佛陀的知見形成很有力量的系統來觀察自己的心,接受佛陀的教導,認為祂是惟一的標準”。因此“未到地定中”放棄了自己原來的知見,全然的放棄,佛陀的正知見取代了那五個見惑。在這個時候,因為他的定力很強,就是止了妄念雜想,所以“佛陀所給的知見”的力量很大,大到每一次你可以克制住自己,每一次都會成功,不會有任何一次不成功。每一次起了貪念的時候,正知正見起來了不令那個貪欲、煩惱在內心裏面形成力量能夠令之不起,誰來誘惑都沒用,他就是不為所動這樣就降伏了欲界上品、欲界中品那六個思惑(每一界都有九品的思惑,貪瞋癡慢疑的思惑各有九品)降伏住,如石壓草。等進入初果以後再慢慢斷除先讓它起不了作用

為什麼說這張圖與“修定”有很多相似之處呢?假設說圍繞著地球轉,我們稱之為繞著五欲六塵,圖中的第一圈到第六圈就好像“欲界定”就像我們還在圍繞著這個身體,圍繞著念頭在轉還有“粗的念頭”在,那麼要怎麼樣“降伏它”才能夠遠遠地超越過去?假設很多白點的一圈(小行星帶),代表的是整個欲界代表的是身體的機能運作我怎麼樣能夠“脫困”,超出這個欲界的定,真正地進入“色界定”去?(色界定才叫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L曾經問我,為什麼Rosetta出去了又回來?因為它是太陽能的電池。它必須要圍繞太陽的時候,吸收太陽能來充電,一直不斷地充電。再來就是要檢視各個機器是不是正常。這個就像我們從來沒入定的人要去入定,要經過“欲界九心住”,來安定他的心。像我們內住等住安住近住,到第五住的時候叫“調順”。怎麼調順呢?就是你好像看起來很寂靜,可是突然間一個妄念雜想進來了,或者說腿疼感覺到了,那個時候你意念就會跑回來你還得再降伏它調伏至那個定境,有時候會有一點妄念進來,馬上調伏它,靜一靜又來了,又要調伏它,調伏完成”了才能有“寂靜”,這就好像是它的第五圈。然後到“最寂靜”,第六圈。到第七圈的位置,它就逃出去了,這時就會由“專注”進入“等持”。到第八圈就很像進入“未到地定”

“未到地定”的時候是什麼狀態?要把我們身體所有消耗能量的這些活動,都降到最低的標準。能入定的人常常可以十幾個小時、二十幾個小時不用上廁所,你們辦得到嗎?

(大眾:辦不到。)

入定境時不喝水、不吃東西,不餓、不會口渴、不想上廁所,為什麼?因為整個身體的“新陳代謝速率”都因為“入定”的關係降到最低好像這個探測器關閉了那些系統。真的關閉了嗎?沒有!保留了加熱與定時系統。我們修定時剩下什麼?有體溫、有心臟在跳動。當你入“初禪”的時候,是整個身體全部毛孔張開來呼吸,而呼吸系統是停掉的除了溫度,除了心臟,其他的器官運作速度都非常低、非常低,減少能量的消耗。我曾經講過,當毛孔張開來呼吸,呼吸道停止下來,人可不可以是醒的狀態,能不能動?照樣動!我在承天禪寺參加佛七的時候,照樣可以眼睛張開,照樣可以走路;只是第一次毛孔張開,不曉得該怎麼收縮回正常狀況,以便下山回家(還沒出家前),很傷腦筋啊。維持了很多天,後來是在最後一天拜別傳悔老和尚時,佛前拜下去的時候,廣欽老和尚出現了,手一揮,我整個毛孔就收起來啦。以後就慢慢訓練自己怎麼去收這個毛孔。

進入定境,我們整個新陳代謝降到最低,可是呢我們有個鬧鐘。什麼鬧鐘呢?我們的“阿賴耶識”,可以經過我們的“第六意識轉妙觀察智”“第七意識轉平等性智”,就自己提醒自己。像我以前,Angela去上學,我在家裏打坐。剛開始的時候,我是用一個真正的鬧鐘叫我。到下午四點鐘,這鬧鐘就響了。為什麼?小學生四點半以前會到家,可不要讓她叫門的時候沒人應門。設定時間後,我就安安心心地去念佛或持咒或修禪觀。我聽到好遙遠的聲音,然後「鈴鈴鈴」的就近了,其實就是我面前的鬧鐘,可是我聽到聲音的時候好像很遙遠啊。因為那是我自己設的,我的心理狀況有一個準備,當我聽到這個聲音的時候,就是我該出定的時候。慢慢地,這個鬧鐘設定該響的時間越來越長,Angela去美國以後,我就可以非常自由自在地去入定,我不用管別人了。只要另有一個人在,糟糕了,隔幾個鐘頭,她們要吃東西啊,左弄右弄不是只有聲音而已,是我得陪著她吃啊!我不吃她們不敢吃,那我就不能入定了,包括睡眠調整都一樣!

就很像這個探測器,科學家為什麼那麼高興?因為把所有機能都關掉了,只剩下鬧鐘跟加熱器,經過了三十一個月,它還可以重新啟動!可是啟動之後它花了六個鐘頭的時間,讓它的其他一些機能恢復工作,這個就很像我們“出定”以後,生理機能要重新啟動。“入定”的時候,是不會想要上廁所的,膀胱積尿積得很慢,我們所有新陳代謝慢下來了。可是當新陳代謝又上發條啟動了,啟動以後它就會正常的運作,你的交感神經會通知你該去上廁所。我們臺灣曾經有個婦人,很會忍尿,忍到後來膀胱整個爆破,就變成腹膜炎,差點死掉。可“不能硬忍不上廁所”而有那個情形啊。

“禪定”中,整個“身體的機能,你要讓它休眠,只剩下心臟、血液循環跟溫度”,然後看能夠維持多久虛雲老和尚有個故事有一次他在煮山薯時入定了,山薯煮啊煮,火熄掉了,幸虧那時候他不是用瓦斯哦,幸虧那時候不是用電的,是燃木材。木材燒成灰,山薯不但是熟透了,而且涼掉後都發黴了(食物煮熟後一兩天之內不會發黴的,第三天開始就會長毛)。聽說他當時那個黴長得蠻長,就可以知道,他入定至少五天到七天以上了。五到七天不必吃東西,不用上廁所,這跟那個探測器的休眠有沒有很類似啊?

(大眾:有)

我們打坐在那不是睡覺,我們可是完全清楚、了了分明的,不用上廁所小便大便,也不用吃東西,也不用動。一般人怎麼做得到啊!以前在治療腰病時,我趴在那裏針灸一個鐘頭,很多別的病人趴了二十分鐘,或者半個鐘頭就說:「唉,我受不了,趕緊拔針吧。維持同一個姿勢,那麼久沒辦法!」但修定的人可以辦到,不要說一個鐘頭,我們就是趴在那三個鐘頭、五個鐘頭也沒事。懂嗎?這就是我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就像這個軌道一樣,可不是亂來的哦,定境中的軌道在《釋禪波羅蜜》裏面有解釋,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

你看,Rosetta轉到第七圈的時候,就超出小行星帶去了,相對於“修行”就是你就能夠“脫離”你自己原來的那個習性第八圈時相當於“未到地定”就“起觀”,起觀就能觀想,那個時候它又有一番“新的啟動”重新開機了以後的情況,可不是像這張圖這樣又回來地球這邊,重疊2345那些軌道上,不是的!佛教裏面的這個禪定功夫(出世間禪)更深奧了。你們現在的功夫不到那裏我依照戒律不可以講給你們聽。

人類要靠科學界,光去一趟彗星就這麼困難,真是慢一個“大千世界”才有“四禪”,“一個小世界”有“初禪”,每一個小世界都有個“初禪”,然後到“一個小千世界”“有個二禪”,“一個中千世界”“有個三禪”,“一個大千世界”才有“四禪”。所以,你知道嗎?禪定的功夫到那裏的時候,瞭解這些宇宙的狀況不是困難的事。

我當時看到這個的時候我就想:哇,這個跟四教四諦有關係!假設對這些的理解,要這樣一句一句地教,一句一句地學,這叫做生滅四諦。一樣有生有滅的、實體的學習,就叫生滅四諦通教之人呢,因為有“般若空慧”,就能夠“入定”,就瞭解“本自不生”,所以他對事物的看法,一下子就可以放下、看透了通教是三界裏面比較利根的眾生,他“般若觀空的現前心是遍一切處的”。對他來說空”不是沒有,“空”是“當體即空”、一切法的“總相”,“空”是蘊含在所有的一切“相”裡的看到一個他的聯想是無限的。但是如果在界外,“別教”是依“無量四諦”,在這中間可學的東西就多了。要學什麼呢?學“後得智”。般若空慧是“根本智”,是出離三界的根本。可是呢,出離了三界以後要回過頭來度眾生教眾生怎麼出離三界,因為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是無量無邊不同的根器,所以菩薩就只好學無量無邊的法門,以便來適應各個不同根器的眾生,幫助他們出去,這叫做“無量四諦”,學無量的內容。再高一層,圓教學的是“無作四諦”。無作是“不作意”(不妄主為),它不起心不動念但“有感咸應”、感應道交難思議,所以叫“無作”。也就是稱性”的意思,無作四諦”就是“稱性四諦”,就是一切由“自性”中來,不用再去學,有多少證量就有多少能耐,自然就會但也強求不得。

你們聽我講的《十四講表》就會聽到,我當年在臺灣開始弘法,我學了好多營養學、各科醫學,甚至在我未出家以前學很多面相什麼的。但是這些是在做基礎前行,那些是「有」的,是工具,可現在時常都不需要借助那些工具,只要“入定就行。(待續)

我們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法界有情眾。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法會當機眾18

弟子 行文、慧蓮、持照、行平、修華、行朝、戒弘、戒寧 恭敬抄錄

弟子 持平 恭敬錄音

弟子 戒香 恭敬整理

弟子 正健 恭敬校對

 

 

20150813

圖片來源:tw.123rf.com

首頁 開示摘錄 電話開示 2014年1月25日美國電話廈門開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