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開示大悲法門(二十一) 2014.11.22

文章建立於 2016/12/10

阿闍黎護念:

我弟子○○盡形壽歸依佛,兩足尊;盡形壽歸依法,離欲尊;盡形壽歸依僧,眾中尊、調伏聖尊。(以上三歸念三遍)

我弟子○○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念三遍)

大家翻開《大悲心陀羅尼經暨行法懺法》107頁第4行。台版第113頁第4行。

行法:十願對此‧唯一處前後。彼則依境發心。此則依境修觀。各有其意。】

【十願對此唯一處前後】:觀世音菩薩的十個願望對著天臺宗的十乘,只有一個地方是前後不同的。怎麽說呢?

【彼則依境發心此則依境修觀】天臺宗的十乘法,第一是觀不思議境,依著你所觀的自己一念心包括“內境”以及“」除了你自己心以外的外境”來發菩提心天臺宗十乘法是“依境發菩提心”,觀世音菩薩的這十個成就願不直接跟你講「發菩提心」,祂叫你修觀行依著你的「速知一切法」這個境叫你修觀法。觀什麽?觀“空”,觀“假”,觀“中”。這是天臺宗的三觀(請參閱〈一心念佛──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二)〉  ﹝另開視窗﹞),天臺宗的人都拜觀世音菩薩。像玅境長老,他本尊也是千手眼觀世音菩薩。深研天臺的人都是觀音法門的人。

【各有其意】天臺的「十乘觀法」跟觀世音菩薩引領發的願,各有其意義。那是什麽意思呢?智者大師就著觀世音菩薩的願,展開來給你講。

【行法:初知一切法願‧顯不思議境。非一念三千豈收一切。】

【初知一切法願‧顯不思議境】就是第一個願,指「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這個願“天臺宗十法乘”的第一乘「不思議境」是配套的。這個願顯的就是天臺宗的不思議境,也就是內外二境一個是你自己的內心一個是外境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這內外二境是同樣的。

【非一念三千豈收一切】,你如果不是一個念頭就能夠概括、接受、理解整個三千世界,你哪能夠「知一切法」?

這個「三千」一個佛的教化區不是指三千個大千世界而是有三個「千」這個字三千大千世界怎麽算?以須彌山爲中心,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稱爲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變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成爲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成爲一個「大千世界」。你如果不是一念既起,就可以概括、普遍整個這個教化區哪能夠說它不思議呢

菩薩給我的加持:我們大概是兩年前聖誕節,洛杉磯的天文臺修繕了十年以後重新啓用時,我們有機緣在它開幕典禮那天去了有一個項目是可以躺在你的座位上看整個的宇宙星球,是球形的哦,通過多媒體造出來,好像你自己就在浩瀚的宇宙星海中,跟著星球來遊行,身臨其境的那種感受,這是拜現代科技之賜在那裏看的時候,我當時就懂了什麽叫「一念三千」靜態,可是它整個動態,那個球體形的宇宙在你面前,書上講的很容易體會到。你如果沒有看過的人,你得去想像就不一樣,如果你的心不是一念就可以遍及這整個的宇宙,你哪能夠瞭解內外二境這種不思議境都能在你一念中你要有那個能力,你才知道內境、外境所有一切,無非因緣所生。要得到難哪!不得以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而得呀。所以必須要“培福”,現在很多法師都在叫大家培福,可是你光培福,人天福報是不夠的“善根開發”最重要。福德,人天福報不要貪染,“轉染成淨”比較快跟「佛」去種下因緣,你這一輩子結束了就去極樂世界,你還在這邊享受福德,幹啥呀?!那不是很慢嗎?現在教你們快一點的方法。

【行法:二智慧眼願‧圓止觀成佛眼智也。非此眼智不顯妙境故。】

【二智慧眼願】「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智慧眼」

【圓止觀】,你發了菩提心以後是不是要“安立止觀”?那麽無非是不好的東西把它停止下來,這是事相義理要觀的清清楚楚,以後行爲就不會錯了全部的佛法無非講止觀就是講般若空慧,智慧的開發

【成佛眼智也】《金剛經》裏面講五眼,佛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五個眼是什麽意思?“肉眼”是我們凡夫衆生都有的佛示現跟我們一樣的時候用肉眼,祂不會多一個眼睛或沒眼睛,作怪給你看,祂不會這樣爲了帶領我們成佛,祂示現跟我們一樣,祂做得到,所以我們就有信心自己也能做得到。祂一樣吃喝拉撒睡,一樣會生病,一樣會中毒,一樣會死亡,但祂只是“示現祂不生煩惱,在這個過程之中祂祥和寧靜,祂是示現這個給你看!”生老病死苦,祂也一樣走給你看,以便讓你知道祂的軌跡是這樣,你也做的到,那你才會有信心,你才願意去做。“天眼”是不是從天界以上才有的?那就能看到很多現在看不到的事情。再來“慧眼”,慧眼就是指阿羅漢、辟支佛“觀空智”的那個眼就叫“慧眼”。“法眼”就是知一切的差別智來救度衆生,破塵沙惑,是菩薩所成整個的圓滿,既具有天眼,又有慧眼,又有法眼,整個的圓滿究竟成就,那是“佛眼”可是祂在示化人間還用肉眼,這樣聽的懂嗎?這樣就【圓止觀成佛眼智也】

【非此眼智不顯妙境故】:“妙”指什麽?在《妙法蓮華經》裏講,這個“妙”就是最上乘的「一佛乘」佛法的意思所以在《妙法蓮華經》有講「十妙門」(十種至妙的門),那麽在《華嚴經》有「十玄門」。《妙法蓮華經》喜歡用“妙”這個字,你們看到我取的是圓妙精舍”,這是依據天臺宗《妙法蓮華經》取的名字,在講「一佛乘」的地方叫圓妙精舍

【非此眼智不顯妙境故】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不知道「一切皆是因緣所生法」 ,不能「一切法空」,不能做到「空有不二」「色心不二」「止觀不二」,你不能「染淨不二」你看到不對的都是不對,你就會自認爲了不起。哪天能夠進入「空有不二」、「色心不二」,你能夠知道所有「染」和「淨」都出自你的真心、本性,暫時地受染汙了,去掉就好我常常告訴各位“不要用情緒來辦事情,不要用感情來辦事情,要依著真理、用智慧來解決事情”,那就是「智慧眼」。“眼”就是判斷的能力,如果你沒有這樣智慧的眼睛,你怎麽能顯得出“每一種境界其實都是無上的佛法”?所以人家禪宗才會講「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自然界都在給我們說法,所有的人士也都在說法。人家做得不對的,那是告訴你什麽叫做不對「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一個好人、一個壞人、一個就是你自己。“做得對的人”教你學習“做得不對的人”叫你不要學他。惡行有惡果,善行有善果,那你應該怎麽學,每一個都是你的老師,你要能夠體會,【非此眼智不顯妙境故】若人有智慧眼,凡所有相都是虛幻的,那麽你“見了一切法的時候如果能離一切相”,你是不是見到了實相,實相是不是就是妙境了?!

【行法:三度一切衆願,發分滿菩提心也。無緣與拔,初住已上方現前故。】

【三度一切衆願】「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衆。」

什麽叫【分滿菩提心】?“少分”的菩提心“多分”的菩提心,到“滿分”的菩提心。我們現在都是“世俗的菩提心”一再的重複。爲什麽?自己的心量很有限,次第很淺薄,自以爲發了滿滿的菩提心,卻是用自己現在的程度在發願,不夠清淨。等你到了初住菩薩的時候,才是第一次真正地發菩提心。初住菩薩也叫「發心住菩薩」。那個時侯叫「分發菩提心」到什麽時候是圓滿的菩提心呢?十地菩薩。每一層次都不斷地發菩提心,發到十地菩薩還是發菩提心,全部圓滿了以後,百劫修相好,成就圓滿「究竟佛」。這裏寫滿菩提心」,就一分一分的,從少分,到多分到滿分的菩提心,要度一切的衆生。

【無緣與拔初住已上方現前故】,有沒有看到?所以你這個菩提心是什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個「與」是與樂,「拔」是拔苦什麽時候才能做到啊?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你不起心不動念真正有「發心住」,你才能做到。所以到這裏的時候「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衆。」,有沒有帶你進去「法身大士」位啊?所以你知道修大悲法門有多快麽?當世可以證得十地的經書上就寫只要你肯花費功夫,必得!哪有那麽難?!別的法師說難,因爲他自己不會,他沒懂、沒研究。那你能說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說的話是騙人的,那個法師說的話才是對的麽?那你要相信他就跟着他學,我願意跟着世尊學

【行法:四善方便願成破徧也。三惑破已方能任運與拔破徧即度生方便。菩薩破惑爲度生故。】

第四願善方便願 —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

【成破徧也】:成就什麽呢?八萬四千法門破解遍一切處的迷惑所以有度衆生的種種方便,是不是「破塵沙惑」?是不是「六度波羅蜜」?我有沒有跟你們講過,到了初住以上就變成「十度波羅蜜」,對不對?「十度波羅蜜」是在六度波羅蜜」的基礎上再加上“方便”、“願”、“力”、“智”。這裏“方便”出現了!(有關十度波羅蜜,詳見2013.12.01臺北電話廈門開示  ﹝另開視窗﹞上網如果夠用功的人今天聽得就很簡單。這個善方便就是第七度的波羅蜜,這是法身大士他們學的。

【三惑破已方能任運與拔】「三惑破已」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都破了,是不是法身大士了?是法身大士才能“任運”。「任運與拔」「與」是與樂「拔」是拔苦「任運」的意思就是有感咸應、無感不應。這個「運」就不是他自己起心動念,看衆生的因緣。

佛門中跟佛菩薩的連接最至高的就是“感應”!我二十幾年前就一直被人家駡,駡我說我好講感應,我都沒辦法回答,因爲當時的因緣就是這樣。就閉關,所以我閉關十幾年,跟達摩祖師面壁是同樣的道理出來一看,因緣還沒成熟,就再回去閉關。所以二十三年半前講的信解行證》  (另開視窗)最近才能PO上網,那是講「一乘佛法」。淨空老法師85歲開始講一乘佛法,在《華嚴經》2120我聽到他說:「我到現在85歲了才能進入一佛乘,古代的大德三四十歲就能夠弘揚一佛乘。」你看智者大師61歲就走了,弘一大師是62歲,蕅益大師是56歲,他們成就的時候都未滿40歲。當年進入那個境界的時候,也只有30幾歲,只有懺公師父、玅境長老、印順師父懂,所以他們幾個把我當寶貝聽不懂的人指責我:「講的什麽東西啊,什麽空有不二,哪裡能夠不次第修?!」當時大多數人接受的是“漸次法”,時機不成熟啊!

【破徧即度生方便。菩薩破惑爲度生故。】「破遍」祂因爲完全懂得破解你習氣和煩惱的法門,而且遍一切處地度衆生。這就是祂的「塵沙惑」破了,度衆的方便具足了。菩薩破惑就是爲了度衆生的緣故。

【行法:五般若船願‧識通塞如水有船‧即塞能通也。】

【五般若船願】就是「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乘般若船」這個願。

【識通塞如水有船】:意思是我們過不去的地方有法門幫助你,就好像河道上面的船,你過不去的地方,有船幫你做工具,所以你就能通達、理解。

【行法:六越苦海願‧成道品也非無作道品莫越二死海故。】

【六越苦海願】「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越苦海」。

【成道品也非無作道品莫越二死海故】「道品」是什麽呢?離開煩惱入菩提道的法門,包括度衆的一般來說,以「三十七道品」來作爲文字意的內容。「三十七道品」適用於藏教(三藏教)、通教別教可是界外的菩薩是不用「三十七道品」的,他們用的是「無作道品」。因爲他們沒有意思“造作”,就不起心動念再回來這個「十方法界」,完全是自性的、圓滿具體的發揮,不假外求,不用其他的方便。《金剛經》所說的“無一法不是佛法”“用盡一切法,無法可說”。有沒有限定?沒有。沒有所謂“佛法”,沒有所謂“非佛法”!用得適當都是佛法;用得不適當,再好的法都有過失“無以名之”,只能說不造作,不起心動念,因此叫「無作道品」。就是「三解脫門」的「無作解脫門」。「二死海」,我們前面說過,一個是「分段生死海」  ,要出離六道輪迴;另一個是「變異生死海」,指心念的波動,是「四聖法界」的事情。

觀世音菩薩所度的衆生不只是六道輪迴的凡夫衆生,還包括「十法界」裏面的「四聖道」——阿羅漢、辟支佛、三賢菩薩,乃至「十法界」裏面的「十法界」裏面的“佛”就是圓教十信菩薩位,還沒有進入「一真法界」之前,已經可以在百界化佛身,他還認爲有佛可成,就在「十方法界」成佛,圓滿他的菩薩道當他從「有衆生可度」到「無衆生可度」,這就進入「一真法界」,成法身大士了。什麽叫「無衆生可度」呀?原來衆生自性圓滿,度什麽度,時機成熟就會開悟了,時機不成熟你怎麽引渡都沒用就只能耐心地等。

【行法:七戒定道願‧成助道也。以無作心修事戒定‧最能治惡故。】

【七戒定道願】「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得戒定道」。這個願是讓你完成助道的道品的內容。我們剛講過以“戒定慧三十七道品”,來幫助自己跟幫助別人。但是你必須以“無作的心”來修這個“事相的戒定”“戒定”是有文字的、有儀規的,你如果以“有爲的心”來做,是不是就限制住了?是不是層次就很低了?假設你用“無作的心”,什麽是“無作的心”?「法爾皆然」,沒有個人的目的。那麽最低層來說是“不創辦佛教事業”——佛教不准有事業,一有事業就已經離開佛教。我講這個話好多單位要把我打死。(笑)懺公師父終身沒有參加佛教協會,“不准有政治、不准有事業、不准有組織。”這就是他教我的!現在能奉行不畏強權的人,少之又少,因爲要甘於寂寞、要甘於不出名、甘於沒有組織、沒有信衆我二十五年前,有人在美國給我成立護法會,我親自飛到各地給他們全部解散,人家都說我不識好歹。難啊!要舍離名利、舍離事業、舍離組織、舍離爲首、舍離對立,舍離這些關——恭敬關名利關,這些都是考驗。考驗你是“凡夫”還是真的有“求聖道的心”,所以你要以沒有造作、沒有目的、沒有起心動念的無作心,來修這個“事相上的戒定”,那就有脈絡可循事相上是“一一微細”的,著手“慢慢鋪排”,好像你在立地基一樣,每塊磚要砌得很平整,可是不作他想,不能有目的呀,這樣子才能夠治惡。

這個“惡”指兩樣——煩惱習氣。最惡的是我們的習氣,很難對治,一直要到等覺菩薩都還在對治習氣。從法身大士開始就沒有煩惱了,不管是「見思煩惱」(自己要出離六道輪迴的煩惱),還是「塵沙煩惱」(度衆生的方便),都沒有啦,只在對治習氣三惑中的「無明煩惱」對所有一切法起分別心的這種心降伏到令之不起,那是破無明啊!破了無明以後就要破習氣所以無明惑四十二分,無非是斷習氣,任運地斷這些習氣斷了習氣以後,無明惑已,百劫修相好。

這整句話的意思是你要有“無作的心”,以這種心來學習這些有形、有像、有文的戒定,你才不會著相。要不然你“清淨”又有“清淨相”,不是嗎?叫你把「染」去掉你還有個「淨」。淨嗎?呵呵,你們現在就懂了嘛,還有被那個「淨」染著要到你很自由自在、很灑脫,就不染不著。所以《維摩詰居士經》天女降天花,阿羅漢就嚇死了,「不著香花蔓」,對不對?花可不要掉我身上,偏偏天女的花就把他們沾得滿身都是。那人家文殊菩薩、維摩詰居士都是古佛再來,他倆在對談,不染不著,那花一碰就掉地。阿羅漢是沾得滿身都是花,越拂越沾。這跟成語“此地無銀三百兩”一樣的意思,通知小偷,這裏有三百兩。一樣嘛,“我怕染著”,怕染著就是有一個“染著心”在那嘛。所以“無作心”最能治惡,這個“惡”是指我們的習氣跟我們的煩惱。但是因爲各個人的次第不同,所以要對治的內容也是不同的(後續)

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法界有情眾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弟子 持照、戒安、行朝、持中、戒心、戒弘、净利、行平 恭敬抄錄

弟子 持平 恭敬錄音

弟子 戒香 恭敬整理

弟子 正健 恭敬校對

沙門釋子比丘尼普度昌悲完校於2016.12.05.

 

 

20161210
首頁 開示摘錄 修持大悲咒法門 在廈門開示大悲法門(二十一) 2014.11.22